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节能智能通风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27616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2 19: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建筑节能智能通风系统,包括房屋建筑,在房屋建筑内部上侧吊挂设置有吊顶;在房屋建筑后侧内壁中左侧螺钉连接有控制面板;在房屋建筑内部左下侧开设有出入口,且出入口内部设置有屋门,其中屋门左部后侧与房屋建筑左部后下侧合页连接设置;在房屋建筑内部中右侧开设有窗口,且窗口内部螺栓连接有窗户;在房屋建筑上侧内壁中间部位通过抗震支架横向连接有通风管,且通风管上部中间部位开口处螺栓连接有排风管的一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消毒液存储箱,雾化池,雾化器,箱盖,循环泵,抽水管,泵水管,排水阀,U型弯管和连接管的设置,有利于实现对管道消毒的功能。有利于实现对管道消毒的功能。有利于实现对管道消毒的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节能智能通风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建筑通风
,尤其涉及一种建筑节能智能通风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建筑通风是指把室内的空气排出至室外,并将新鲜的空气补充至室内的过程,从而保证室内空气的流通,尤其是刚刚建筑完成的房屋,屋内含有大量甲醛,通过自然通风很难将甲醛排出,这就需要用到一种通风系统进行通风。
[0003]目前,通风系统应用较为广泛。
[0004]但是现有的通风系统还存在着不便于对管道消毒,不具备节能的功能和传感器使用寿命低的问题。
[0005]因此,专利技术一种建筑节能智能通风系统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建筑节能智能通风系统,其中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7]一种建筑节能智能通风系统,包括房屋建筑,在房屋建筑内部上侧吊挂设置有吊顶;在房屋建筑后侧内壁中左侧螺钉连接有控制面板;在房屋建筑内部左下侧开设有出入口,且出入口内部设置有屋门,其中屋门左部后侧与房屋建筑左部后下侧合页连接设置;在房屋建筑内部中右侧开设有窗口,且窗口内部螺栓连接有窗户;在房屋建筑上侧内壁中间部位通过抗震支架横向连接有通风管,且通风管上部中间部位开口处螺栓连接有排风管的一端,其中排风管的另一端贯穿房屋建筑内部中上侧,且螺栓连接有排风风机;在通风管的左右两端分别螺栓连接有弯头管,其中弯头管下端贯穿吊顶内部左右两侧,并且弯头管下端螺栓连接有百叶窗;在房屋建筑内部上侧中间部位设置有U型弯管,且U型弯管一端贯穿吊顶内部左侧,并螺纹连接在通风管下部左侧开口处,另一端贯穿吊顶内部右侧,并螺纹连接在通风管下部右侧开口处;在通风管的水平段下侧中间部位开口处螺纹连接有连接管的上端;在房屋建筑下侧内壁中间部位设置有雾化消毒存储箱结构;在吊顶的下部中间部位设置有过滤便拆防护罩结构;在房屋建筑上部中间部位设置有风力发电防雨罩结构;其中雾化消毒存储箱结构包括消毒液存储箱,在消毒液存储箱内部中上侧螺栓连接有雾化池,且雾化池下侧内壁中间部位螺栓连接有雾化器;在消毒液存储箱上部左侧开口处设置有箱盖,且箱盖左部与消毒液存储箱左部上侧合页连接设置;在消毒液存储箱左部中间部位螺栓连接有循环泵,其中循环泵的输入管与抽水管的一端螺纹连接设置,抽水管的另一端螺纹连接在消毒液存储箱左部下侧开口处;循环泵的输出管与泵水管一端螺纹连接设置,泵水管的另一端贯穿消毒液存储箱内部左上侧,并螺纹连接在雾化池内部左上侧;在消毒液存储箱右部下侧开口处螺纹连接有排水阀。
[0008]优选的,所述的过滤便拆防护罩结构包括防护罩,在防护罩内部中下侧开设的风机口内部螺栓连接有集风风机;在防护罩下侧内壁胶接有过滤网;防护罩还套接在底座外
壁,并通过翼形螺钉紧固连接设置,其中底座下部中间部位螺栓连接有甲醛传感器。
[0009]优选的,所述的风力发电防雨罩结构包括防雨罩,防雨罩内部左右两侧和内部前后两侧分别从上到下依次开设有通风口一;在防雨罩上部中间部位螺栓连接有发电机,其中发电机的输出轴贯穿防雨罩内部中上侧,并与风叶键连接设置;在防雨罩上部中间部位螺栓连接有保护罩,其中保护罩还罩接在发电机外壁,并且保护罩内部左右两侧分别从上到下依次开设有通风口二。
[0010]优选的,所述的消毒液存储箱单独设置在房屋建筑下侧内壁中间部位,并且消毒液存储箱上部中间部位开口处螺纹连接有连接管的下端。
[0011]优选的,所述的底座上部螺栓连接在吊顶下部中间部位。
[0012]优选的,所述的防雨罩螺栓连接在房屋建筑上部中间部位,并且防雨罩罩接在排风风机的外侧。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4]1.本技术中,所述的消毒液存储箱,雾化池,雾化器,箱盖,循环泵,抽水管,泵水管,排水阀,U型弯管和连接管的设置,有利于实现对管道消毒的功能。
[0015]2.本技术中,所述的防护罩,集风风机,过滤网,底座和翼形螺钉的设置,有利于实现保护传感器和提高传感器使用寿命的功能,还实现便于维护传感器的功能。
