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2148 阅读:2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不需要拔下或卸下零件,就能够简单地装卸便座的便座装置。设置有被固定在座便器(11)上的主体(12)、与能够在主体(12)上装卸的便座(13),上述主体上设有安装上述便座的轴(14),上述便座上设有能够旋转且切除了外周壁的一部分的旋转体(15),从而不需要将轴等零件从便座以及主体上卸下,通过转动旋转体就能够简单地将便座从轴上卸下。另外,不需要卸下便盖就能够单独卸下便座,因此能够一只手拿着便座,另外一只手进行擦拭清洁,使清洁工作的作业性较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能够从主体上拆卸的便座装置
技术介绍
以前,这种便座是被安装在座便器侧组件上的,能够自如转动,在为了能够清洁便座与主体之间的缝隙而使其可以从座便器上取下的情况下,以前是通过将旋转轴拔下而将便座取下,便座上与旋转轴结合的部分是利用弹簧的弹性而被嵌入的。另外,要卸下便座首先要卸下便盖,然后再将便座卸下,便座不能够独立卸下,且在不将卸下的便盖放置在地板上的情况下,一次在双手中持有两个较大的部件会感到不便(例如参考专利文献1)。图19中显示了专利文献1中所述的以前的便座装置。如图19所示,由主体1、便座2、右固定轴3以及左旋转轴4构成,便座2被右固定轴3与左旋转轴4保持,能够自如转动,右固定轴3作为便座2的一个零件而被固定,左旋转轴4能够插拔。将便座2卸下时,首先拔下左旋转轴4,一边向左推便座2一边将右旋转轴3从主体1的孔中拔出。专利文献1特开2000-126083号公报然而,以前的构成中,存在如下的问题,即,如果没有充分考虑到轴的拔下动作以及拔下的轴的处置,就有可能会发生轴被分离出来,卸下的轴落入座便器中、或者丢失,从而无法再次将便座固定在主体上,从而成为无法使用的状态。另外,在上述的以前的构成中,还存在如下的问题,即,要卸下便座首先得卸下便盖,然后再将便座卸下,便座不能够独立卸下,在不将卸下的便盖放置在地板上的情况下,一次在双手中持有两个较大的部件会感到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以前的问题而提出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需要拔下或卸下零件,就能够简单地进行便座的装卸的便座装置。为解决上述以前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便座装置具有能够旋转且切除了一部分外周壁的旋转体。这样,不需要将轴等零件从便座以及主体上卸下,就能够通过转动旋转体而简单地将便座从轴上卸下。本专利技术的便座装置,不需要将轴等零件从便座以及主体上卸下,就能够通过转动旋转体而简单且独立地将便座从轴上卸下。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中的便座装置的设置立体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中的便座与主体的装卸立体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中的主体的轴截面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中的便座立体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中的旋转体立体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中的旋转体主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中的便座右铰链的旋转体锁定时的立体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中的便座右铰链的旋转体打开时的立体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中的便座左铰链与主体的截面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中的装有弹簧的旋转体与旋转体固定器的从内侧看的立体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中在旋转体的内侧构成的弹簧固定部的立体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2中的便座装置的后视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2中的便座装置的后视图。图14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中的便座装置的旋转体固定器的纵截面图。图15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中的便座装置的旋转体固定器的主视图。图16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中的便座装置的旋转体固定器中所插入的金属板的主视图。图17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中的便座装置的旋转体固定器中所插入的金属板的横截面图。