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结构紧凑的电动摩托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20290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9 17: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结构紧凑的电动摩托车,包括车架;前车轮;后车轮;控制器;悬挂系统,包括前悬架及后悬架,所述前车轮通过前悬架联接至车架,所述后车轮通过后悬架联接至车架;电机,所述前车轮或后车轮至少其中之一传动联接至该电机;动力电池,设置在车架上,且该动力电池与所述电机电连接;充电装置,设置在车架上,所述动力电池与该充电装置电连接;所述电动摩托车还设置在车架上的边箱,该边箱包括箱体和与箱体相关联的箱盖,车架上设置有后尾罩和/或中护板,箱体为后尾罩或中护板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让箱体和后尾罩实现一体化设计,让整个车身的结构紧凑。让整个车身的结构紧凑。让整个车身的结构紧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结构紧凑的电动摩托车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一种摩托车。

技术介绍

[0002]电动摩托车是电动车中的一种,其通过存储有电力的电池向电机提供电力,然后再经电机驱动该电动摩托车的后车轮转动,从而实现电动摩托车在路上行驶。
[0003]2009年6月25日发布并在2010年1月1日开始实施了《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通用技术条件》的国家标准(以下简称“电摩标准”)。该项标准将 40kg以上且400kg以下,最高设计车速大于20km/h且不大于50km/h且由电驱动的两轮或三轮车称为轻便电动摩托车或者是电动摩托车,并将电动摩托车或轻便电动摩托车划入到机动车的范畴内。
[0004]电动摩托车最高时速为50km/h以下,在该车速下电动摩托车的振动频率小,对车身强度的要求和动力电池的续航要求小。因此在将电动摩托车的车速提高至 50km/h以上时,电动摩托车行驶时的振动频率增大,对电动摩托车的车身强度和动力电池的蓄电量的要求高。
[0005]为了满足电动摩托车的车速能够达到50km/h以上,需要改进和提高电动摩托车的车身强度及电动摩托车在以最高时速行驶时的安全性和操控性。尤其需要提升车身设计的合理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速在50km/h以上,且在行驶时安全性得以保障的电动摩托车。
[0007]一种结构紧凑的电动摩托车,包括
[0008]车架;
[0009]前车轮;
[0010]后车轮;
[0011]控制器;<br/>[0012]悬挂系统,包括前悬架及后悬架,所述前车轮通过前悬架联接至车架,所述后车轮通过后悬架联接至车架;
[0013]电机,所述前车轮或后车轮至少其中之一传动联接至该电机;
[0014]动力电池,设置在车架上,且该动力电池与所述电机电连接;
[0015]充电装置,设置在车架上,所述动力电池与该充电装置电连接;
[0016]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摩托车还设置在车架上的边箱,该边箱包括箱体和与箱体相关联的箱盖,车架上设置有后尾罩和/或中护板,箱体为后尾罩或中护板的一部分。
[0017]可选的,所述箱体上形成边箱容纳腔,沿着容纳腔的周向壁设有环形凸起,锁合结构设于所述环形凸起上。
[0018]可选的,所述箱盖锁定件上设有边箱定位口,边箱锁定件上还设有与边箱定位口
相连通的边箱定位件开口,边箱定位口与边箱定位件开口组成半圆形的缺口;驱动件带动箱盖定位件从边箱定位件开口进入边箱定位口/从边箱定位口进入边箱定位件开口。
[0019]可选的,所述车架靠近后车轮一侧上设置有与边箱相对应的后保险杠,后保险杠上设置有缓冲结构。
[0020]可选的,所述缓冲结构为设于车架上的橡胶垫。
[0021]可选的,所述动力电池包括蓄电池和蓄电池外壳,蓄电池设置在蓄电池外壳内,且蓄电池外壳与车架连接。
[0022]可选的,所述车架靠近前车轮一侧设置有前保险杠。
[0023]可选的,所述前保险杠为直杆形状,该前保险杠上设置有弹性结构的缓冲件。
[0024]可选的,所述前保险杠包括与车架连接的管体、部分插入至管体内的杆体及设置在管体内的缓冲弹簧,缓冲弹簧一端与杆体相关联。
[0025]可选的,所述车架上设置有电池保险杠,电池保险杠与蓄电池外壳相对应。
[0026]本技术的优点
[0027]本技术通过和中护板以及后尾罩一体设置的尾箱,使得整个车身的结构紧凑。
附图说明
[0028]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图。
[0029]图2为本技术另一种状态的立体图。
[0030]图3为图1无车身覆盖件的立体图。
[0031]图4为图1中车架的立体图。
[0032]图5为图1中车架的另一种状态立体图。
[0033]图6为图1中动力电池的立体图。
[0034]图7为图1中蓄电池的剖视图。
[0035]图8为图1中动力电池水冷散热的立体图。
[0036]图9为图8中部分结构的立体图。
[0037]图10为图1中控制器水冷散热的立体图。
[0038]图11为图10中部分结构的立体图。
[0039]图12为图1中控制器风冷散热的立体图。
[0040]图13为图1中充电装置的立体图。
[0041]图14为图1中充电装置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0042]图15为13中充电装置的剖视图。
[0043]图16为图1中充电接头和挡盖的剖面图。
[0044]图17为图1中充电接头、塞帽和挡盖的剖面图。
[0045]图18为图1中控制器和电机共用水冷的散热立体图。
[0046]图19为图18中水冷装置的立体图。
[0047]图20为图19中部分结构的立体图。
[0048]图21为图1中前保险杠和电池保险杠的立体图。
[0049]图22为图21的爆炸图。
[0050]图23为图1中前保险杠的剖面图。
[0051]图24为图1中脚撑车架的立体图。
[0052]图25为图1中边箱的立体图。
[0053]图26为图1中边箱的剖视图。
[0054]图27为图26中边箱的爆炸图。
[0055]图28为图27中边箱的部分结构爆炸图。
[0056]图29为图1中边箱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57]下面参照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中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在接下来的说明中,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对应基于乘骑者的视角的方向,且将前、后、左、右、上、下的方向的描述为图1中所示的方向。
[0058]图1为示出根据本技术实施方式的动力电池驱动类型的电动摩托车的立体图,且该图1为由后朝前看的立体图。图2为电动摩托车由左下方朝右上方看的立体图。
[0059]如图1

