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扇单体可快速插拔的风扇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25082 阅读:3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风扇单体可快速插拔的风扇盘,其包括一框架以及一个风扇单体。其中框架具有至少一个对准柱、一个弹性卡箝装置及连接器第一端;每一风扇单体具有一对准孔、一连接器第二端,风扇单体藉由对准孔对准该对准柱,风扇单体藉由弹性卡箝装置耦合于框架中,且风扇单体藉由连接器第一端电性耦合连接器第二端。藉由上述对准柱及弹性卡箝装置可快速地对准及耦合于框架,达到易于快速插拔的功效。并且风扇单体与框架耦合的同时亦完成与控制电路的电连结。(*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风扇盘(fan tray),特别是涉及一种风扇单体可快速插拔(hot swap)的风扇盘。所谓的风扇盘(fan tray)是将多个风扇单体组装于一框架中而成一整体,当其中有部份风扇单体故障时,其中的控制电路可藉启动其余风扇单体或是提高转速的方式来补偿散热能力。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的一现有的风扇盘10,其具有数个风扇单体20以及一框架30。该框架30是一盒状的金属框,具有一开口33及该底板35以及四个侧壁,并且该底板35更具有扇网(fan guard)37形成于其上。该风扇单体20是由该开口33以垂直方式置入该框架30中,再藉由数个螺丝50与该框架30的底板35结合。当该风扇盘10与一欲散热装置,例如一伺服器结合时,是以开口33朝向伺服器而扇网37朝相反方向(即朝外)的方式安装。此外,每一该风扇单体更藉数条导线25,例如电源线、讯号线等连接至一控制电路60。对于该现有的风扇盘10而言,其中个别的风扇单体20并不易于组装或是拆换。特别是在拆换时,其引发的问题将更严重。例如以该风扇盘10对一伺服器(serve)进行散热,当其中某一风扇单体20故障时,通常无法仅更换该故障的风扇单体,而是必须先将整组的风扇盘10拆下才能更换该故障的风扇单体,因为该故障的风扇单体是以螺丝固定于该风扇盘10的框架30上,并且开口33朝向伺服器而扇网37朝外,使用者无法由扇网37处将风扇单体20拆离该风扇盘10,亦即使用者必须将整组的风扇盘10拆下后使开口33朝向自己才能将故障的风扇单体拆离或更换。如此,当该伺服器具有限定拆换风扇盘时间的设定,例如风扇盘拆离2分钟后该伺服器的电源将会关闭,以下称为”风扇盘拆换限定时间”时,将会有拆换时间紧迫或是根本来不及拆换的问题。更甚的是,有种现有处理方式是干脆更换另一组风扇盘以节省时间。如此一来,为处理一故障的风扇单体竟然需要两组风扇盘,实在是甚为不佳。此外,每一风扇单体20更必须藉由数条导线25(例如电源线、讯号线等)与控制电路60形成电性连接。如此,除使欲散热装置的配线杂乱不堪外,更会增加组装时的麻烦。因此在该项技艺中急需一种其风扇单体易于插拔的新颖的风扇盘,以免除上述拆换整组风扇盘的困扰。亦即急需一种可快速插拔(hotswap)的风扇盘,其必须可在“风扇盘拆换限定时间”内完成风扇单体的拆换,以免影响系統的运作。并且,最好该新颖的风扇盘亦能一併解决配线杂乱的问题。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风扇单体可快速插拔的风扇盘,使其藉由上述对准柱及弹性卡箝装置可快速地对准及耦合于上述框架,达到易于快速插拔的功效。并且,风扇单体与框架耦合的同时亦完成与控制电路的电性连结。本技术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依据本技术提出的风扇单体可快速插拔的风扇盘,其包括一框架,具有至少一个对准柱、一个弹性卡箝装置及连接器第一端;及 至少一个风扇单体,每一风扇单体具有一对准孔、一连接器第二端,该风扇单体藉由该对准孔对准该对准柱,该风扇单体藉由该弹性卡箝装置耦合于该框架中,且该风扇单体藉由该连接器第一端电性耦合该连接器第二端。本技术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前述的的风扇单体可快速插拔的风扇盘风扇盘,其中上述风扇单体更藉由上述连接器第一端及上述连接器第二端与一控制电路形成电性耦合。前述的风扇单体可快速插拔的风扇盘风扇盘,其中上述控制电路是用以控制上述每一风扇单体的运作。前述的风扇单体可快速插拔的风扇盘,其中上述弹性卡箝装置是一具有弹性的鉤状物。前述风扇单体可快速插拔的风扇盘,其中上述弹性卡箝装置的材质是为弹簧钢。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积极效果。