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薛宗武专利>正文

一种无缠绕卷扬筒手动或电动两用绞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27220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2 19: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无缠绕卷扬筒手动或电动两用绞盘,包括:第一结构钢板、电动机、电动机快速组合锁定器;所述电动机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第一结构钢板的外壁上,且电动机快速组合锁定器安装在电动机的一端;所述电动机快速组合锁定器与第二结构钢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主动齿轮与固定安装在电动机快速组合锁定器上,且主动齿轮位于第二结构钢板的外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对无缠绕卷扬筒手动或电动两用绞盘的改进,具有不限制绳索使用长度,可以实现闭环绳索循环作业,不限制使用车型,适应轿车、越野车等多种车型,体积小、重量轻、便携式、手动电动于一体、低耗能、宽电压的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现有装置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足。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缠绕卷扬筒手动或电动两用绞盘


[0001]本技术涉及绞盘
,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无缠绕卷扬筒手动或电动两用绞盘。

技术介绍

[0002]绞盘是具有垂直安装的绞缆筒,在动力驱动下能卷绕但不储存绳索的机械,也指转动轴线与甲板垂直的绞车,是车辆、船只的自我保护及牵引装置,可在雪地、沼泽、沙漠、海滩、泥泞山路等恶劣环境中进行自救和施救,并可在其它条件下,进行清障、拖拉物品、安装设施等作业,是军警、石油、水文、环保、林业、交通、公安、边防、消防及其它户外运动不可缺少的安全装置。
[0003]但传统绞盘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0004](1)、随着卷扬绳的卷扬缠绕圈数增加,它的卷扬筒直径也在增加,它的扭力也就随着卷扬筒直径的增加而降低,降低了绞盘使用性能拖拽力量;
[0005](2)、传统的绞盘都需要固定安装在汽车的前或者后保险杠里面,个别车型才可以安装,大部分汽车是不具备安装条件的;
[0006](3)、安装传统绞盘的车辆救援时有角度限制的,只能前后拖拽,不能全角度拖拽;
[0007](4)、传统绞盘容易夹绳,拖拽角度不当,夹绳故障频出,错过黄金救援时间;
[0008](5)、传统绞盘大体积、大重量,不易安装、不宜携带;
[0009](6)、没有电就无法实施救援拖拽。
[0010]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问题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无缠绕卷扬筒手动或电动两用绞盘,旨在通过该技术,达到解决问题与提高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1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缠绕卷扬筒手动或电动两用绞盘,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和不足。
[001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无缠绕卷扬筒手动或电动两用绞盘,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0013]一种无缠绕卷扬筒手动或电动两用绞盘,包括:第一结构钢板、电动机、电动机快速组合锁定器、第二结构钢板、主动齿轮、从动齿轮、压带弹簧张紧轮、减速齿轮组、卷扬筒、拖绳防缠卷导绳器、绞盘垂直控制导绳轮、加挂动滑轮组销钉孔、第一机壳体、第二机壳体、手动摇孔;所述电动机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第一结构钢板的外壁上,且电动机快速组合锁定器安装在电动机的一端;所述电动机快速组合锁定器与第二结构钢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主动齿轮与固定安装在电动机快速组合锁定器上,且主动齿轮位于第二结构钢板的外侧;所述从动齿轮安装在第二结构钢板的外侧,且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啮合;所述压带弹簧张紧轮安装在第一结构钢板与第二结构钢板之间,且压带弹簧张紧轮与从动齿轮连接;所述减速齿轮组安装在第一结构钢板的外侧,且减速齿轮组的输入端与压带弹簧张紧
轮连接;所述卷扬筒安装在第一结构钢板与第二结构钢板之间,且卷扬筒与减速齿轮组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拖绳防缠卷导绳器、绞盘垂直控制导绳轮安装在第一结构钢板与第二结构钢板之间,且绞盘垂直控制导绳轮位于拖绳防缠卷导绳器的一侧;所述加挂动滑轮组销钉孔开设在第二结构钢板上;所述第一机壳体扣合安装在第一结构钢板的外部,且第一机壳体与第一结构钢板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第二机壳体扣合安装在第二结构钢板的外部,且第二机壳体与第二结构钢板通过螺栓连接;所述手动摇孔贯穿开设在第二机壳体上。