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一种电动摩托车10,包括车架20、前车轮11、后车轮12、鞍座13、仪表盘14、后悬架31、后悬架32、车身覆盖件40、电机50、动力电池60、控制器70、充电装置80、后边箱组件90、制动系统100、前导流罩43及转向系统110等,其中动力电池60、控制器70分别设置在车架 20上。动力电池60向着控制器70和电机50提供电力,控制器70控制电机50 工作,从而电机50带动后车轮12转动。充电装置80设置在车架20上,该充电装置80通过电线与公共电网连接,从而将公共电网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给动力电池60充电。
[0060]如图1

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动力电池60、控制器70及充电装置80 依次沿着车架20的高度方向设置在车架20上,并且充电装置80到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结构紧凑的电动摩托车,包括车架;前车轮;后车轮;控制器;悬挂系统,包括前悬架及后悬架,所述前车轮通过所述前悬架联接至所述车架,所述后车轮通过所述后悬架联接至所述车架;电机,所述前车轮或所述后车轮至少其中之一传动联接至所述电机;动力电池,设置在所述车架上,且所述动力电池与所述电机电连接;充电装置,设置在所述车架上,所述动力电池与所述充电装置电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摩托车还设置在所述车架上的边箱,所述边箱包括箱体和与所述箱体相关联的箱盖,所述车架上设置有后尾罩和/或中护板,所述箱体为所述后尾罩或所述中护板的一部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构紧凑的电动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上形成边箱容纳腔,沿着所述容纳腔的周向壁设有环形凸起,锁合结构设于所述环形凸起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结构紧凑的电动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箱盖锁定件上设有边箱定位口,边箱锁定件上还设有与所述边箱定位口相连通的边箱定位件开口,所述边箱定位口与所述边箱定位件开口组成半圆形的缺口;驱动件带动所述箱盖定位件从所述边箱定位件开口进入所述边箱定位口/从所述边箱定位口进入所述边箱定位件开口。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贤林陈志勇崔永刚廖可龚瑞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春风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