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组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26219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2 19: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池组结构。所述电池组结构包括:壳体、及供电模块;所述供电模块包括电池组及BMS板,所述BMS板位于电池组的一侧且与电池组电性连接;所述壳体包括上壳及与上壳对应设置的下壳,所述下壳包括底板、与底板一端固定连接的侧板、及嵌入侧板内部的数个输出端子;所述电池组安装于底板上,所述BMS板安装于侧板上,数个输出端子均与BMS板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BMS安装于侧板上,并将输出端子嵌入侧板内部,从而节省BMS与输出端子之间的连接线材,并且减小电池组结构的体积,增大电池组的能量密度。大电池组的能量密度。大电池组的能量密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组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电源
,尤其涉及一种电池组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进步,电子产品已经大大普及到人们的生活,为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和乐趣。然而电子产品的使用离不开电,人们对电力的需求也因此与日俱增,可以说人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电。一旦脱离了电网或者电力中断,这些电子产品将陷入瘫痪,此时电子产品的供电成为了人们所面临的难题。
[0003]目前主要采用以下两种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一种是采用柴油或汽油发电机发电的供电方式,另一种是采用储能设备储能供电。采用发电机发电,成本高,声音大,并且在发电过程需要消耗柴油或者汽油,造成了噪声污染和环境污染。
[0004]而相比于发电机,储能电源在使用上更为方便灵活也更加环保,应用前景广阔,主要应用场景包括应急通信、电力抢修、医疗设备、勘探测绘、军事、消防救灾、户外环境检测等场合以及广泛缺电的地区等等。
[0005]现有的储能电源一般包括壳体,壳体内部设有储能单元(如电池组)、电池管理系统(BMS)、及相关控制线路,壳体上一般还设有五金输出端子。其中,电池管理系统是一套保护电池组使用安全的控制系统,时刻监控电池组的使用状态,通过必要措施缓解电池组的不一致性,为其使用安全提供保障。对于带外壳的电池组,电池管理系统与五金输出端子之间通常采用焊线的方式连接,即电池管理系统与五金输出端子分别焊接在线材上,通过线材来实现电池管理系统与五金输出端子的电性连接,因此也就必须为线材留出一定的空间,焊接线材也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组结构,能够节省BMS与输出端子的连接线材,并且减小电池组结构的体积,增大电池组的能量密度。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池组结构,包括:壳体、及供电模块;
[0008]所述供电模块包括电池组及BMS板,所述BMS板位于电池组的一侧且与电池组电性连接;
[0009]所述壳体包括上壳及与上壳对应设置的下壳,所述下壳包括底板、与底板一端固定连接的侧板、及嵌入侧板内部的数个输出端子;
[0010]所述电池组安装于底板上,所述BMS板安装于侧板上,数个输出端子均与BMS板电性连接。
[0011]所述电池组通过连接线缆与BMS板电性连接。
[0012]所述连接线缆包括B+连接线、B

连接线、及SM连接线。
[0013]所述BMS板上设有数个输出端口通孔,数个输出端子分别穿过数个输出端口通孔后嵌入侧板内部。
[0014]所述输出端口通孔的数量为四个,分别为P+输出端口通孔、P

