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起重臂进行车辆升降的立体停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20595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9 17: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起重臂进行车辆升降的立体停车装置,包括停车坪,所述停车坪上固定连接有框在停车坪上端面两侧的车位吊篮;所述车位吊篮在停车坪的顶侧中部转动连接有起重臂,起重臂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竖向框架最顶侧的横向架体;所述竖向框架在位于起重臂连接处下侧的横向架体设置有倾斜向上的液压装置,液压装置的伸缩端与起重臂固定连接,竖向框架的中部固定设置有朝向停车坪延伸的横向框架;所述横向框架上端面对称的设置有棱锥状的固定桩,固定桩用于与停车坪底端的凹陷对准定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能够停放于室外使用,便于维护,造价较低,对停放场地要求较低的立体停车装置。较低的立体停车装置。较低的立体停车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起重臂进行车辆升降的立体停车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立体停车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利用起重臂进行车辆升降的立体停车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私家车逐渐普及化,停车难成为了一个社会难题,土地与人口之间的矛盾已充分凸显,正因如此公众对立体停车系统的需求也大幅提升。
[0003]中国专利申请CN112878761A公开了一种停车平台自旋转的立体停车系统,该专利公开的技术存在如下两个问题:(1)不便于维护,任何暴露于室外的钢结构设备都需要考虑防腐、防晒、防风沙等问题,需建设相应的配套设施保护其使用。当该装置损坏时,很有可能其上方还存放有车辆,此时设备处于受力状态。(2)机械结构复杂,其机械结构中包含一组液压装置,两组链条传送装置,一组自旋装置,还有其他复杂的零部件,其中任何一个部件的损坏都会造成该停车位损坏并无法使用。复杂的机械结构较难保证使用的稳固性,而且其装置下方应与地面形成稳固的连接结构才能是装置稳固,因此对下方的停车场做法要求较高,也变相增加了造价。因此,现亟需一种能够停放于室外使用,便于维护,造价较低,对停放场地要求较低的立体停车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旨在提供一种能够停放于室外使用,便于维护,造价较低,对停放场地要求较低的立体停车装置。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0006]一种利用起重臂进行车辆升降的立体停车装置,包括停车坪,所述停车坪上固定连接有框在停车坪上端面两侧的车位吊篮;所述车位吊篮在停车坪的顶侧中部转动连接有起重臂,起重臂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竖向框架最顶侧的横向架体;所述竖向框架在位于起重臂连接处下侧的横向架体设置有倾斜向上的液压装置,液压装置的伸缩端与起重臂固定连接,竖向框架的中部固定设置有朝向停车坪延伸的横向框架;所述横向框架上端面对称的设置有棱锥状的固定桩,固定桩用于与停车坪底端的凹陷对准定位,所述横向框架和竖向框架的底端均设置有支柱,所述横向框架和竖向框架的底端均通过竖直的支柱支撑至高于车辆;所述支柱上设置有用于控制起重臂和液压装置启停的停车按钮。
[0007]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桩设置在起重臂收缩至最短长度后停车坪所在位置的正下方。
[0008]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09]1、本技术机械构造简单,其中仅有起重臂和液压装置两个部件为机械结构,而且能够统一由同一控制系统连接控制,不需要搭配复杂的变配电系统,通过停车按钮即可选择启动和关闭。采用单臂单车的停放模式,单个车辆的停放时间不受其他车量存取车时间影响,而且与在地坪存放的车辆存取时基本无冲突,即使横向框架上已存放车辆,横向
框架下的地坪处停放车辆仍可无障碍存取,下层地坪处已停放车辆,立体停车装置已存放车辆也可自由存取。
[0010]2、竖向框架、横向框架和车位吊篮均为框架形式,造价低廉易于建造,在室外使用中也不易损坏,而且本技术无论在停车状态或者存车状态设备均处于泄压状态,可直接对其进行维修,解决了车辆停放状态时不能维修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在停放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技术在启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3为本技术在车辆存放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0014]附图标记:
[0015]1‑
竖向框架,2

横向框架,3

起重臂,4

液压装置,5

车位吊篮, 6

固定桩,7

停车按钮,8

停车坪,9

支柱。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0017]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利用起重臂进行车辆升降的立体停车装置,包括停车坪8,所述停车坪8上固定连接有框在停车坪8上端面两侧的车位吊篮5;所述车位吊篮5在停车坪8的顶侧中部转动连接有起重臂3,起重臂3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竖向框架1最顶侧的横向架体;所述竖向框架1在位于起重臂3连接处下侧的横向架体设置有倾斜向上的液压装置4,液压装置4的伸缩端与起重臂3固定连接,竖向框架1的中部固定设置有朝向停车坪8延伸的横向框架2;所述横向框架2上端面对称的设置有棱锥状的固定桩6,固定桩6用于与停车坪8底端的凹陷对准定位;所述支柱9上设置有用于控制起重臂 3和液压装置4启停的停车按钮7。
[0018]其中,所述横向框架2和竖向框架1的底端均设置有支柱9,所述横向框架2和竖向框架1的底端均通过竖直的支柱9支撑至高于车辆。支柱9能够减少横向框架2和竖向框架1的占地面积,并且高于车辆的支柱9能让框架底部形成停车位置,提高空间利用率。
[0019]本技术可搭建在室外,竖向框架1和横向框架2可由钢结构或混凝土结构构成,车位吊篮5与起重臂3之间采用钢制轴承连接,均可保持稳定位移,停车按钮7同步配套电路控制系统配合使用。停车装置主要有两种状态,第一种状态为将车位吊篮5放置于地坪时的停放状态,第二种状态为将车位吊篮5放置于横向框架2之上的车辆存放状态。
[0020]如图1所示,为立体停车装置的停放状态,横向框架2上侧未停放车辆。驾驶员将车辆驶入车位吊篮5内并停车在停车坪8的居中位置,待停稳熄火后,拉紧手刹,下车摁下停车按钮7中设置的开启按钮,启动起重臂3和液压装置4。
[0021]如图2所示,起重臂3和液压装置4会由同一控制系统控制启动,首先液压装置4会将起重臂3撑高至液压装置4可伸长的最大高度。
[0022]如图3所示,到达最大高度后的起重臂3开始自动收缩长度,待起重臂3收缩到最短长度后,液压装置4泄压,停车坪8底部的凹陷与棱锥状的固定桩6相定位对接。所述固定桩6设置在起重臂3收缩至最短长度后停车坪8所在位置的正下方,固定桩6的位置能够在起重臂3处于完全收缩状态下后,刚好让停车坪8位于固定桩6上方,便于了固定桩6与停车坪8底
部凹陷的对接,消除了控制系统对起重臂3伸缩长度的控制要求,降低运行成本。
[0023]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起重臂进行车辆升降的立体停车装置,包括停车坪,其特征在于:所述停车坪上固定连接有框在停车坪上端面两侧的车位吊篮;所述车位吊篮在停车坪的顶侧中部转动连接有起重臂,起重臂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竖向框架最顶侧的横向架体;所述竖向框架在位于起重臂连接处下侧的横向架体设置有倾斜向上的液压装置,液压装置的伸缩端与起重臂固定连接,竖向框架的中部固定设置有朝向停车坪延伸的横向框架;所述横向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天雨何震贾慧徐英捷林辉王任飞王磊郑蔚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