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胎硫化用模具及轮胎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20645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9 17:12
提供能够长期地避免在轮胎产生橡胶缺损的不良情况并且能够确保良好的轮胎性能的轮胎硫化用模具及使用该模具的轮胎的制造方法。使胎面成形面(3)的槽成形部(4)的表面粗糙度Ra小于陆部成形部(5)的表面粗糙度Ra,在槽成形部(4)中,使至少包含主槽成形部(4a)的范围的表面粗糙度Ra为0.12μm以下且最小,使陆部成形部(5)的表面粗糙度Ra为3.2μm以上,使用该轮胎硫化用模具(1)制造生胎(TG),在对胎面成形面(3)进行清洗时,向胎面成形面(3)照射激光(L)来去除附着于胎面成形面(3)的污垢(X)。光(L)来去除附着于胎面成形面(3)的污垢(X)。光(L)来去除附着于胎面成形面(3)的污垢(X)。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轮胎硫化用模具及轮胎的制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轮胎硫化用模具及轮胎的制造方法,更详细而言,涉及能够长期地避免在轮胎产生橡胶缺损的不良情况并且能够确保良好的轮胎性能的轮胎硫化用模具及使用该轮胎硫化用模具的轮胎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轮胎硫化用模具的成形面上,每当进行硫化时会附着有微少的源自橡胶成分、配合剂的污垢。由于模具的反复使用,该污垢逐渐累积,因此,如果直接放置污垢不管,则会对硫化后的轮胎的品质产生不良影响。因此,需要适当地对成形面进行清洗而去除污垢。作为清洗模具的方法,已知有喷丸清洗方法、等离子体清洗方法、激光清洗方法等。
[0003]在喷丸清洗方法中,成形面容易损伤,因此,为了防止由清洗带来的成形面的损伤,优选利用产生的等离子体使污垢发生化学反应而去除的等离子体清洗方法、或向成形面照射激光并利用该冲击波去除污垢的激光清洗方法。但是,等离子体清洗方法在单位时间能够清洗的面积小且维护作业也需要时间,因此若考虑效率性,则更优选激光清洗方法。
[0004]然而,当使用利用激光进行清洗后的模具进行硫化时,存在如下问题:在将硫化橡胶脱模后硫化橡胶附着残留于模具的胎面成形面,制造出的轮胎产生橡胶缺损(参照专利文献1)。针对该问题,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以使成形面成为期望的凹凸状态的方式照射激光的方案。但是,确认是否使成形面成为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的期望的凹凸状态(相邻的2个凸部分之间的平均间隔为4.7μm以下)本身是困难的。
[0005]现有技术文献
[0006]专利文献
[0007]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

3470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8]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
[0009]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长期地避免在轮胎产生橡胶缺损的不良情况并且能够确保良好的轮胎性能的轮胎硫化用模具及使用该轮胎硫化用模具的轮胎的制造方法。
[0010]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0011]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轮胎硫化用模具具备胎面成形面,该胎面成形面具有槽成形部和陆部成形部,所述轮胎硫化用模具的特征在于,所述槽成形部的表面粗糙度Ra小于所述陆部成形部的表面粗糙度Ra,在所述槽成形部中,至少包含主槽成形部的范围的表面粗糙度Ra为0.12μm以下且最小,所述陆部成形部的表面粗糙度Ra为3.2μm以上。
[0012]本专利技术的轮胎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使用上述的轮胎硫化用模具对生胎进行硫化。
[0013]专利技术效果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通过使槽成形部的表面粗糙度Ra比陆部成形部的表面粗糙度Ra小,
在槽成形部中,使至少包含主槽成形部的范围的表面粗糙度Ra为0.12μm以下且最小,从而在对生胎进行硫化后,容易牢固地密合的主槽成形部与硫化橡胶的脱模变得顺畅。伴随于此,能够避免如下不良情况:硫化橡胶附着残留于胎面成形面而在轮胎产生橡胶缺损。并且,通过这样减小主槽成形部的表面粗糙度Ra,从而在胎面成形面的清洗时,即使照射激光,也能够抑制在该照射范围产生超微细的突起。因此,不仅在模具为新品时,而且即使在反复使用而进行清洗之后,主槽成形部与硫化橡胶的脱模也变得顺畅,能够避免在轮胎产生橡胶缺损的不良情况。
