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干湿分离的隧道除尘组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264767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21
本技术属于隧道通风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干湿分离的隧道除尘组合装置,其具有节能减排和干湿分离特征,解决了隧道现有除尘装置存在的水资源浪费、封闭性低、安全性差等问题。本技术设置有双重沉淀过滤水箱来高效转化隧道废水为“净水”,不仅为喷淋除尘提供清洁水源,还能实现隧道污水减排的目的;同时优化喷淋断面分区,实现干湿分离,不仅便于人员、车辆、设备及各种管线的通过,还能提供良好密封效果,保持衬砌结构的干净整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隧道通风设备,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具有节能减排和干湿分离特征的隧道除尘组合装置。


技术介绍

1、当前隧道开挖和支护大多采用钻爆法和锚喷法,会产生大量尘土及悬浮颗粒,容易对隧道内的卫生和安全产生严重威胁。因此通常采用机械通风的方式提高洞内空气质量,机械通风最常用的方法是通过风机和通风软管将洞外空气送入洞内掌子面处,洞内污尘空气与新鲜空气混合通过洞身逐渐排出洞外。这种方式的缺点在于空气烟尘会通过整个隧道,不仅使整个隧道烟尘浓度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也会污染已完成的衬砌内表面,因此需要一些辅助措施来降低隧道烟尘。

2、当前较为普遍的方式是采用一些水幕喷淋装置(喷淋车)将洞内空气烟尘过滤。但是目前这些水幕装置、喷淋车所需水量较大,使用期间会浪费大量水资源;并且这些装置功能单一,未考虑人员及设备进出和通风配电等设备的淋水安全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隧道现有除尘喷淋装置存在的高耗水量、封闭性低和安全性差等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干湿分离的隧道除尘组合装置;一方面将隧道横断面设计为双层喷淋区和非喷淋区两个区域,双层喷淋区可净化污尘空气,可通行大型车辆,非喷淋区可通过人员、各种电线管道和通风软管;实现干湿分离,具有良好分隔效果;另一方面设置有双重沉淀过滤水箱来高效转化隧道废水为“净水”,不仅为喷淋除尘提供清洁水源,还能实现隧道污水减排的目的。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干湿分离的隧道除尘组合装置,其喷淋断面由双层喷淋区和非喷淋区构成,所述双层喷淋区的喷淋用水来源由供水部分提供;

4、所述双层喷淋区在开启的状态下能够供车辆通过;所述双层喷淋区包括两组平行设置的环向供水管,每组环向供水管包括环形区段和竖直区段,其中环形区段沿隧道内壁环向设置、竖直区段作为所述双层喷淋区和所述非喷淋区的分界线竖向设置;两组所述环向供水管之间设置有多个连接杆,多个所述连接杆间隔布置;每组所述环向供水管设置有多个喷淋头,多个所述喷淋头间隔布置;

5、所述非喷淋区能够供行人、设备、线缆、风管通过;所述非喷淋区通过所述环向供水管的竖直区段与环向固定管相接形成稳定的骨架,所述环向固定管沿隧道内壁环向设置;所述述非喷淋区分为上部区域和下部区域,所述上部区域和所述下部区域由横向固定管分隔;所述上部区域的中部设置通风软管护筒,并且除所述通风软管护筒以外的其余空间布设防尘布进行隔离;所述下部区域设置有通行门帘,用于供行人、设备、线缆通过;

6、所述供水部分包括双重沉淀过滤水箱,所述双重沉淀过滤水箱的入口连接有输水管、排泥出口连接有排泥管,所述双重沉淀过滤水箱的净水出口通过纵向供水管和加压装置与所述环向供水管连接。

7、进一步地,所述双重沉淀过滤水箱由其入口到净水出口方向依次包括进水区、一级过滤区、过渡区、二级过滤区和清水存储区,所述进水区、所述一级过滤区、所述过渡区、所述二级过滤区下方设置有积泥区并与所述积泥区形成隔离,所述积泥区最低端设置所述排泥出口。

8、更进一步地,所述进水区设置有过滤网和缓流平台。

9、更进一步地,所述一级过滤区和二级过滤区均设置有斜流管。

10、更进一步地,所述进水区、所述一级过滤区、所述过渡区、所述二级过滤区分别设置有隔离斜板,用于将沉淀物转送至所述积泥区;所述积泥区底部设置为积泥斜坡,所述积泥斜坡底部设置所述排泥出口。

