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过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20802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9 17: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效过滤器,包括竖直设置的筒体、同心且竖直插接在筒体顶部的进液管、同心且竖直插接在筒体底部的出液管以及设于筒体内部的主体,主体包括固定在筒体内壁上的第一锥斗、同心且竖直插接在第一锥斗底部的汇总管、倒置固定在筒体内壁上并位于第一锥斗下方的第二锥斗、横向固定在筒体内壁上并位于第二锥斗下方的托板以及设于托板顶部的过滤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对物料进行三道过滤和三次分流,进而能将裹挟在物料中的杂质分离出来,从而能有效、彻底的除去物料中的杂质,进而大幅提高了过滤效果并显著加快了过滤速度。提高了过滤效果并显著加快了过滤速度。提高了过滤效果并显著加快了过滤速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过滤器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高效过滤器。

技术介绍

[0002]过滤器是介质输送管道上不可缺少的一种装置,通常安装在减压阀、泄压阀、定水位阀等其它启闭控制设备的上游位置处,其作用主要是除去介质中的杂质;现有过滤器的结构单一,介质在过滤器始终处于合流状态,介质中的杂质被介质裹挟着一起流动,既无法有效、彻底的除去杂质,又容易使流速减慢甚至导致堵塞,因此过滤效果较差,而且过滤速度也较慢,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大幅提高了过滤效果并显著加快了过滤速度的高效过滤器。
[0004]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效过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竖直设置的筒体、同心且竖直插接在筒体顶部的进液管、同心且竖直插接在筒体底部的出液管以及设于筒体内部的主体,所述主体包括固定在筒体内壁上的第一锥斗、同心且竖直插接在第一锥斗底部的汇总管、倒置固定在筒体内壁上并位于第一锥斗下方的第二锥斗、横向固定在筒体内壁上并位于第二锥斗下方的托板以及设于托板顶部的过滤棉,所述第二锥斗的外壁上开设有多个从上往下依次同心分布的第一滤孔组合,对应地,所述第二锥斗的外壁上还固定有相同数量的从内向外依次同心设置的挡圈,每个所述挡圈的底部均垂直固定在第二锥斗的外壁上并均位于对应的一个第一滤孔组合的下方,每个所述第一滤孔组合包括多个沿圆周方向等角度均匀设置的第一滤孔;所述托板中开设有多个通孔;所述主体还包括环向设置的进液槽,所述进液槽的开口处密封固定在筒体的内壁上并位于第一锥斗的上方;所述出液管的下端封闭并伸入到筒体的顶部上方;所述出液管的下端外壁上还插接有多个沿圆周方向等角度均匀设置的支管,每个所述支管的端部均密封插接在进液槽的上侧外壁中并均与进液槽的内部相互连通,所述进液槽的下侧外壁上开设有多个出液孔。
[0005]优选地,所述第二锥斗的外壁边缘还开设有若干个从上往下依次同心分布的第二滤孔组合,每个所述第二滤孔组合包括多个沿圆周方向等角度均匀设置的第二滤孔。
[0006]优选地,所述筒体的底部形成有锥斗部,所述出液管同心且竖直插接在锥斗部的底部。
[000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能对物料进行三道过滤和三次分流,进而能将裹挟在物料中的杂质分离出来,从而能有效、彻底的除去物料中的杂质,进而大幅提高了过滤效果并显著加快了过滤速度。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本技术的前视剖面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除非另外定义,本技术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技术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技术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0010]为了保持本技术实施例的以下说明清楚且简明,本技术省略了已知功能和已知部件的详细说明。
