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子结构、电机结构、压缩机结构和制冷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27355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2 19:38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转子结构、电机结构、压缩机结构和制冷设备,其中,转子结构包括:转子铁芯,定子铁芯上设有多个磁钢槽,每个磁钢槽贯穿转子铁芯沿轴向的两个端面;磁性件,设于磁钢槽内;其中,磁性件为铁氧体,至少两个相邻的磁钢槽靠近转子铁芯的轴线的一端相连通,且磁性件与磁钢槽靠近转子铁芯的轴线的一端之间存在间隙。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中,可增强铁氧体磁钢的利用效果,提高聚磁能力和抗去磁能力,进而提高压缩机能效,降低电机成本。降低电机成本。降低电机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转子结构、电机结构、压缩机结构和制冷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机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转子结构、一种电机结构、一种压缩机结构和一种制冷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当前电机的磁钢通常选用稀土材料进行制造生产,然而随着稀土资源产量的限制,一些电机选用铁氧体进行替代,然而铁氧体的磁性能相比于稀土材料制成的磁钢而言弱,无法满足电机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转子结构。
[0005]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机结构。
[0006]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压缩机结构。
[0007]本专利技术第四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制冷设备。
[0008]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转子结构,包括:转子铁芯,转子铁芯上设有多个磁钢槽,每个磁钢槽贯穿转子铁芯沿轴向的两个端面;磁性件,设于磁钢槽内;其中,磁性件为铁氧体,至少两个相邻的磁钢槽靠近转子铁芯的轴线的一端相连通,且磁性件与磁钢槽靠近转子铁芯的轴线的一端之间存在间隙。
[0009]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转子结构,主要包括转子铁芯和磁性件,其中,转子铁芯上设置有磁钢槽,以供磁性件设置在转子铁芯上,进而便于实现在对应位置上定子的作用下可使得转子结构整体发生转动。具体地,磁钢槽沿轴向贯穿转子铁芯的两端,以便于在磁钢槽内的磁性件会受到切向磁场的作用发生转动,需要强调的是,本方案中的磁性件的材质为铁氧体,可在稀土资源稀缺的情况下进行替代,节省材料成本,此外,由于选择了铁氧体,在高温运行时不易发生退磁,铁氧体磁性偏弱,高速弱磁需要的弱磁电流较低,有利于电机高速效率改善。需要说明的是,铁氧体自身的磁性能相比于传统的稀土而言会有所下降,故而需要对磁钢槽的形状进行调整,具体为,将至少两个相邻的磁钢槽的内侧相连通,从而可减少漏磁通路,弥补铁氧体自身的磁性弱的缺点,提高聚磁效果。
[0010]一般地,转子铁芯的横截面为圆形,也即转子铁芯整体呈圆柱状,多个磁钢槽均匀设置在转子铁芯上,以使得在转动过程中的转速较为平稳,圆形转子外轮廓可以减小转子旋转过程中的风磨损耗。
[0011]上述技术方案中,包括:隔磁槽,设于相邻的两个磁钢槽靠近转子铁芯的轴线的一端,隔磁槽与两个相邻的磁钢槽相连通。
[0012]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相邻的两个磁钢槽之间设置隔磁槽,使得两个相邻的磁钢槽通过隔磁槽相连通,以便于减少漏磁通路,弥补铁氧体自身的磁性弱的缺点,提高聚磁效果。
[0013]上述技术方案中,包括:分隔筋,设于转子铁芯上,且至少两个相邻的磁钢槽之间设有分隔筋。
[0014]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转子铁芯上设置分隔筋,可保证基本的结构强度,使得径向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之间产生连接,保证共同转动。
[0015]上述技术方案中,磁钢槽的数量为偶数个,沿转子铁芯的周向方向,隔磁槽和分隔筋交错设置。
[0016]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偶数个磁钢槽,每个磁钢槽内可容纳磁性件,以便于在转动时收到的磁力较为对称均匀,保证转速的稳定。在此基础上,通过将隔磁槽和分隔筋交错设置,使得转子铁芯整体在旋转时的重心更为稳定。
[0017]上述技术方案中,在转子铁芯的横截面上,磁性件在转子铁芯的径向内侧的第一向轮廓线与位于径向外侧的第二径向轮廓线相平行,第二径向轮廓线与第一径向轮廓线之间的比值范围为0.75~1。
[0018]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限制第一径向轮廓线和第二径向轮廓线平行,一方面便于加工,另一方面在转动时,平行设置的内外轮廓线可使得电机运转更平稳。
[0019]其中,第一径向轮廓线可以为直线,也可以为曲线。同样的,第二径向轮廓线可以为直线,也可以为曲线。
[0020]需要强调的是,虽然径向外侧的第二径向轮廓线的长度要小于第一径向轮廓线的长度,但不能过小,以保证必要的磁性能,所以对第二径向轮廓线和第一径向轮廓线的比值的下限进行限定,即0.75。