[0016]3.本技术中,所述的防雨罩,通风口一,发电机,风叶,保护罩和通风口二的设置,有利于实现节能和防雨的功能。
[0017]4.本技术中,所述的控制面板的设置,有利于手动或自动控制各个电气的配合来完成通风,实现智能控制的功能。
[0018]5.本技术中,所述的通风管,排风管,排风风机,弯头管和窗户的设置,有利于实现通风的功能。
[0019]6.本技术中,所述的甲醛传感器的设置,有利于实现检测室内甲醛的功能。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本技术的雾化消毒存储箱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是本技术的过滤便拆防护罩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4是本技术的风力发电防雨罩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
[0025]1、房屋建筑;2、吊顶;3、控制面板;4、屋门;5、窗户;6、通风管;7、排风管;8、排风风机;9、弯头管;10、百叶窗;11、U型弯管;12、连接管;13、雾化消毒存储箱结构;131、消毒液存储箱;132、雾化池;133、雾化器;134、箱盖;135、循环泵;136、抽水管;137、泵水管;138、排水阀;14、过滤便拆防护罩结构;141、防护罩;142、集风风机;143、过滤网;144、底座;145、翼形螺钉;146、甲醛传感器;15、风力发电防雨罩结构;151、防雨罩;152、通风口一;153、发电机;154、风叶;155、保护罩;156、通风口二。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具体描述,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一种建筑节能
智能通风系统,包括房屋建筑1,在房屋建筑1内部上侧吊挂设置有吊顶2;在房屋建筑1后侧内壁中左侧螺钉连接有控制面板3,起到智能控制的作用;在房屋建筑1内部左下侧开设有出入口,且出入口内部设置有屋门4,其中屋门4左部后侧与房屋建筑1左部后下侧合页连接设置;在房屋建筑1内部中右侧开设有窗口,且窗口内部螺栓连接有窗户5;在房屋建筑1上侧内壁中间部位通过抗震支架横向连接有通风管6,且通风管6上部中间部位开口处螺栓连接有排风管7的一端,其中排风管7的另一端贯穿房屋建筑1内部中上侧,且螺栓连接有排风风机8,起到抽取室内空气的作用;在通风管6的左右两端分别螺栓连接有弯头管9,其中弯头管9下端贯穿吊顶2内部左右两侧,并且弯头管9下端螺栓连接有百叶窗10;在房屋建筑1内部上侧中间部位设置有U型弯管11,且U型弯管11一端贯穿吊顶2内部左侧,并螺纹连接在通风管6下部左侧开口处,另一端贯穿吊顶2内部右侧,并螺纹连接在通风管6下部右侧开口处;在通风管6的水平段下侧中间部位开口处螺纹连接有连接管12的上端,通风时,首先将窗户5打开,然后通过控制面板3控制排风风机8启动,此时排风风机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节能智能通风系统,包括房屋建筑(1),其特征在于,在房屋建筑(1)内部上侧吊挂设置有吊顶(2);在房屋建筑(1)后侧内壁中左侧螺钉连接有控制面板(3);在房屋建筑(1)内部左下侧开设有出入口,且出入口内部设置有屋门(4),其中屋门(4)左部后侧与房屋建筑(1)左部后下侧合页连接设置;在房屋建筑(1)内部中右侧开设有窗口,且窗口内部螺栓连接有窗户(5);在房屋建筑(1)上侧内壁中间部位通过抗震支架横向连接有通风管(6),且通风管(6)上部中间部位开口处螺栓连接有排风管(7)的一端,其中排风管(7)的另一端贯穿房屋建筑(1)内部中上侧,且螺栓连接有排风风机(8);在通风管(6)的左右两端分别螺栓连接有弯头管(9),其中弯头管(9)下端贯穿吊顶(2)内部左右两侧,并且弯头管(9)下端螺栓连接有百叶窗(10);在房屋建筑(1)内部上侧中间部位设置有U型弯管(11),且U型弯管(11)一端贯穿吊顶(2)内部左侧,并螺纹连接在通风管(6)下部左侧开口处,另一端贯穿吊顶(2)内部右侧,并螺纹连接在通风管(6)下部右侧开口处;在通风管(6)的水平段下侧中间部位开口处螺纹连接有连接管(12)的上端;在房屋建筑(1)下侧内壁中间部位设置有雾化消毒存储箱结构(13);在吊顶(2)的下部中间部位设置有过滤便拆防护罩结构(14);在房屋建筑(1)上部中间部位设置有风力发电防雨罩结构(15);其中雾化消毒存储箱结构(13)包括消毒液存储箱(131),在消毒液存储箱(131)内部中上侧螺栓连接有雾化池(132),且雾化池(132)下侧内壁中间部位螺栓连接有雾化器(133);在消毒液存储箱(131)上部左侧开口处设置有箱盖(134),且箱盖(134)左部与消毒液存储箱(131)左部上侧合页连接设置;在消毒液存储箱(131)左部中间部位螺栓连接有循环泵(135),其中循环泵(135)的输入管与抽水管(136)的一端螺纹连接设置,抽水管(136)的另一端螺纹连接在消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国栋倪树清高林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历控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