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装置的封装结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29796 阅读:1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发光装置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基材,其上设置二线路,且位于二该线路间设置有一绝缘层;    数个发光源,设置于该基材上,每一该发光源上设置有正负极,用以产生光线;    数个引线,其自该等发光源的正负极分别连接至二该线路,以形成电连接;以及    数个反射层,其设置于基材上,且位于该等发光源间,以供发光源反射该光线。(*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发光装置,特别是一种发光装置的封装结构
技术介绍
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s;LED)是一种冷光发光组件,由III-V族元素组成,如磷化镓(GaP)、砷化镓(GaAs);发光二极管的发光原理是将电能转换成光,透过P型与N型半导体中电子与电洞相结合后,再以光的形式释放能量来产生光源,若以发光波长区分,可分为可见光与不可见光(红外线)LED两种,相较于传统灯泡发光的形式,LED具有省电、耐震、闪烁速度快的优点,因此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件。可见光LED的应用范围包括交通号志、户外大型显示看板、通讯产品背光源、计算机及外围产品、指示灯、汽车仪表板及车灯、消费性电子产品、工业仪表设备等;不可见光LED则应用于光纤通讯、汽车防撞传感器、遥控器、红外线(IrDA)传输模块、自动控制、检测(如激光打印机的进纸检测装置)等。图1所示为传统发光二极管的封装结构剖视图,发光二极管1包括有数个导线架10,并设置有数芯片12,在芯片12上利用引线14电连接到导线架10上,且利用透明外罩16包覆住,以使芯片12发出的光线经由两侧的反光区18反射后,而经由透明外罩16发射出而达到照明目的。然而,上述的发光二极管1的封装结构中的导线架10及反光区18占据过多空间,使得单位面积增大,且在进行矩阵式排列时,芯片12密集度不高,因此无法达到小面积高亮度发光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发光装置的封装结构,整合现有技术中的导线架及反光区,以达到最小面积最大数量的发光源,以此在缩小封装面积的前提下,实现高密度发光源,进而提高亮度。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发光装置的封装结构,利用涂布反射层代替先前技术的反光区,以使得发光装置的厚度减薄。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发光装置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基材,其上设置二线路,且位于二该线路间设置有一绝缘层;数个发光源,设置于该基材上,每一该发光源上设置有正负极,用以产生光线;数个引线,其自该等发光源的正负极分别连接至二该线路,以形成电连接;以及数个反射层,其设置于基材上,且位于该等发光源间,以供发光源反射该光线。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传统发光二极管的封装结构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4为矩阵式发光源的设置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附图标记说明1发光二极管;10导线架;12芯片;14引线;16透明外罩;18反光区;3发光装置;30基材;32线路;34绝缘层;36发光源;38引线;40反射层;42封装胶体。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2和图3,本技术的发光装置3包括一基材30,其由电路板、硅芯片或玻璃、非金属材质所构成,在基材30表面上设置有二线路32,并在基材30上设置有数个发光源36,如发光二极管,且发光源36可呈现如图4所示的矩阵式排列,或任何其它排列样式,如三个设置为一模块等皆可,以用以产生光线,其中在每一发光源36上有二个作为电极的焊垫,即正负极,因此二线路32分别供正负极连接,并且在二路线间设置有一绝缘层34,并利用数引线38自发光源36的正负极分别连接到二线路32上,以形成电连接,另有数反射层40设置在基材30上,而且反射层40位于发光源36间,以提供发光源36反射光线。其中,反射层40的材质为金属与高分子混合物,或者可为可挠性材质所构成,金属为银、铝、锌或铬或者利用陶瓷材质构成,举凡任何可反射光线的材质皆可;且发光装置3也可包括数个保护层,利用来包覆引线38,以保护引线38,且反射层40利用涂布法设置在基材30上,且反射层40涂布的高度要大于发光源36的厚度。其中,如图5所示,当发光装置3完成封装后,也可在基板30上,利用一封装胶体42,如环氧树脂覆盖所有组件。本技术提出一种发光装置的封装结构,其将导线架及反光区整合,而利用反射层反射光线,以达到最小面积最大数量的发光源,进而达到高密度发光源的目的,并藉此提高亮度,并使发光装置的厚度减薄。以上所述利用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特点,其目的是使本领域熟练技术人员能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据以实施,而非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因此凡其它未脱离本技术所揭示的精神而完成的等效修饰或修改,仍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光装置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基材,其上设置二线路,且位于二该线路间设置有一绝缘层;数个发光源,设置于该基材上,每一该发光源上设置有正负极,用以产生光线;数个引线,其自该等发光源的正负极分别连接至二该线路,以形成电连接;以及数个反射层,其设置于基材上,且位于该等发光源间,以供发光源反射该光线。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基材由电路板、硅芯片或玻璃、非金属材质所构成。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发光源为发光二极管。4.如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亚理彭裕清
申请(专利权)人:利机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