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高极壳绝缘及机械强度的薄膜电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20736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9 17: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高极壳绝缘及机械强度的薄膜电容器,涉及电容器技术领域。包括若干组电容器芯子、引出电极、连接铜排、引出铜排、树脂外壳;同一组电容器芯子两侧设置有连接铜排或引出铜排,引出电极与引出铜排电连接,树脂外壳包裹于电容器芯子、连接铜排及引出铜排的外侧;引出电极朝树脂外壳外侧伸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引出铜排或连接铜排将每组电容器芯子的若干个芯子并联,再将若干组电容器芯子串联,达到两极间的高电压的设计需求。通过树脂材料外壳包裹的形式代替传统的金属外壳或塑料外壳,提供较高的极壳绝缘性能;并且树脂材料的机械强度高,相同体积下提高薄膜电容器的极壳绝缘性能且保证了机械强度。膜电容器的极壳绝缘性能且保证了机械强度。膜电容器的极壳绝缘性能且保证了机械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高极壳绝缘及机械强度的薄膜电容器


[0001]本技术涉及电容器
,特别涉及一种具有高极壳绝缘及机械强度的薄膜电容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力电子设备往高电压、小型化的方向发展,这就要求电路中各电子元器件有更高的绝缘性能。对于电容器来说,两极间的高电压可以通过串联电容芯子的结构实现,但为了安全考虑,电容器外壳的极壳耐压性能也限制的电容器的发展。
[0003]现有的薄膜电容器一般采用金属外壳加绝缘膜,或者采用塑料外壳。但是,金属外壳型薄膜电容器由于小型化的设计需求,绝缘膜无法做得很厚,因此也限制其极壳绝缘性能;塑料外壳型薄膜电容器虽然极壳绝缘性能较高,但机械强度较低,容易变形,且需要对应不同型号设计多款结构复杂的模具,开发制造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具有高极壳绝缘及机械强度的薄膜电容器。
[0005]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高极壳绝缘及机械强度的薄膜电容器,包括:若干组电容器芯子、引出电极、连接铜排、引出铜排、树脂外壳;
[0006]同一组所述电容器芯子两侧设置有所述连接铜排或所述引出铜排,所述引出电极与所述引出铜排电连接,所述树脂外壳包裹于所述电容器芯子、连接铜排及引出铜排的外侧;所述引出电极朝所述树脂外壳外侧伸出。
[0007]可选的,所述电容器芯子设有至少两组,至少两组所述电容器芯子并排设置;相邻两组所述电容器芯子通过所述连接铜排电连接;所述引出铜排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引出铜排位于首尾两组所述电容器芯子的两侧。
[0008]可选的,每个所述引出铜排上设置有两个所述引出电极。
[0009]可选的,每组所述电容器芯子的芯子数量相同,相邻两组所述电容器芯子的芯子位置一一对应。
[0010]可选的,所述引出铜排呈L型设置。
[0011]可选的,所述引出铜排及所述连接铜排上设有若干个定位槽。
[0012]可选的,所述引出电极外侧围设有绝缘件。
[0013]可选的,所述树脂外壳上还设置有若干个安装螺丝。
[0014]可选的,所述树脂外壳通过一体浇注环氧树脂形成。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引出铜排或连接铜排将每组电容器芯子的若干个芯子并联,再将若干组电容器芯子串联,达到两极间的高电压的设计需求。通过树脂材料外壳包裹的形式代替传统的金属外壳或塑料外壳,从而提供较高的极壳绝缘性能;并且树脂材
料的机械强度高,不易变形,相同体积下提高薄膜电容器的极壳绝缘性能且保证了机械强度;此外,通过模具容腔内一体浇注树脂材料,即可制作树脂外壳,无需制作复杂的模具,降低了开发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0016]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17]图1为其中一实施方式具有高极壳绝缘及机械强度的薄膜电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图1中薄膜电容器去除树脂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其中一实施方式薄膜电容器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0]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0021]10

电容器芯子;20

连接铜排;30

引出铜排;40

引出电极;50

树脂外壳;60

定位槽;70

绝缘件;80

安装螺丝。
具体实施方式
[0022]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技术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
[002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002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5]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还可以是一体成型;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所属
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6]实施例
[0027]参照图1至图3,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具有高极壳绝缘及机械强度的薄膜电容器,包括若干组电容器芯子10、引出电极40、连接铜排20、引出铜排30、树脂外壳50。
[0028]同一组电容器芯子10两侧设置有连接铜排20或引出铜排30,引出电极40与引出铜排30电连接,树脂外壳50包裹于电容器芯子10、连接铜排20及引出铜排30的外侧;引出电极40朝树脂外壳50外侧伸出。
[0029]在本技术中,通过引出铜排30或连接铜排20将每组电容器芯子10的若干个芯
子并联,再将若干组电容器芯子10串联,达到两极间的高电压的设计需求。通过树脂材料外壳包裹的形式代替传统的金属外壳或塑料外壳,从而提供较高的极壳绝缘性能;并且树脂材料的机械强度高,不易变形,相同体积下提高薄膜电容器的极壳绝缘性能且保证了机械强度;此外,通过模具容腔内一体浇注树脂材料,即可制作树脂外壳50,无需制作复杂的模具,降低了开发制造成本。
[0030]具体的,请参阅图2和图3,电容器芯子10设有至少两组,至少两组电容器芯子10并排设置;相邻两组电容器芯子10通过连接铜排20电连接;引出铜排30设有两个,两个引出铜排30位于首尾两组电容器芯子10的两侧。每组电容器的两侧首先通过引出铜排30或连接铜排20实现并联,再通过焊接的方式将连接铜排20之间实现电连接,实现每组电容器之间的串联连接。从而实现两极间高电压的设计需求。
[0031]在本实施例中,每个引出铜排30上设置有两个引出电极40。以便于适配连接外部电子元件。
[0032]在本实施例中,每组电容器芯子10的芯子数量相同,相邻两组电容器芯子10的芯子位置一一对应。
[0033]在本实施例中,引出铜排30呈L型设置。竖直板与连接铜板相似,贴合首尾两组电容器芯子10的侧面,水平板位于薄膜电容器的顶部,引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高极壳绝缘及机械强度的薄膜电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组电容器芯子、引出电极、连接铜排、引出铜排、树脂外壳;同一组所述电容器芯子两侧设置有所述连接铜排或所述引出铜排,所述引出电极与所述引出铜排电连接,所述树脂外壳包裹于所述电容器芯子、连接铜排及引出铜排的外侧;所述引出电极朝所述树脂外壳外侧伸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高极壳绝缘及机械强度的薄膜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器芯子设有至少两组,至少两组所述电容器芯子并排设置;相邻两组所述电容器芯子通过所述连接铜排电连接;所述引出铜排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引出铜排位于首尾两组所述电容器芯子的两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高极壳绝缘及机械强度的薄膜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引出铜排上设置有两个所述引出电极。4.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岑沛峰方立龙王坤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意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