一种带丝孔高硅铸铁的铸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33645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6 18: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带丝孔高硅铸铁的铸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工艺设计;造型、制芯;熔炼、浇注:采用一次合料、二次熔炼方式熔化铁水,铁水孕育处理,低温浇注;热处理;清理;预埋件丝孔加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采取在髙硅铸铁件中预埋中空耐蚀柱,外形设计成梯形螺纹,内部设计成中空、外带螺纹,形成铸件后,在预埋件上加工内螺纹;采取一次合料、二次熔炼、微调脱气等方式熔炼铁水,解决了髙硅铸铁丝孔难以加工成形、减少加工工时、有效地克服了高硅铸铁铸造生产中易产生的缩松、气孔、裂纹等问题,铸件成品率达到90%以上。品率达到90%以上。品率达到90%以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丝孔高硅铸铁的铸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铸造工艺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带丝孔高硅铸铁的铸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铸铁中加入一定量的某些合金元素,可以得到在一些介质中有较高耐蚀性的合金铸铁。高硅铸铁就是其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含硅10%~16%的一系列合金铸铁称为高硅铸铁,其中除少数品种含硅量在10%~12%以外,一般含硅量都在14%~16%。当含硅量小于14.5%时,力学性能可以改善,但耐蚀性能则大大下降。如果含硅量达到18%以上时,虽然耐蚀,但合金变得很脆,铸造困难。因此,工业上应用最广泛的是含硅14.5%~15%的高硅铸铁。高硅铸铁件对有机酸有很好的耐蚀性,可用于制作硫酸、醋酸、草酸、硝酸等的提炼加工、运送设备,可以代替成本高的高合金不锈钢材质,因价格相对低廉,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但高硅铸铁,硬度高,脆性大,在加工过程中丝孔螺纹易碎,难以加工成形,常规做法:材质中加铜等元素,提高韧性而加工成形,但降低了耐蚀性,不能满足某些酸性材质的耐蚀要求;高硅铸铁传热系数小、线涨系数大,硬、脆、易破损、不能焊补,在铸造过程中易产生气孔、缩松、裂纹等,成品率低,阻碍髙硅铸铁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带丝孔高硅铸铁的铸造方法,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的高硅铸铁脆性大,丝孔难加工、易产生气孔、缩松、裂纹等,成品率低的缺点。
[0004]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带丝孔高硅铸铁的铸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工艺设计:根据高硅铸铁件的特点,设计金属模型,加工余量2~3mm,丝孔处设计中空、外带螺纹的耐腐蚀柱状不锈钢预埋件;b、造型、制芯:采用粘土砂造型,树脂砂制作内芯,中置芯铁,在芯头位置安放烘烤好的中空预埋件,合箱,等待浇注;c、熔炼、浇注:采用一次合料、二次熔炼方式熔化铁水,铁水孕育处理,低温浇注;d、热处理:去除阻碍收缩的型芯砂、浇冒口,缓慢冷却,铸件热态拆箱,进入热处理炉,缓慢冷却,自由收缩;e、清理:采用喷砂、打磨方式清理;f、加工:装夹垫铜片,力度适中,防止夹碎,小刀量车削或磨削,加工转速20转/分钟左右,
进给量0.1mm左右,电火花加工预埋件丝孔螺纹;优选的,所述步骤c中一次合料的配比为球铁生铁17.5~18.5%,硅铁18.5~19.5%,铬铁1.8~2.2%,钼铁0.8~1.2%,矽钢片58~62%,铁水熔炼温度1500
±
10℃,出炉温度1470
±
10℃,熔化形成合料块;所述二次熔炼的配料比为合料块79~81%,回炉料18~20%,硅铁0.4~0.6%,高碳锰铁0.25~0.35%,孕育剂0.18~0.22%,铁水熔炼温度1500
±
10℃,出炉温度1470
±
10℃,随流孕育,浇注温度1320
±
20℃;优选的,所述一次合料的配比为球铁生铁18%,硅铁19%,铬铁2%,钼铁1%,矽钢片60%,铁水熔炼温度1500℃,出炉温度1470℃,熔化形成合料块;所述二次熔炼的配料比为合料块80%,回炉料19%,硅铁0.5%,高碳锰铁0.3%,孕育剂0.2%,铁水熔炼温度1500℃,出炉温度1470℃,随流孕育,浇注温度1320℃;优选的,所述步骤d中热处理工艺包括浇注完,15~20分钟,铸件热态拆箱取件,捣碎铸件内外表面的型砂、芯砂,敲掉浇冒口,立即投入事先升温到700℃的热处理炉中,继续以50℃/小时的速度,升温到900度,保温2~4小时,随炉冷却,冷却速度≤50℃/小时至室温;优选的,所述步骤b中造型工艺采用粘土煤粉砂型工艺,混砂时添加煤粉为砂质量的1%,木屑为砂质量的0.5%,型砂水分在4%以内,内芯采用碱性酚树脂砂制作,中置芯铁,芯铁用圆管,管壁钻孔,缠绕草绳,在芯头位置安放烘烤好的中空预埋件,合箱,等待浇注。
[000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采取在高硅铸铁件中预埋中空耐蚀柱,外形设计成梯形螺纹,防止脱落,内部设计成中空、外带螺纹的不锈钢柱状,形成铸件后,在预埋件上加工内螺纹;采用粘土砂造型,碱酚醛树脂砂制芯,采取一次合料、二次熔炼、微调脱气等方式熔炼铁水,解决了髙硅铸铁丝孔难以加工成形、减少加工工时、有效地克服了高硅铸铁铸造生产中易产生的缩松、气孔、裂纹等问题,铸件成品率达到 90%以上,铸件的内外在质量达到和超GB8491