[0011]如图1所示,一种高效过滤器,包括竖直设置的筒体1、同心且竖直插接在筒体1顶部的进液管2、同心且竖直插接在筒体1底部的出液管3以及设于筒体1内部的主体,主体包括固定在筒体1内壁上的第一锥斗6、同心且竖直插接在第一锥斗6底部的汇总管7、倒置固定在筒体1内壁上并位于第一锥斗6下方的第二锥斗8、横向固定在筒体1内壁上并位于第二锥斗8下方的托板10以及设于托板10顶部的过滤棉11,第二锥斗8的外壁上开设有多个从上往下依次同心分布的第一滤孔组合,对应地,第二锥斗8的外壁上还固定有相同数量的从内向外依次同心设置的挡圈9,每个挡圈9的底部均垂直固定在第二锥斗8的外壁上并均位于对应的一个第一滤孔组合的下方,每个第一滤孔组合包括多个沿圆周方向等角度均匀设置的第一滤孔81;托板10中开设有多个通孔1001;主体还包括环向设置的进液槽4,进液槽4的开口处密封固定在筒体1的内壁上并位于第一锥斗6的上方;出液管3的下端封闭并伸入到筒体1的顶部上方;出液管3的下端外壁上还插接有多个沿圆周方向等角度均匀设置的支管5,每个支管5的端部均密封插接在进液槽4的上侧外壁中并均与进液槽4的内部相互连通,进液槽4的下侧外壁上开设有多个出液孔41。
[0012]第二锥斗8的外壁边缘还开设有若干个从上往下依次同心分布的第二滤孔组合,每个第二滤孔组合包括多个沿圆周方向等角度均匀设置的第二滤孔82。
[0013]筒体1的底部形成有锥斗部101,出液管3同心且竖直插接在锥斗部101的底部。
[0014]工作原理:将物料经由进液管2进入到多个支管5中,进而进入并充满在进液槽4中,接着,位于进液槽4中的物料经由多个出液孔41下落到第一锥斗6中以完成第一道过滤及分流,进而沿第一锥斗6的内部朝底部汇聚以完成第一次合流,然后经由汇总管7下落到第二锥斗8的顶部。
[0015]下落到第二锥斗8顶部的物料沿第二锥斗8的外壁向下流动并被最上方的一个挡圈9所阻挡,位于该挡圈9内部的物料经由对应的一个第一滤孔组合中的多个第一滤孔81下落到过滤棉11中,进而在流经过滤棉11后下落到托板10上,然后再经由多个通孔1001下落到锥斗部101中,最后经由出液管3向外排出。
[0016]位于最上方的一个挡圈9内部的物料的滤出速度较慢时,物料会越过该挡圈9而下
落到从上往下数的第二个挡圈9的内部,进而按照同理经由对应的一个第一滤孔组合中的多个第一滤孔81也下落到过滤棉11中,依次类推,当物料越过最下方的一个挡圈9后,物料积聚在在第二锥斗8的边缘,进而经由每个第二滤孔组合中的多个第二滤孔82也下落到过滤棉11中,因此,第二锥斗8实现了物料的第二道过滤及分流,此道过滤机制分多个层次进行,大幅提高了过滤效果;无法通过第一滤孔81的杂质被多个挡圈9阻挡在第二锥斗8的顶部。
[0017]过滤棉11能吸附物料中的微小杂质以实现第三道过滤,托板10中的多个通孔1001实现了第三次分流,出液管3实现了物料的第二次合流。
[0018]本技术能对物料进行三道过滤和三次分流,进而能将裹挟在物料中的杂质分离出来,从而能有效、彻底的除去物料中的杂质,进而大幅提高了过滤效果并显著加快了过滤速度。
[0019]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同等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过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竖直设置的筒体、同心且竖直插接在筒体顶部的进液管、同心且竖直插接在筒体底部的出液管以及设于筒体内部的主体,所述主体包括固定在筒体内壁上的第一锥斗、同心且竖直插接在第一锥斗底部的汇总管、倒置固定在筒体内壁上并位于第一锥斗下方的第二锥斗、横向固定在筒体内壁上并位于第二锥斗下方的托板以及设于托板顶部的过滤棉,所述第二锥斗的外壁上开设有多个从上往下依次同心分布的第一滤孔组合,对应地,所述第二锥斗的外壁上还固定有相同数量的从内向外依次同心设置的挡圈,每个所述挡圈的底部均垂直固定在第二锥斗的外壁上并均位于对应的一个第一滤孔组合的下方,每个所述第一滤孔组合包括多个沿圆周方向等角度均匀设置的第一滤孔;所述托板中开设有多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仕通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市科升利不锈钢管阀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