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出极引出支座和电池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06357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7 15:11
本公开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输出极引出支座和电池装置;该输出极引出支座可以包括支座本体和连接板;支座本体用于支撑输出极,并使至少部分输出极绝缘隔离;连接板连接于支座本体,连接板与输出极固定连接。该引出支座实现了输出极与端板的绝缘隔离,避免输出极与端板接触造成的触电事故;连接板连接于支座本体,连接板与输出极固定连接,输出极与线束板上固定的极柱焊接固定,线束板与上盖板固定连接,从而通过输出极将引出支座固定,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固定方法装配较为容易,而且能够实现自动化装配,满足客户对产线自动化程度的要求。的要求。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输出极引出支座和电池装置


[0001]本公开涉及电池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输出极引出支座和包括该引出支座的电池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新能源电动汽车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已经成为未来汽车的发展方向。电池包是电动汽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其进行设计优化成为了电动汽车发展的重要项目。
[0003]现有的引出支座的固定方式为在引出支座上设置塑料过盈筋,塑料过盈筋与端板型腔过盈配合实现引出支座的固定;但是,由于是过盈配合,需要通过极大的压力实现装配,目前是通过人工操作绝缘锤砸击引出支座进行装配,无压力控制,需要操作人员凭经验控制砸击力,因此,容易出现砸击力过大,导致引出支座或端板报废,砸击力过小,导致装配不到位;而且不满足客户对产线自动化程度的要求。
[0004]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
技术介绍
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公开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引出支座装配不易的不足,提供一种装配较为容易的输出极引出支座和包括该引出支座的电池装置。
[0006]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输出极引出支座,包括:
[0007]支座本体,用于支撑输出极,并使至少部分所述输出极绝缘隔离;
[0008]连接板,连接于所述支座本体,所述连接板与所述输出极固定连接。
[0009]本公开的引出支座,包括支座本体和连接板,支座本体用于支撑输出极,并使至少部分输出极绝缘隔离,实现了输出极与端板的绝缘隔离,避免输出极与端板接触造成的触电事故;连接板连接于支座本体,连接板与输出极固定连接,输出极与线束板上固定的极柱焊接固定,线束板与上盖板固定连接,从而通过输出极将引出支座固定,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固定方法装配较为容易,而且能够实现自动化装配,满足客户对产线自动化程度的要求。
[0010]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装置,包括:
[0011]端板;
[0012]引出支座,是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引出支座,所述引出支座与所述端板卡接;
[0013]输出极,与所述引出支座固定连接。
[0014]本公开的电池装置,在端板上设置有凹槽,部分引出支座位于凹槽内,输出极与引出支座固定连接,输出极与线束板上固定的极柱焊接固定,线束板与上盖板固定连接,从而通过输出极将引出支座固定,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固定方法装配较为容易,而且能够实现自动化装配,满足客户对产线自动化程度的要求;另外,引出支座与端板卡接可以对引出支座进行进一步的限位,增加引出支座的固定强度,避免引出支座对输出极产生的牵拉力导致输出极与极柱之间的焊接断开导致的断路。
等仅作为标记使用,不是对其对象的数量限制。
[0033]本公开示例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输出极引出支座,参照图1和图4所示,该引出支座可以包括支座本体和连接板;支座本体用于支撑电池装置的输出极,并使部分输出极绝缘隔离;连接板连接于支座本体,连接板与输出极固定连接。
[0034]本公开的引出支座6,实现了输出极4与端板3的绝缘隔离,避免输出极4与端板3接触造成的触电事故;连接板62连接于支座本体61,连接板62与输出极4固定连接,输出极4与线束板5上固定的极柱焊接固定,线束板5与上盖板1固定连接,从而通过输出极4将引出支座6固定,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固定方法装配较为容易,而且能够实现自动化装配,满足客户对产线自动化程度的要求。
[0035]基于同一专利技术构思,本公开示例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电池装置,参照图1

图6所示,该电池装置可以包括端板3、引出支座6和输出极4;引出支座6是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引出支座6,引出支座6与端板3卡接;输出极4与引出支座6固定连接。