[0021]上述技术方案中,磁性件沿转子铁芯的周向两侧的侧壁对应的第一周向轮廓线和第二周向轮廓线,分别与第一径向轮廓线的两端相连。
[0022]在该技术方案中,对于磁性件而言,其在周向方向上存在两个侧壁,每个侧壁均与径向靠内的内壁相连,在横截面的投影上,两个侧壁分别投影呈第一周向轮廓线和第二周向轮廓线,这两个周向轮廓线是从第一径向轮廓线的两端引出的,需要强调的是,由于侧壁在投影面上的形状为线型,故而侧壁是与转子铁芯处于垂直关系,也即侧壁的延伸方向是沿轴向延伸的,以便于在转动时整个磁性件会更好的受磁场力发生转动。
[0023]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周向轮廓线与第二周向轮廓线之间的夹角小于20
°

[0024]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限制磁性件周向上两个侧壁相对于转动轴的夹角,也即在投影面上,两个周向轮廓线所呈的夹角大小,沿切向充磁有利于聚磁,弥补铁氧体磁性弱的缺点。
[0025]上述技术方案中,在转子铁芯的周向方向上,磁钢槽的侧壁与磁性件沿转子铁芯的周向两侧的侧壁相贴合。
[0026]在该技术方案中,在将磁性件安装至磁钢槽时,通过限制在周向方向上,磁钢槽和磁性件的周向两侧均相贴合,以使得磁钢槽为磁性件进行周向限位,固定磁性件在磁钢槽内的位置,减少转动时的周向移动。
[0027]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外径倒角,沿转子铁芯的周向设于磁性件的径向外侧的两端。
[0028]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磁性件的外侧的周向两端分别设置外径倒角,可有效增加漏磁通的磁路磁阻,可有效减少漏磁。
[0029]可以理解,磁性件的磁路是由磁性件在径向方向上的内侧和外侧形成的,对于径向外侧的磁性件,将其周向的两侧进行挖孔处理,从而可减少漏磁。
[0030]上述技术方案中,在转子铁芯的横截面上,两个外径倒角的投影分别为第一连接轮廓线和第二连接轮廓线;其中,第一连接轮廓线和第二连接轮廓线分别与第二径向轮廓线相连。
[0031]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两个外径倒角在横截面上的投影限定为线型,分别为第一连接轮廓线和第二连接轮廓线,并将两个连接轮廓线分别与第二径向轮廓线的两端相连,使得整个磁性件的形状较为规整,同时线型的投影也说明倒角是平行于轴线延伸切除的,在便于加工的基础上,减少漏磁。
[0032]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连接轮廓线与第二径向轮廓线之间的夹角小于30
°
;或第二连接轮廓线与第二径向轮廓线之间的夹角小于30
°

[0033]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分别限制第一连接轮廓线和第二连接轮廓线分别与第二径向轮廓线之间的夹角小于30
°
,有利于增加漏磁通磁路磁阻,减小漏磁。
[0034]进一步地,第一连接轮廓线和第二连接轮廓线与第二径向轮廓线之间的夹角相同,且均小于30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子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子铁芯,所述转子铁芯上设有多个磁钢槽,每个所述磁钢槽贯穿所述转子铁芯沿轴向的两个端面;磁性件,设于所述磁钢槽内;其中,所述磁性件为铁氧体,至少两个相邻的所述磁钢槽靠近所述转子铁芯的轴线的一端相连通,且所述磁性件与所述磁钢槽靠近所述转子铁芯的轴线的一端之间存在间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隔磁槽,设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磁钢槽靠近所述转子铁芯的轴线的一端,所述隔磁槽与两个相邻的所述磁钢槽相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子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分隔筋,设于所述转子铁芯上,且至少两个相邻的所述磁钢槽之间设有所述分隔筋。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磁钢槽的数量为偶数个,沿所述转子铁芯的周向方向,所述隔磁槽和所述分隔筋交错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子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转子铁芯的横截面上,所述磁性件在所述转子铁芯的径向内侧的第一径向轮廓线与位于径向外侧的第二径向轮廓线相平行,所述第二径向轮廓线与所述第一径向轮廓线之间的比值范围为0.75~1。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件沿所述转子铁芯的周向两侧的侧壁对应的第一周向轮廓线和第二周向轮廓线,分别与所述第一径向轮廓线的两端相连。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周向轮廓线与所述第二周向轮廓线之间的夹角小于20
°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子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转子铁芯的周向方向上,所述磁钢槽的侧壁与所述磁性件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小华徐飞程文袁子聪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芝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