2009《高硅耐蚀铸铁件技术条件》的国家标准要求,设备部件连接装配方便,可部分代替浓硝酸生产中的不锈钢设备,是强氧化性介质浓硝酸等的理想用材,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0006]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铸件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图1的A

A向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图1的B

B向剖面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图1的C

C向剖面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铸件工艺及余量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图5的A

A向剖面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图5的B

B向剖面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图5的C

C向剖面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图6中的中空预埋件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图7中的中空预埋件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图8中的中空预埋件示意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的的砂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7]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08]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09]参照附图1

4:一种带丝孔高硅铸铁的铸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工艺设计:根据铸件图,结合髙硅铸铁的特性,材质硬度高,HRC40~60,几乎全身要求加工,为减少加工工时,设计加工余量2.5mm,为保证尺寸精度及丝孔位置度,设计成金属模;确立分型面,两箱造型;髙硅铸铁要求加工丝孔,脆性大,丝孔螺纹易碎,难以加工成形,设计要求耐蚀性高的预埋件,便于丝孔加工成形;髙硅铸铁材质敏感,预埋件相当冷铁,局部过冷度过大,又易造成铸件局部裂纹、开裂,预埋件要尽量小,外形设计成梯形螺纹,防止脱落;所以设计成中空、外带螺纹的不锈钢柱状预埋件,材质选用哈氏276合金材料,形成铸件后在预埋件上加工内螺纹,哈氏合金材质硬,采用电火花方式加工;b、造型、制芯:髙硅铸铁件易碎裂、易形成气孔,要求型芯砂退让性、透气性高,采用粘土煤粉砂潮型工艺,混砂时添加煤粉1%、木屑0.5%,严格控制型砂的水份3.9%(均指占砂重的百分比),提高透气性、退让性,造型时准确掌握铸型的紧实度;内芯采用发气量小的碱性酚醛树脂砂制作;中置芯铁,芯铁用圆管,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丝孔高硅铸铁的铸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工艺设计:根据高硅铸铁件的特点,设计金属模型,加工余量2~3mm,丝孔处设计中空、外带螺纹的耐腐蚀柱状不锈钢预埋件;b、造型、制芯:采用粘土砂造型,树脂砂制作内芯,中置芯铁,在芯头位置安放烘烤好的中空预埋件,合箱,等待浇注;c、熔炼、浇注:采用一次合料、二次熔炼方式熔化铁水,铁水孕育处理,低温浇注;d、热处理:去除阻碍收缩的型芯砂、浇冒口,缓慢冷却,铸件热态拆箱,进入热处理炉,缓慢冷却,自由收缩;e、清理:采用喷砂、打磨方式清理;f、加工:装夹垫铜片,力度适中,防止夹碎,小刀量车削或磨削,加工转速20转/分钟左右,进给量0.1mm左右,电火花加工预埋件丝孔螺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丝孔高硅铸铁的铸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一次合料的配比为球铁生铁17.5~18.5%,硅铁18.5~19.5%,铬铁1.8~2.2%,钼铁0.8~1.2%,矽钢片58~62%,铁水熔炼温度1500
±
10℃,出炉温度1470
±
10℃,熔化形成合料块;所述二次熔炼的配料比为合料块79~81%,回炉料18~20%,硅铁0.4~0.6%,高碳锰铁0.25~0.35%,孕育剂0.18~0.22%,铁水熔炼温度1500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文华王红光张仲林曲守峰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恒邦合金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