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动力驱动应急动力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32095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6 18: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合动力驱动应急动力站,包括车架本体、驱动车架本体行走的行动组件、设置于车架本体上的动力站及行走动力系统,所述行走动力系统包括电池组和发动机,所述电池组为行动组件提供动力输出,所述发动机为行动组件提供动力输出及电池组充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混合动力驱动应急动力站,可以在不平坦的路面行走同时具备一定的爬坡性能,使用过程中通过高压胶管快换接头实现管路快速连接。由于家用的220V电源使用比较普遍,应急动力站电池组可以设计上采用了主要以220V家用电为主通过发动机自带的发电机充电为辅的充电方式,防止车架本体在行走过程中电池组电量不足无法行走的困惑。池组电量不足无法行走的困惑。池组电量不足无法行走的困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混合动力驱动应急动力站


[0001]本技术涉及液压移动设备或室外设备应急故障快速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混合动力驱动应急动力站。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领域都开始使用机械化作业替代传统的人工操作,有些设备可能在野外工作或者24小时不间断工作,任何设备都可能发生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的机械故障,但是在某些重要的领域需要在发生机械故障时第一时间修复或者使用替代的应急动力设备作为设备的应急动力保证机械设备出现问题时机构在最短时间内可以重新运转,将客户的损失降到最低。例如:起重机在进行室外吊装作业的过程在中发生故障使得起吊到空中的重物无法降落时就需要应急动力站作为应急动力将悬挂在空中的重物先放到地面后再进行维修以保证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0003]目前市场上也有很多应急动力源但都不能移动应急,主要以固定设备为主,部分可移动的动力源都是通过单人操作都是属于小型小功率的动力站不能满足较大功率的使用。为了满足大功率且可以方便在各种使用场合转场使用特开发此混合动力驱动应急动力站,既具备方便快捷的转场功能,又满足方便使用外观美观的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混合动力驱动应急动力站,能够满足大功率且可以方便在各种使用场合转场使用特开发此混合动力驱动应急动力站,既具备方便快捷的转场功能,又满足方便使用外观美观的使用要求。
[0005]本技术的混合动力驱动应急动力站,包括车架本体、驱动车架本体行走的行动组件、设置于车架本体上的动力站及行走动力系统,所述行走动力系统包括电池组和发动机,所述电池组为行动组件提供动力输出,所述发动机为行动组件提供动力输出及电池组充电。
[0006]进一步,所述行动组件包括行走轮、转向轮及连接于行走动力系统与行走轮之间进行动力转换的驱动电机,所述行走轮设置于车架下侧前端,所述转向轮设置于车架下侧后端且所述转向轮与控制把手连接并被控制把手控制转向,所述控制把手向上延伸与车架转动连接,控制把手延伸到车架上便于操作人员的控制,更符合人体工学。
[0007]进一步,所述行动组件还包括刹车片及控制刹车片与行走轮贴合的刹车控制端,所述刹车控制端设置于控制把手上,在行走的过程中当用手捏紧刹车控制端(制动手柄)时首先车架本体的行走轮驱动信号会被切断,小车失去动力然后继续捏紧刹车控制端(制动手柄)行走轮会在刹车片的摩擦力作用下慢慢停车并处于制动状态。
[0008]进一步,所述行动组件还包括改变驱动电机转向的转换开关,所述转换开关设置于控制把手上并与驱动电机电连接,当转换开关处于前进状态,转动驱动电机的手动电门车架本体会前进,当转换开关处于后退状态时转动驱动电机的手动电门车架本体会后退,
驱动电机的手动电门还可以调节驱动电机的转速,驱动电机通过接收电机驱动控制器传递的信号控制电机正转、反转以及转速和转矩。
[0009]进一步,所述车架本体上设置有鞍座,便于操作者坐立以操作控制把手来控制混合动力驱动应急动力站的行走状态,鞍座的设计不仅可以满足操作者的乘坐问题,同时鞍座空间占用少,成本低廉,能够满足使用需求。
[0010]进一步,所述行走动力系统设置于所述动力站的后下方,最大限度的利用空间位置,不浪费空间的前提下缩小整个混合动力驱动应急动力站的体积。