[0015]另外,通过使陆部成形部的表面粗糙度Ra为3.2μm以上,从而能够避免制造出的轮胎的胎面陆部过度地平滑。伴随于此,轮胎的冰上行驶性能等不会降低而能够确保良好的轮胎性能。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以剖视例示轮胎硫化用模具的一部分的说明图。
[0017]图2是以平面视例示轮胎硫化用模具的说明图。
[0018]图3是以平面视例示图1的胎面成形面的说明图。
[0019]图4是以剖视例示制造出的轮胎的一部分的说明图。
[0020]图5是以主视例示图4的轮胎(胎面)的说明图。
[0021]图6是以剖视例示将模具闭模而对生胎进行着硫化的硫化装置的左半部分的说明图。
[0022]图7是以剖视例示将使模具开模并使硫化后的轮胎脱模了的状态的硫化装置的左半部分的说明图。
[0023]图8是以平面视例示模具的清洗装置的说明图。
[0024]图9是以侧视例示清洗扇形模具的状态的说明图。
[0025]图10是以主视例示清洗扇形模具的状态的说明图。
[0026]图11是以主视例示向由照射范围及其周边范围和罩包围的空间填充惰性气体并进行清洗的状态的说明图。
[0027]图12是以平面视例示图11的罩和扇形模具的说明图。
[0028]图13是以剖视例示利用别的清洗装置清洗扇形模具的状态的说明图。
[0029]图14是以平面视例示图13的罩的内部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基于附图所示的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硫化用模具及轮胎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0031]图1~图3所例示的本专利技术的轮胎硫化用模具1(以下,称为模具1)具备具有胎面成形面3的扇形模具1A、和具有胎侧成形面6的胎侧模具1B。通过组装多个圆弧状的扇形模具1A而成为圆筒状。2个圆环状的胎侧模具1B组装于组装成圆筒状的扇形模具1A的两端。图中记载的C箭头、R箭头、W箭头的方向分别表示配置在模具1中并被硫化的生胎的周向、半径方向、宽度方向。
[0032]胎面成形面3具有凸状的槽成形部4、和陆部成形部5。槽成形部4具有主槽成形部4a及副槽成形部4b。在本实施方式中,槽成形部4还具有刀槽花纹成形部4c。刀槽花纹成形
部4c不是必需的。
[0033]主槽成形部4a、副槽成形部4b、陆部成形部5是与模具1的母材一体地铸造而成的,刀槽花纹成形部4c与模具1的母材分体地安装于胎面成形面3。模具1的母材的材质主要是铝,刀槽花纹成形部4c的材质是钢等。刀槽花纹成形部4c的厚度为0.4mm以上且1.2mm以下程度。
[0034]生胎TG的外表面被按压于模具1的成形面2(胎面成形面3及胎侧成形面6)。由此,生胎TG如图4、图5所例示的那样成为以成形面2的形状被转印的方式成形为预定形状的轮胎T。
[0035]即,利用胎面成形面3、胎侧成形面6分别对轮胎T的胎面TR、胎侧TS进行硫化成形。此外,在该图中,在胎面TR中还包括轮胎胎肩。在胎面成形面3中,利用主槽成形部4a、副槽成形部4b、刀槽花纹成形部4c分别对轮胎T的主槽Tgm、副槽Tgs、刀槽花纹Tgp进行硫化成形,利用陆部成形部5对轮胎T的陆部Th进行硫化成形。
[0036]主槽Tgm是指具有JATMA所规定的磨损指示器的显示义务的槽,一般是具有槽宽5.0mm以上且槽深6.5mm以上的槽。主槽Tgm不仅在轮胎周向上延伸,而且有时会在轮胎宽度方向上延伸,有时也会在相对于轮胎宽度方向倾斜的方向上延伸。副槽Tgs是槽宽比主槽Tgm的槽宽小、以及/或者、槽深比主槽Tgm的槽深小的槽(但是除了刀槽花纹Tgp以外)。
[0037]在本专利技术中,对成形面2的表面粗糙度Ra下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轮胎硫化用模具,所述轮胎硫化用模具具备胎面成形面,该胎面成形面具有槽成形部和陆部成形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槽成形部的表面粗糙度Ra小于所述陆部成形部的表面粗糙度Ra,在所述槽成形部中,至少包含主槽成形部的范围的表面粗糙度Ra为0.12μm以下且最小,所述陆部成形部的表面粗糙度Ra为3.2μm以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硫化用模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槽成形部中,除了刀槽花纹成形部以外的全部范围的表面粗糙度Ra为0.12μm以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硫化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槽成形部的全部范围的表面粗糙度Ra为0.12μm以下。4.一种轮胎的制造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北原翼松本芳晃永岛未佳辻三雄和泉善范串田伦子三好刚一郎
申请(专利权)人: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