[0036]本公开的电池装置,输出极4与线束板5上固定的极柱焊接固定,线束板5与上盖板1固定连接,从而通过输出极4将引出支座6固定,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固定方法装配较为容易,而且能够实现自动化装配,满足客户对产线自动化程度的要求;另外,引出支座6与端板3卡接可以对引出支座6进行进一步的限位,增加引出支座6的固定强度,避免引出支座6对输出极4产生的牵拉力导致输出极4与极柱之间的焊接断开导致的断路。
[0037]由于引出支座6与输出极4以及端板3相互配合,而且引出支座6、输出极4以及端板3均属于电池装置,因此,下面对电池装置以及引出支座6进行详细说明。
[0038]在本示例实施方式中,电池装置可以是电池包。参照图1所示,电池包由多个电池模组构成,电池模组可以包括上盖板1、两个侧板和两个端板3,两个侧板相对设置,两个端板3相对设置,上盖板1、两个侧板和两个端板3围合成用于安装多个电池的腔室,多个电池沿第一方向X排列设置在腔室内。通常将多个电池的输出端由输出极4从端板3处引出进行电连接。在电池与上盖板1之间设置有线束板5,输出极4与线束板5上固定的极柱焊接固定,输出极4设置在线束板5之上,即输出极4设置在线束板5与上盖板1之间,线束板5与上盖板1固定连接。由于电池包电压大多在300V以上,一旦输出极4与端板3接触,将会引发触电事故,所以需要在输出极4与端板3之间设置绝缘体。
[0039]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方向X为多个电池的排列方向,第三方向Z为电池的高度方向,第二方向Y为与第一方向X以及第三方向Z均垂直的方向。
[0040]在本示例实施方式中,参照图1所示,输出极4可以包括输出极本体41和输出极引出端42;输出极本体41固定在线束板5上。输出极本体41的材质为铝,输出极引出端42的材质为铝基底外镀铜,镀铜可以提高导电能力;将输出极4设置为包括输出极本体41和输出极引出端42的分体结构,方便将输出极本体41和输出极引出端42进行不同的工艺处理,而且便于输出极4的安装,降低工艺复杂程度。当然,在本公开的其他示例实施方式中,输出极引出端42的材质还可以全部是铜,输出极本体41的材质为铝,可以将输出极引出端42与输出极本体41通过搅拌摩擦焊连接为一体,搅拌摩擦焊是指利用高速旋转的焊具与工件摩擦产生的热量使被焊材料局部熔化,当焊具沿着焊接界面向前移动时,被塑性化的材料在焊具的转动摩擦力作用下由焊具的前部流向后部,并在焊具的挤压下形成致密的固相焊缝。输出极引出端42和输出极本体41的材质还可以是其他导电材料,在此不做一一说明。
[0041]参照图2所示,在输出极本体41上设置有两个第一通孔411,当然,第一通孔411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
[0042]参照图3所示,输出极引出端42可以包括第一导电板421、第二导电板422以及两个第三导电板423;第二导电板422与第一导电板421平行设置,第三导电板423与第一导电板421和第二导电板422可以垂直设置,第三导电板423沿第三方向Z延伸。通过第三导电板423可以将输出极4引至电池模组的侧面,在电池模组的侧面进行连接,避免增加电池模组的高度。两个第三导电板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出极引出支座,其特征在于,包括:支座本体,用于支撑电池装置的输出极,并使至少部分所述输出极绝缘隔离;连接板,连接于所述支座本体,所述连接板与所述输出极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出极引出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极与所述连接板通过凹凸结构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出极引出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凸结构包括:设于所述输出极上的通孔;固定柱,连接于所述连接板,所述固定柱与所述连接板垂直,所述固定柱贯穿所述通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出极引出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柱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引出支座还包括:固定螺母,螺纹配合于所述固定柱,并位于所述输出极的远离所述连接板的一侧。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出极引出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本体包括:底座,具有支撑面,所述输出极的一面与所述支撑面贴合;第一侧板,连接于所述底座的靠近电池的一侧,且与所述支撑面垂直设置,所述连接板连接于所述第一侧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支撑面平行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输出极引出支座,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第一卡条或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条和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江鹏郭其鑫丁扬李新建孙超强张轩
申请(专利权)人:中航锂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