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风扇单体可快速插拔的风扇盘,风扇单体藉由对准柱及弹性卡箝装置可快速地对准及耦合于框架,因此本技术的确是易于快速插拔。并且,风扇单体与框架耦合的同时亦完成与控制电路的电性连结,如此本技术即可快速插拔并省略配线。综上所述,本技术风扇单体可快速插拔的风扇盘,其在技术发展空间有限的领域中,不论在结构上或功能上皆有较大的改进,且在技术上有较大的进步,并产生了好用及实用的效果,而确实具有增进的功效,从而更加适于实用,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本技术的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图1是一现有风扇盘的结构立体图2是本技术的风扇盘的结构立体图。图号对照说明10 现有风扇盘 20 扇单体25 导线 30 框架33 开口 37 扇网50 螺丝 60 控制电路100 风扇盘 200 风扇单体210 连接器第一端 220 对准孔210 连接器第一端 250 外框300 框架 310 对准柱315 弹性卡箝装置 320 连接器第二端330 开口 350 底板370 扇网 600 控制电路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技术提出的风扇单体可快速插拔的风扇盘,其具体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本技术一种风扇单体可快速插拔的风扇盘。所谓”快速插拔”是指风扇单体可随时、随意轻易地拆换,任一风扇单体的拆换均不会影响其他风扇单体的运作,由于本技术可快速插拔,因此在拆换风扇单体对于时间的限定、对于散热装置的运作的影响可减至最低。如图2所示,本技术的风扇盘100至少包括一个风扇单体200、一框架300以及一控制电路(未显示)。该风扇单体200的外框250(frame)具有连接器第一端210、至少一个对准孔220。其中连接器第一端210可(例如但不限定)位于外框的侧壁上;对准孔220位于外框的一底面上。值得注意的是,该风扇单体200为充分利用现有装置,因此可使用一般现有的风扇单体与一连接器第一端210结合而成。框架300是一盒状的金属框,具有一开口330、底板350以及四个侧壁,并且该底板350更具有扇网(fan guard)370形成于其上。此外,该框架300更具有至少一个对准柱310、一弹性卡箝装置315以及连接器第二端320。该风扇单体200是由该开口330以垂直方式置入该框架300中,并且该风扇单体200再藉数个连接器第一端210及连接器第二端320与控制电路600形成电性连结,如此即可简化(省略)配线而解决现有技术中配线杂乱的问题,因为配线并无外露。该控制电路600是指用以控制每一风扇单体200运作的装置,例如当某一风扇单体故障时,该控制电路即会启动备用的风扇单体,或者是增加其他风扇单体的转速以补偿损失的散热能力。仍请参阅图2所示,更详细地说,该弹性卡箝装置315例如一具有弹性的鉤状物315,其鉤状部份可以适度地压缩。当风扇单体的开口对准并沿着对准柱310向下滑入时,该风扇单体的外框250的外缘会压挤该鉤状部份;然后,当风扇单体滑入至某种程度后,该鉤状弹性物315的鉤状部份即可藉其弹性回復原状而箝制该风扇单体,使风扇单体无法再往上方移动,因为该鉤状部份已经抵住该外框250。在该实施例中,该弹性卡箝装置315的材质是为弹簧钢,然而亦可使用其他具有弹性的金属材质。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风扇单体可快速插拔的风扇盘,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一框架,具有至少一个对准柱、一个弹性卡箝装置及连接器第一端;及 至少一个风扇单体,每一风扇单体具有一对准孔、一连接器第二端,该风扇单体借由对准孔对准该对准柱,该风扇单体借由弹性卡箝装置耦合于该框架中,该风扇单体借由该连接器第一端电性耦合该连接器第二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扇单体可快速插拔的风扇盘,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框架,具有至少一个对准柱、一个弹性卡箝装置及连接器第一端;及至少一个风扇单体,每一风扇单体具有一对准孔、一连接器第二端,该风扇单体借由对准孔对准该对准柱,该风扇单体借由弹性卡箝装置耦合于该框架中,该风扇单体借由该连接器第一端电性耦合该连接器第二端。2.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昭文庄德财温兆戊黄文喜
申请(专利权)人: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