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软土深基坑变形的加固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32262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6 18: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控制软土深基坑变形的加固系统,所述加固系统包括:围护墙,沿基坑的周向设置;裙边加固结构,沿所述围护墙的周向设置于所述围护墙的内侧;抽条加固结构,包括多个相互平行的条形加固体,相邻两个条形加固体之间具有间距,所述条形加固体的两端与所述围护墙的内壁抵接;至少一道支撑结构,每道所述支撑结构包括多根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与所述条形加固体相互平行且交替设置,所述支撑杆的两端与所述围护墙的内壁抵接。通过所述裙边加固结构与所述抽条加固结构对所述基坑的地基进行加固,在开挖期间能够有效提高软土深基坑被动区的抗力,进而能够有效控制软土基坑的围护墙变形,减小基坑周边环境的变形。减小基坑周边环境的变形。减小基坑周边环境的变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控制软土深基坑变形的加固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基坑支护工程
,尤其涉及一种控制软土深基坑变形的加固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城镇化发展,基础设施工程越来越多,其中涉及到很多软土地区深基坑加固方面的问题。软土是指滨海、湖沼、谷地、河滩沉积的一种特殊土质,它包括淤泥、淤泥质土、杂填土、饱和松散粉细砂与粉土等几种具体形式,在工程上统称为软土。
[0003]软土地区地层具有孔隙比及压缩性大、抗剪强度低、灵敏度高等特点,城市密集区深大软土基坑开挖极易造成周边地层沉降,导致管线破裂、房屋沉降等环境问题。基坑围护墙水平变形与基坑周边环境变形的关联度极高,为严格控制基坑围护墙水平变形,除加大围护墙和支撑刚度外,还应改善被动区地基土的力学性能。软土深基坑的围护墙水平变形普遍发生在本层土方开挖后至本道支撑顶住之前的阶段,即无支撑暴露时间段,因此如何有效控制该阶段基坑的围护墙变形,是减小基坑周边环境变形的难题,是软土深基坑工程中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控制软土深基坑变形的加固系统,能够有效控制软土基坑的围护墙变形,减小基坑周边环境的变形。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控制软土深基坑变形的加固系统,包括:
[0006]围护墙,沿基坑的周向设置;
[0007]裙边加固结构,沿所述围护墙的周向设置于所述围护墙的内侧;
[0008]抽条加固结构,包括多个相互平行的条形加固体,相邻两个条形加固体之间具有间距,所述条形加固体的两端与所述围护墙的内壁抵接;
[0009]至少一道支撑结构,每道所述支撑结构包括多根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与所述条形加固体相互平行且交替设置,所述支撑杆的两端与所述围护墙的内壁抵接。
[0010]可选的,所述支撑结构为多道时,多道所述支撑结构沿竖直方向设置,且相邻两道所述支撑结构沿竖直方向的投影重合。
[0011]可选的,多道所述支撑结构沿竖直方向等间距设置。
[0012]可选的,所述裙边加固结构的宽度不少于基坑开挖深度的一半。
[0013]可选的,所述裙边加固结构由所述基坑开挖面向下延伸至所述基坑开挖深度的三分之一处。
[0014]可选的,所述条形加固体的宽度不少于基坑开挖深度的一半。
[0015]可选的,所述条形加固体的深度等于所述基坑开挖深度,且所述条形加固体由地面向下延伸至基坑开挖面。
[0016]在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控制软土深基坑变形的加固系统中,通过所述裙边加固结构与所述抽条加固结构对所述基坑的地基进行加固,在开挖期间能够有效提高软土深基坑被动区的抗力,进而能够有效控制软土基坑的围护墙变形,减小基坑周边环境的变形。
附图说明
[0017]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会理解,提供的附图用于更好地理解本技术,而不对本技术的范围构成任何限定。其中:
[0018]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控制软土深基坑变形的加固系统的横剖面图;
[0019]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控制软土深基坑变形的加固系统的纵剖面图;
[0020]图3为本技术优选示例提供的控制软土深基坑变形的加固系统的施工方法的步骤图;
[0021]图4