[0014]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从动齿轮的直径大于主动齿轮的直径。
[0015]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减速齿轮组由多个齿轮按直径由小到大的顺序相互啮合组成。
[0016]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手动摇孔为圆形孔,且手动摇孔与从动齿轮的中心相对应。
[0017]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压带弹簧张紧轮位于卷扬筒的一侧,且绞盘垂直控制导绳轮位于卷扬筒的另一侧,拖绳防缠卷导绳器位于压带弹簧张紧轮的一侧。
[0018]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0019]1、本技术从动齿轮的直径大于主动齿轮的直径,减速齿轮组由多个齿轮按直径由小到大的顺序相互啮合组成的设置,实现了二级减速,大大提高绞盘扭矩,提高了拖拽力量、提高绞盘使用性能。
[0020]2、本技术手动摇孔为圆形孔,且手动摇孔与从动齿轮的中心相对应的设置,实现了手动电动于一体,在没有电的情况下可以实现手动卷扬救援。
[0021]3、本技术压带弹簧张紧轮位于卷扬筒的一侧,且绞盘垂直控制导绳轮位于卷扬筒的另一侧,拖绳防缠卷导绳器位于压带弹簧张紧轮的一侧的设置,通过压带弹簧张紧轮的防打滑作用,实现了无缠绕卷扬,不增加卷扬直径,不损失动力和连续性,始终保持最大扭力,且不限制绳索使用长度,可以实现闭环绳索循环作业,并且不受作业角度限制,可以任意角度救援拖拽。
[0022]4、本技术通过对无缠绕卷扬筒手动或电动两用绞盘的改进,具有不限制绳索使用长度,可以实现闭环绳索循环作业,不限制使用车型,适应轿车、越野车等多种车型,体积小、重量轻、便携式、手动电动于一体、低耗能、宽电压的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现有装置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
附图说明
[0023]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4]图1为本技术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技术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0026]图中:第一结构钢板1、电动机2、电动机快速组合锁定器3、第二结构钢板4、主动齿轮5、从动齿轮6、压带弹簧张紧轮7、减速齿轮组8、卷扬筒9、拖绳防缠卷导绳器10、绞盘垂直控制导绳轮11、加挂动滑轮组销钉孔12、第一机壳体13、第二机壳体14、手动摇孔15。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8]一种无缠绕卷扬筒手动或电动两用绞盘,包括:第一结构钢板1、电动机2、电动机快速组合锁定器3、第二结构钢板4、主动齿轮5、从动齿轮6、压带弹簧张紧轮7、减速齿轮组8、卷扬筒9、拖绳防缠卷导绳器10、绞盘垂直控制导绳轮11、加挂动滑轮组销钉孔12、第一机壳体13、第二机壳体14、手动摇孔15;电动机2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第一结构钢板1的外壁上,且电动机快速组合锁定器3安装在电动机2的一端;电动机快速组合锁定器3与第二结构钢板4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主动齿轮5与固定安装在电动机快速组合锁定器3上,且主动齿轮5位于第二结构钢板4的外侧;从动齿轮6安装在第二结构钢板4的外侧,且从动齿轮6与主动齿轮5啮合;压带弹簧张紧轮7安装在第一结构钢板1与第二结构钢板4之间,且压带弹簧张紧轮7与从动齿轮6连接;减速齿轮组8安装在第一结构钢板1的外侧,且减速齿轮组8的输入端与压带弹簧张紧轮7连接;卷扬筒9安装在第一结构钢板1与第二结构钢板4之间,且卷扬筒9与减速齿轮组8的输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缠绕卷扬筒手动或电动两用绞盘,包括:第一结构钢板(1)、电动机(2)、电动机快速组合锁定器(3)、第二结构钢板(4)、主动齿轮(5)、从动齿轮(6)、压带弹簧张紧轮(7)、减速齿轮组(8)、卷扬筒(9)、拖绳防缠卷导绳器(10)、绞盘垂直控制导绳轮(11)、加挂动滑轮组销钉孔(12)、第一机壳体(13)、第二机壳体(14)、手动摇孔(15);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机(2)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第一结构钢板(1)的外壁上,且电动机快速组合锁定器(3)安装在电动机(2)的一端;所述电动机快速组合锁定器(3)与第二结构钢板(4)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主动齿轮(5)与固定安装在电动机快速组合锁定器(3)上,且主动齿轮(5)位于第二结构钢板(4)的外侧;所述从动齿轮(6)安装在第二结构钢板(4)的外侧,且从动齿轮(6)与主动齿轮(5)啮合;所述压带弹簧张紧轮(7)安装在第一结构钢板(1)与第二结构钢板(4)之间,且压带弹簧张紧轮(7)与从动齿轮(6)连接;所述减速齿轮组(8)安装在第一结构钢板(1)的外侧,且减速齿轮组(8)的输入端与压带弹簧张紧轮(7)连接;所述卷扬筒(9)安装在第一结构钢板(1)与第二结构钢板(4)之间,且卷扬筒(9)与减速齿轮组(8)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拖绳防缠卷导绳器(10)、绞盘垂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卓铭薛宗武
申请(专利权)人:薛宗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