11、进一步地,所述通风软管护筒通过所述横向固定管支撑固定,并且所述通风软管护筒与所述横向固定管之间通过护筒固定杆连接固定。

12、进一步地,所述喷淋头的喷淋方向均朝向隧道断面中心。

13、进一步地,所述横向固定管两端分别与所述环向固定管与所述环向供水管连接固定。

14、进一步地,所述环向供水管和所述环向固定管与地面相接触的位置有车轮,用于装置整体前后移动。

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6、(一)本技术设有双重沉淀过滤水箱来转化隧道内的地下裂隙水、施工水、喷淋水等,变废为宝,不仅无需另外供给水源,还能减少废水排放,保护环境,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17、(二)本技术将喷淋断面优化为干湿分离的双层喷淋区和非喷淋区,双层喷淋区可供车辆进出,并且无需暂停喷淋除尘;非喷淋区可通过行人、非机动车及小型设备进出,并且可供各种电缆线穿过,不会因溅水、浸水等原因发生意外危险;既便于进出,又提高了安全性。

18、(三)本技术在对断面干湿分离的同时还考虑了隧道施工通风软管的问题,封闭了多余的空间,防止污尘空气的进入,封闭性更强。

19、(四)本技术一方面设置有防水布防止喷淋水对衬砌激溅和冲刷;另一方面干湿分离密闭性高,二次衬砌区段无污尘附着,卫生条件好;能够达到对衬砌更好保护的目的。

20、(五)本技术设有六个移动轮,可根据需要工程进度需要调整位置,减少拆卸频率。

21、(六)本技术能够实现隧道内部分施工工序可在爆破后及时施工,提高施工效率,缩减工期。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干湿分离的隧道除尘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喷淋断面由双层喷淋区和非喷淋区构成,所述双层喷淋区的喷淋用水来源由供水部分提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湿分离的隧道除尘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重沉淀过滤水箱由其入口到净水出口方向依次包括进水区、一级过滤区、过渡区、二级过滤区和清水存储区,所述进水区、所述一级过滤区、所述过渡区、所述二级过滤区下方设置有积泥区并与所述积泥区形成隔离,所述积泥区最低端设置所述排泥出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干湿分离的隧道除尘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区设置有过滤网和缓流平台。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干湿分离的隧道除尘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过滤区和二级过滤区均设置有斜流管。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干湿分离的隧道除尘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区、所述一级过滤区、所述过渡区、所述二级过滤区分别设置有隔离斜板,用于将沉淀物转送至所述积泥区;所述积泥区底部设置为积泥斜坡,所述积泥斜坡底部设置所述排泥出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湿分离的隧道除尘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软管护筒通过所述横向固定管支撑固定,并且所述通风软管护筒与所述横向固定管之间通过护筒固定杆连接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湿分离的隧道除尘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环向供水管和所述连接杆外侧铺设有防水布。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湿分离的隧道除尘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头的喷淋方向均朝向隧道断面中心。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湿分离的隧道除尘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固定管两端分别与所述环向固定管与所述环向供水管连接固定。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湿分离的隧道除尘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向供水管和所述环向固定管与地面相接触的位置有车轮,用于装置整体前后移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干湿分离的隧道除尘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喷淋断面由双层喷淋区和非喷淋区构成,所述双层喷淋区的喷淋用水来源由供水部分提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湿分离的隧道除尘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重沉淀过滤水箱由其入口到净水出口方向依次包括进水区、一级过滤区、过渡区、二级过滤区和清水存储区,所述进水区、所述一级过滤区、所述过渡区、所述二级过滤区下方设置有积泥区并与所述积泥区形成隔离,所述积泥区最低端设置所述排泥出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干湿分离的隧道除尘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区设置有过滤网和缓流平台。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干湿分离的隧道除尘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过滤区和二级过滤区均设置有斜流管。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干湿分离的隧道除尘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区、所述一级过滤区、所述过渡区、所述二级过滤区分别设置有隔离斜板,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志伟王艳宁郑少华乔建刚唐颖刘永恒陶少峰徐锐苏航孙亚飞董刚王文欣戴少雄侯剑龙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