[0011]进一步,所述行走轮大于所述转向轮,较大的行走轮可以保证给车架足够的支撑,使车架更加稳固,行走过程中可以通过控制把手来操作转向轮转向,转向轮为双转向轮,双转向轮使动力站具备更大的承载能力和更好的稳定性。
[0012]车架本体上还集成设计有速度显示器,通过显示器可以将车架本体上的电池组的电量、行驶速度、行驶里程数全部显示在显示器上供操作人员参考,电池组设置有充电器,充电器主要用于给锂电池组充电使用,充电器一端和电池组连接、另一端和220V家用电连接,混合动力驱动应急动力站解决了设备故障后完全的功能替代且易操作,对于现场操作人员较少或者施工设备所处的地形没有正常的行驶道路供其他设备转移进行的施工现场通过使用新型的应急动力源可以很好解决此类问题。整个动力站行走依靠自身的锂电池组提供电能转换成驱动电机的机械能只需一个操作工人便可以将整个应急动力设备转移到施工现场。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公开的一种混合动力驱动应急动力站,可以在不平坦的路面行走同时具备一定的爬坡性能,使用过程中通过高压胶管快换接头实现管路快速连接。由于家用的220V电源使用比较普遍,应急动力站电池组可以设计上采用了主要以220V家用电为主通过发动机自带的发电机充电为辅的充电方式,防止车架本体在行走过程中电池组电量不足无法行走的困惑。
附图说明
[001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0015]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图1的正视图;
[0017]图3为图1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正视图,图3为图1的仰视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混合动力驱动应急动力站包括车架本体1、驱动车架本体1行走的行动组件、设置于车架本体1上的动力站及行走动力系统,所述行走动力系统包括电池组2和发动机,所述电池组2为行动组件提供动力输出,所述发动机为行动组件提供动力输出及电池组2充电。
[0019]本实施例中,所述行动组件包括行走轮3、转向轮4及连接于行走动力系统与行走轮3之间进行动力转换的驱动电机5,所述行走轮设置于车架下侧前端,所述转向轮4设置于车架下侧后端且所述转向轮4与控制把手6连接并被控制把手6控制转向,所述控制把手6向
上延伸与车架转动连接,控制把手6延伸到车架上便于操作人员的控制,更符合人体工学。
[0020]本实施例中,所述行动组件还包括刹车片及控制刹车片与行走轮3贴合的刹车控制端8,所述刹车控制端8设置于控制把手6上,在行走的过程中当用手捏紧刹车控制端8(制动手柄)时首先车架本体1的行走轮3驱动信号会被切断,车架本体1失去动力然后继续捏紧刹车控制端8(制动手柄)行走轮3会在刹车片的摩擦力作用下慢慢停车并处于制动状态。
[0021]本实施例中,所述行动组件还包括改变驱动电机5转向的转换开关7,所述转换开关7设置于控制把手6上并与驱动电机5电连接,当转换开关7处于前进状态,转动驱动电机5的手动电门车架本体1会前进,当转换开关7处于后退状态时转动驱动电机5的手动电门车架本体1会后退,驱动电机5的手动电门还可以调节驱动电机5的转速,驱动电机5通过接收电机驱动控制器传递的信号控制电机正转、反转以及转速和转矩。
[0022]本实施例中,所述车架本体1上设置有鞍座9,便于操作者坐立以操作控制把手6来控制混合动力驱动应急动力站的行走状态,鞍座9的设计不仅可以满足操作者的乘坐问题,同时鞍座9空间占用少,成本低廉,能够满足使用需求。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合动力驱动应急动力站,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本体、驱动车架本体行走的行动组件、设置于车架本体上的动力站及行走动力系统,所述行走动力系统包括电池组和发动机,所述电池组为行动组件提供动力输出,所述发动机为行动组件提供动力输出及电池组充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动力驱动应急动力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行动组件包括行走轮、转向轮及连接于行走动力系统与行走轮之间进行动力转换的驱动电机,所述行走轮设置于车架下侧前端,所述转向轮设置于车架下侧后端且所述转向轮与控制把手连接并被控制把手控制转向,所述控制把手向上延伸与车架转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合动力驱动应急动力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柴绍平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聚利时液压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