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起麟专利>正文

不用电的电脑CPU散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30061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不用电的电脑CPU散热器,其特征是:包含有底板(14)、若干层螺旋盘管和散热透气毛细管(19);底板(14)内部沿周边开设有一圈通孔(15),通孔(15)有一开口(16)通出到底板(14)的外部;每一层螺旋盘管的进出两端都分别连接通进口角管(17)和出口角管(18),进口角管(17)与底板(14)上面开设的通孔(15)相通,出口角管(18)固定在底板(14)的板面上;散热透气毛细管(19)的底端与通孔(15)相通,顶端为毛细管。(*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电脑附属器件尤其是CPU散热器的生产

技术介绍
目前电脑CPU都是采用电机带动风扇进行散热,缺点是耗电量大,尤其是燥音明显,有时使操作者感到很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要提供一种采用优质散热油进行传热散热而不用电的电脑CPU散热器。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不用电的电脑CPU散热器,其结构特征表现在它包含有底板14、若干层螺旋盘管和散热透气毛细管19;底板14内部沿周边开设有一圈通孔15,通孔15有一开口16通出到底板14的外部;每一层螺旋盘管的进出两端都分别连接通进口角管17和出口角管18,进口角管17与底板14上面开设的通孔15相通,出口角管18固定在底板14的板面上;散热透气毛细管19的底端与通孔15相通,顶端为毛细管。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节省了电能,克服了原有电机和风扇在工作当中产生的噪音,使得操作者能安心静心地工作。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主视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图4分别是第一层螺旋盘管1的装配主视图和俯视图。图5、图6分别是第二层螺旋盘管2的装配主视图和俯视图。图7、图8分别是第三层螺旋盘管3的装配主视图和俯视图。图9、图10分别是第四层螺旋盘管4的装配主视图和俯视图。图11、图12分别是第五层螺旋盘管5的装配主视图和俯视图。图13、图14分别是第六层螺旋盘管6的装配主视图和俯视图。图15、图16分别是第七层螺旋盘管7的装配主视图和俯视图。图17、图18分别是第八层螺旋盘管8的装配主视图和俯视图。图19、图20分别是第九层螺旋盘管9的装配主视图和俯视图。图21、图22分别是第十层螺旋盘管10的装配主视图和俯视图。图23、图24分别是第十一层螺旋盘管11的装配主视图和俯视图。图25、图26分别是第十二层螺旋盘管12的装配主视图和俯视图。图27、图28分别是第十三层螺旋盘管13的装配主视图和俯视图。图29、图30分别是散热透气毛细管19的装配主视图和俯视图。图中,1至13分别表示第一层至第十三层的每一层螺旋盘管,14.底板,15.通孔,16.通孔的出口处,17.进口角管,18.出口角管,19.散热透气毛细管。具体实施方式图1至图30共同表示了同一实施例的具体结构。使用前将通孔15的出口16接入抽气机当中,抽走空气后,用罐装机罐入优质高效的散热油,然后封掉出口16。使用时将CPU散热器底板14直接摆放到电脑CPU上即可,底板14就可吸收CPU散发出来的热量,并传导到各层螺旋散热盘管上,起到散热作用。本技术的角管和螺旋管通常都用金属管制作,也可以将角管用金属管制作,而螺旋盘管用塑料管制作。本技术制作简单,成本不高,使用寿命长,散热效果明显,有很高的推广应用和生产价值,市场前景广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不用电的电脑CPU散热器,其特征是包含有底板(14)、若干层螺旋盘管和散热透气毛细管(19);底板(14)内部沿周边开设有一圈通孔(15),通孔(15)有一开口(16)通出到底板(14)的外部;每一层螺旋盘管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起麟
申请(专利权)人:刘起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