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回路型热管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平板状的回路型热管在通过结构的巧妙设计与工艺简化的安排,即可实现传热能力与散热效率的提高以及增进生产能力的效果。公知的技术如授予Maidanik的美国专利第4,515,209号专利文件,其是由圆管状的蒸发部与冷凝部以及输送管构成,当蒸发部与发热元件连接,蒸发部内附着于毛细结构元件的工作流体因吸热相变而产生饱和蒸汽,经由金属管输送至冷凝部中,借着冷凝部与外界大气进行热交换致使饱和蒸汽冷却,冷却所形成的工作流体便会通过金属管而流回至蒸发部,然后再继续进行其吸热汽化行为。此回路型热管与传统圆管状热管相互比较的结果是由于回路型热管中输送饱和蒸汽与冷却后的工作流体的金属管是分离的,这便会使得液汽接口的粘滞剪力(viscous shear)消失,饱和蒸汽的流动速度更高时也不会发生将流回蒸发部的工作流体再度携向冷凝部。这样的情形即是没有飞散界限(entrainment limitation)与溢流界限(flooding limitation)的现象存在,所以回路型热管可获得极高的传热能力。由上述的设计原理可知,当回路型热管的蒸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回路型热管结构,由一工作流体的流动来对于一发热元件进行散热,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将该发热元件所产生的热量散逸至大气中的一冷凝部; 一输送管,连接该冷凝部; 一蒸发部,与该冷凝部以及该输送管连接形成一封闭回路,该蒸发部包括有: 一底板,直接与该发热元件接触,且该底板具有用以引导充填于该封闭回路中的该工作流体的流动的复数个沟槽; 用来阻绝吸热后该工作流体窜入该输送管的一盖板,该隔板与该底板密合,该盖板具有一隔板与复数个支撑肋;及 分别铺设于该蒸发部中、该冷凝部中、该输送管中以及该输送管的出入口处的,用以汇集该工作流体以进行循环的复数个毛细结构元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回路型热管结构,由一工作流体的流动来对于一发热元件进行散热,其特征在于包含有将该发热元件所产生的热量散逸至大气中的一冷凝部;一输送管,连接该冷凝部;一蒸发部,与该冷凝部以及该输送管连接形成一封闭回路,该蒸发部包括有一底板,直接与该发热元件接触,且该底板具有用以引导充填于该封闭回路中的该工作流体的流动的复数个沟槽;用来阻绝吸热后该工作流体窜入该输送管的一盖板,该隔板与该底板密合,该盖板具有一隔板与复数个支撑肋;及分别铺设于该蒸发部中、该冷凝部中、该输送管中以及该输送管的出入口处的,用以汇集该工作流体以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书荣,
申请(专利权)人: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