9为本技术优选示例提供的控制软土深基坑变形的加固系统的施工方法的工况图。
[0022]附图中:
[0023]10

围护墙;20

裙边加固结构;30

条形加固体;40

支撑杆;41

第一支撑杆;42

第二支撑杆;50

基坑开挖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使本技术的目的、优点和特征更加清楚,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未按比例绘制,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此外,附图所展示的结构往往是实际结构的一部分。特别的,各附图需要展示的侧重点不同,有时会采用不同的比例。
[0025]如在本技术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以及“该”包括复数对象,除非内容另外明确指出外。如在本技术中所使用的,术语“或”通常是以包括“和/或”的含义而进行使用的,除非内容另外明确指出外。如在本技术中所使用的,术语“若干”通常是以包括“至少一个”的含义而进行使用的,除非内容另外明确指出外。如在本技术中所使用的,术语“至少两个”通常是以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含义而进行使用的,除非内容另外明确指出外。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至少两个该特征。
[0026]如图1

图2所示,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控制软土深基坑变形的加固系统的横剖面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控制软土深基坑变形的加固系统的纵剖面图。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软土深基坑变形的加固系统,包括:
[0027]围护墙10,沿基坑的周向设置;
[0028]裙边加固结构20,沿所述围护墙10的周向设置于所述围护墙10的内侧;
[0029]抽条加固结构,包括多个相互平行的条形加固体30,相邻两个条形加固体30之间具有间距,所述条形加固体30的两端与所述围护墙10的内壁抵接;
[0030]至少一道支撑结构,每道所述支撑结构包括多根支撑杆40,所述支撑杆40与所述条形加固体相互平行且交替设置,所述支撑杆40的两端与所述围护墙的内壁抵接。
[0031]通过所述裙边加固结构20与所述抽条加固结构对所述基坑的地基进行加固,在开挖期间能够有效提高软土深基坑被动区的抗力,进而能够有效控制软土基坑的围护墙10变形,减小基坑周边环境的变形。
[0032]具体的,所述围护墙10的形状与所述基坑的形状相适应,所述围护墙10例如是以水泥系列材料为固化剂,通过搅拌机械采用喷浆施工将固化剂和地基土强行搅拌,形成具有一定厚度连续搭接的水泥土柱式挡墙,也可以是地下连续墙、灌注桩+水泥土止水帷幕、SMW工法桩或其他的围护墙10形式,本申请对此不作任何限制。
[0033]本实施例中,所述裙边加固结构20及所述抽条加固结构可采用搅拌桩或旋喷桩工艺进行施工。旋喷桩工艺是采用钻孔,将装有合金喷嘴的注浆管下到预定位置,然后利用高压射流装置浆液使土体剥离后充分和射出的浆液混合而形成柱状(旋喷)圆断面桩。深层搅拌桩则是以机械旋转的方法搅动地层,同时灌入水泥浆液或喷入水泥干粉,同土体充分混合形成桩体。两种同属于地基加固处理的方法和工艺,可根据需求进行选用。
[0034]本实施例中,所述抽条加固结构作为临时支撑对所述基坑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控制软土深基坑变形的加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围护墙,沿基坑的周向设置;裙边加固结构,沿所述围护墙的周向设置于所述围护墙的内侧;抽条加固结构,包括多个相互平行的条形加固体,相邻两个条形加固体之间具有间距,所述条形加固体的两端与所述围护墙的内壁抵接;至少一道支撑结构,每道所述支撑结构包括多根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与所述条形加固体相互平行且交替设置,所述支撑杆的两端与所述围护墙的内壁抵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软土深基坑变形的加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为多道时,多道所述支撑结构沿竖直方向设置,且相邻两道所述支撑结构沿竖直方向的投影重合。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软土深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如路贾坚闫静雅李家平任洁肖同刚王鲁杰谢小林翟杰群杨科方银钢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