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二极管平面光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28907 阅读:2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发光二极管平面光源装置,是设计一使至少一个发光裸晶容置于其中以及兼具有散热用途的基座,该基座上端面形成有至少一个容置发光裸晶的植入区域,主要在各植入区域内设有荧光薄片,由于荧光薄片为预先(提前)成型,故具有高表面平坦度,而不影响植入区域内发光裸晶发光的光均匀度,此外,由于荧光薄片具有荧光材质,故可进一步将发光裸晶的发光光色调整成特定光色,并具有保护发光裸晶的作用,使发光二极管平面光源装置具有高光均匀度的功效。(*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发光二极管平面光源装置,尤其关于一种具有均匀平面光源的发光二极管平面光源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发光二极管被广泛地应用在灯具上,而各种发光二极管灯或模块也被陆续地提出,而目前采用发光二极管作为光源的装置,最首先要克服的问题无非是散热差及出光均匀度不佳的缺点。本申请人目前也向中国专利局提出一件群组式发光二极管构造的新型专利申请(申请号为200520017779.4),公开一种平面光源模块的结构,提供用最少组件克服传统发光二极管模块的低亮度、复杂结构及散热差的问题,请参考图9所示,即为该申请文件平面光源模块(50)的结构示意图,其主要包含一基座(51),其上端面(511)形成有至少一植入区域(513);至少一发光裸晶(52),是容置在基座(51)的对应植入区域(513)内;一透明保护层(53),是封合在植入区域(513)及基座上端面(513);及一光学聚光组件(54),是设在基座(51)的上端面(511)。上述发光二极管模块基座(51)的上端面因形成有至少一植入区域(513),供发光裸晶(52)容置在其中,又在下端面形成有多个凸块(514),故可通过增加散热面积而提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光二极管平面光源装置,其包含有:    一基座,其包含有一上端面及一下端面;    一框架,其固定在该基座上端面,使该基座上端面定义出一个植入区域,并在该植入区域上形成有电源线路;    多个发光裸晶,其固定在该植入区域中,并与电源线路电连接;    一荧光薄片,其为预先成型,并固定在该基座的植入区域内;以及    一光学聚光组件,其配合黏着剂黏贴在该框架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光二极管平面光源装置,其包含有一基座,其包含有一上端面及一下端面;一框架,其固定在该基座上端面,使该基座上端面定义出一个植入区域,并在该植入区域上形成有电源线路;多个发光裸晶,其固定在该植入区域中,并与电源线路电连接;一荧光薄片,其为预先成型,并固定在该基座的植入区域内;以及一光学聚光组件,其配合黏着剂黏贴在该框架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平面光源装置,该基座的下端面形成有多个凸块。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平面光源装置,该光学聚光组件为一透镜。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平面光源装置,各植入区域内的发光裸晶之间形成有透明性树脂,以将荧光薄片固定在植入区域中。5.如权利要求1到4的任一项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平面光源装置,该基座为高导热系数材质。6.一种发光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瑞豊
申请(专利权)人:光瀚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