图18为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中的便座装置与装卸部之间的关系的立体图。图19为以前的便座装置的俯视图。图中11-座便器,12-主体,13-便座,14-轴,15a-外周壁,15-旋转体,19-弹簧,15e-轴导入圆弧部,21-止转凸部,22-金属板,23-加强筋。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的第1方式,通过设置能够旋转且切除了外周壁的一部分的旋转体,能够转动旋转体而使轴与切除了外周壁的一部分的部分相吻合,从而简单地将便座从轴上卸下。本专利技术的第2方式,通过在第1方式的旋转体中设置能够安装弹簧的机构,在将便座安装到主体上的情况下,在便座嵌入到轴中时,由于弹簧力使其绕轴旋转并锁定,从而能够防止从轴上拔下。另外,同时由于弹簧的回复力,通过旋转体回到原来位置上并停止时的碰撞音,在听觉上也能够明确得知已经锁住了。本专利技术的第3方式,通过在旋转体上设置因轴的插入而旋转的轴导入圆弧部,不需要用手(手指)转动旋转体并插入到轴上,而是通过将便座压向轴,使旋转体旋转到切除了外周壁的一部分的部分处,插入轴。之后,由于弹簧的回复力,旋转体回到原来位置,将轴包围起来并固定,能够容易地完成便座的安装。本专利技术的第4方式,通过在便座或附属于便座的零件上,设置旋转体的止转凸部,从而能够减少零件数目,防止旋转体的转动,并能够削减成本以及组装时的工时。本专利技术的第5方式,由于在固定旋转体的旋转体固定器中插入成形金属板,所以通过小零件能够充分确保强度。本专利技术的第6方式,由于在插入成形于固定旋转体的旋转体固定器中金属板上设置加强筋,所以不需要增加金属的厚度,就能够通过小零件充分确保强度。下面对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本专利技术并不限定于下面的实施方式。(实施方式1)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中的便座装置的设置立体图,图2为便座与主体的装卸立体图,图3为主体的轴截面图,图4为便座立体图,图5为旋转体立体图,图6为旋转体主视图。图1、2、3、4、5、6中,显示了在座便器11上装有主体12的状态。主体12上伸出有固定便座13的轴14(图2)。轴14的截面形状为从圆柱形状上用面截取了两侧的形状,至少与便座相接触的部分为同一截面形状(图3)。便座13的右铰链13a上,设置有旋转体15,旋转体15具有用来防止轴14的脱落的能够旋转且切除了外周壁15a的一部分的缺口部15b,以及柄15c(图4、图5)。另外,被旋转体的外周壁所包围的内周直径15d,比轴的外周直径14b更大,旋转体能够绕轴自由转动。旋转体固定器16能够防止该旋转体15脱落、且不阻碍转动地固定。另外,旋转体固定器16呈能够使轴拔出的U字形,其宽度16a比轴的宽度14c大。下面对照图7、8、9对如上所构成的便座装置的动作、作用进行说明。图7、8、9分别为便座右铰链的旋转体锁定时的立体图、便座右铰链的旋转体打开时的立体图、便座左铰链与主体的截面图。首先,在卸下便座13的场合,轴14与旋转体15的外周壁15a相接触,形成不会脱落的机构(图7)。手持旋转体15的柄15c,将其转动到切除了外周壁的一部分的缺口部15b处,就形成了能够使轴通过的通道16(图8),在该状态下,手持便座13的右铰链13a上提,就能够将便座13从主体12的轴14上卸下。另外,便座13的左铰链13b上形成有凸部17,主体12与该凸部17相对的部分上开有孔18。因此,将便座12向左挪并将凸部17从孔18中拔出,就能够卸下便座(图9)。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便座上设置能够旋转且切除了外周壁的一部分的旋转体,不需要将轴等零件从便座以及主体上卸下,就能够通过转动旋转体而简单地将便座从轴上卸下。另外,由于不需要卸下便盖,而能够单独卸下便座,因此能够一只手拿着便座,另外一只手进行擦拭清洁,使清洁工作的作业性较好。另外,图10为从内侧看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中的便座装置的装有弹簧19的旋转体与旋转体固定器的立体图。图11为在旋转体的内侧所构成的弹簧固定部的立体图。弹簧安装槽20大致形成为“ㄑ”字形,不借助粘接剂等,而只将弹簧19嵌入就能够防止弹簧的脱落而安装。这样通过在旋转体上设置能够安装弹簧的槽,在将便座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被固定在座便器上的主体与能够在主体上装卸的便座,上述主体上设有安装上述便座的轴,上述便座上设有能够旋转且切除了外周壁的一部分的旋转体。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3-11-11 2003-3809031.一种便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被固定在座便器上的主体与能够在主体上装卸的便座,上述主体上设有安装上述便座的轴,上述便座上设有能够旋转且切除了外周壁的一部分的旋转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座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旋转体上设有能够安装弹簧的机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川真也高井光男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