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身连接结构和汽车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制造
,尤其涉及一种车身连接结构和汽车。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各个车企对汽车车身的疲劳耐久性能要求越来越高,专利技术人发现减少车身的框口变形量可以解决钣金变形及焊点开裂等问题,以提升车身疲劳耐久性能。
[0003]但是,目前车身连接结构存在以下问题:全景天窗框架及顶盖外板与侧围外板焊接边搭接,未形成顺畅的传力结构,框口变形量偏大;为了防止后侧围内板在扭转工况下变形太大,采用后侧围内板料厚增加的方法应对,重量增加,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身连接结构和汽车,以解决车身连接结构未形成顺畅的传力结构,框口变形量偏大的问题。
[000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身连接结构,包括天窗框架、后侧围上加强板和后侧围内板;所述后侧围上加强板与所述天窗框架的后部相连;所述后侧围内板与所述天窗框架的后部相连,且位于所述后侧围上加强板的内侧,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连接结构还包括天窗后连接板加强支架和天窗框架后安装支架;
[0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身连接结构,包括天窗框架、后侧围上加强板和后侧围内板;所述后侧围上加强板与所述天窗框架的后部相连;所述后侧围内板与所述天窗框架的后部相连,且位于所述后侧围上加强板的内侧,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连接结构还包括天窗后连接板加强支架和天窗框架后安装支架;所述天窗后连接板加强支架,装配在所述后侧围上加强板和所述后侧围内板之间,且与所述天窗框架后安装支架相连;所述天窗框架后安装支架,装配在所述后侧围内板内侧,与所述天窗框架的后部相连;所述天窗框架的后部、所述后侧围上加强板、所述后侧围内板、所述天窗后连接板加强支架和所述天窗框架后安装支架配合,形成贯通传力通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窗后连接板加强支架包括连接加强部、从所述连接加强部两侧向相反方向延伸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天窗框架后安装支架包括安装加强部、从所述安装加强部两侧向相反方向延伸的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所述连接加强部装配在所述后侧围上加强板内侧,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后侧围内板和所述天窗框架后安装支架的第一安装部相连,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后侧围内板和所述天窗框架后安装支架的第二安装部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侧围上加强板内侧设有与所述连接加强部形状相匹配的容置凹槽;所述连接加强部装配在所述容置凹槽内,与所述容置凹槽内壁抵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身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加强部为截面呈C形的第一加强部,所述第一加强部装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饶俊威,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