输出端口通孔、SDA输出端口通孔、及SCL输出端口通孔;所述输出端子的数量为四个,四个输出端子分别穿过P+输出端口通孔、P

输出端口通孔、SDA输出端口通孔、及SCL输出端口通孔。
[0015]所述输出端子包括本体、分别连接于本体两端的连接部及输出部;所述连接部穿过输出端口通孔,并与输出端口通孔电性连接;所述本体嵌入侧板内部。
[0016]所述连接部穿过输出端口通孔后通过焊锡电性连接。
[0017]所述下壳的材料为塑胶。
[0018]所述输出端子与下壳通过模具注塑成型,从而将输出端子的本体嵌入下壳的侧板内,使得输出端子与下壳成为一个整体。
[0019]所述底板与侧板的连接处设有与数个输出端子对应的“L”形凹槽,以露出本体的一部分及输出部,便于外接待供电的负载。
[002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池组结构,包括:壳体、及供电模块;所述供电模块包括电池组及BMS板,所述BMS板位于电池组的一侧且与电池组电性连接;所述壳体包括上壳及与上壳对应设置的下壳,所述下壳包括底板、与底板一端固定连接的侧板、及嵌入侧板内部的数个输出端子;所述电池组安装于底板上,所述BMS板安装于侧板上,数个输出端子均与BMS板电性连接。本技术通过将BMS安装于侧板上,并将输出端子嵌入侧板内部,从而节省BMS与输出端子之间的连接线材,并且减小电池组结构的体积,增大电池组的能量密度。
附图说明
[0021]为了能更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特征以及
技术实现思路
,请参阅以下有关本技术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技术加以限制。
[0022]附图中,
[0023]图1为本技术的电池组结构的爆炸图;
[0024]图2为本技术的连体五金输出端子的立体图;
[0025]图3为本技术的输出端子的立体图;
[0026]图4为本技术的BMS板安装在侧板上的立体图;
[0027]图5为本技术的BMS板与电池组电性连接的立体图;
[0028]图6为本技术的输入端子嵌入侧板处的示意图;
[0029]图7为本技术的BMS板靠近电池组一面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其效果,以下结合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及其附图进行详细描述。
[0031]请参阅图1至图7,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池组结构,包括:壳体1、及供电模块2。
[0032]如图1所示,所述供电模块2包括电池组21及BMS(电池管理系统)板22,所述BMS板22位于电池组21的一侧且与电池组21电性连接。
[0033]所述壳体1包括上壳11及与上壳11对应设置的下壳12,所述下壳12包括底板121、与底板121一端固定连接的侧板122、及嵌入侧板122内部的数个输出端子123。如图4及图5
所示,所述电池组21安装于底板121上,所述BMS板22安装于侧板122上,所述电池组21通过连接线缆4与BMS板22电性连接。数个输出端子123均与BMS板22电性连接。
[0034]所述连接线缆4包括B+连接线41、B

连接线42、及SM连接线43。
[0035]具体地,所述BMS板22上设有数个输出端口通孔221,数个输出端子123分别穿过数个输出端口通孔221后嵌入侧板122内部。
[0036]如图3所示,所述输出端子123包括本体1231、分别连接于本体1231两端的连接部1232及输出部1233。所述连接部1232穿过输出端口通孔221,并与输出端口通孔221电性连接。所述本体1231嵌入侧板122内部。
[0037]可选地,所述连接部1232穿过输出端口通孔221后通过焊锡电性连接。
[0038]具体地,所述下壳12的材料为塑胶,所述输出端子123与下壳12通过模具注塑成型,从而将输出端子123的本体1231嵌入下壳12的侧板122内,使得输出端子123与下壳12成为一个整体。
[0039]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所述底板121与侧板122的连接处设有与数个输出端子123对应的“L”形凹槽124,以露出本体123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及供电模块(2);所述供电模块(2)包括电池组(21)及BMS板(22),所述BMS板(22)位于电池组(21)的一侧且与电池组(21)电性连接;所述壳体(1)包括上壳(11)及与上壳(11)对应设置的下壳(12),所述下壳(12)包括底板(121)、与底板(121)一端固定连接的侧板(122)、及嵌入侧板(122)内部的数个输出端子(123);所述电池组(21)安装于底板(121)上,所述BMS板(22)安装于侧板(122)上,数个输出端子(123)均与BMS板(22)电性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组(21)通过连接线缆(4)与BMS板(22)电性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线缆(4)包括B+连接线(41)、B

连接线(42)、及SM连接线(43)。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BMS板(22)上设有数个输出端口通孔(221),数个输出端子(123)分别穿过数个输出端口通孔(221)后嵌入侧板(122)内部。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端口通孔(221)的数量为四个,分别为P+输出端口通孔、P

输出端口通孔、SDA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绍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恒宇电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