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抗菌七肽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19746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8 16: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五种抗菌七肽及其应用。这五种抗菌七肽的氨基酸序列分别为: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抗菌七肽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
,具体涉及五种抗菌七肽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抗生素的滥用导致了细菌耐药性的产生,从而使细菌感染再一次成为一项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安全问题。
[0003]如今,由耐药菌引起的疾病已经越来越多,更为严重的是,多重耐药菌甚至超级细菌的出现,意味着目前的抗生素治疗体系濒临崩溃。
[0004]为了应对这一问题,急需开发新型抗菌药物用于细菌感染的治疗。
[0005]细菌的耐药性作用主要有4类:
[0006]1、产生灭活酶分解进入细菌内部的抗生素;
[0007]2、改变细菌细胞膜通透性阻止抗生素的进入;
[0008]3、形成外排泵排除抗生素;
[0009]4、改变药物靶点使抗生素失效。
[0010]抗菌肽是一种具有特定氨基酸序列的抗菌生物分子,抗菌肽一般携带正电荷并且具有σ

螺旋或者β折叠等二级结构。
[0011]抗菌肽的正电性使得其更易吸附并聚集于带负电的细菌细胞膜表面,而二级结构则使得抗菌肽可以插入细菌细胞膜的磷脂双分子层并自组装形成孔洞结构杀死细菌。
[0012]所以,抗菌肽的杀菌机理是破坏细菌细胞膜,与上述提到的细菌获得耐药性的4个方面毫无关联,因此抗菌肽不易产生耐药性,并被认为是下一代抗生素的替代物。
[0013]目前,抗菌肽大多包含10

60个氨基酸或以上序列(如公开号为CN 111892646 A、CN 109180794 A的专利技术等)。
[0014]然而,抗菌肽的序列过长一方面容易产生较大的生物毒性,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工业生产成本,这限制了抗菌肽的应用。但是,抗菌肽序列长度缩短容易导致抗菌肽的抗菌活性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15]针对上述技术问题以及本领域存在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五种抗菌七肽,具有强力的杀菌性能,并保证较小的细胞毒性以及溶血性,且实际成本低。
[0016]五种抗菌七肽的氨基酸序列分别为下述之一:
[0017]抗菌肽1:R

I

W

R

W

F

F

NH2(SEQ ID NO:1),
[0018]抗菌肽2:R

I

W

R

W

F

W

NH2(SEQ ID NO:2),
[0019]抗菌肽3:R

I

W

R

W

L

F

NH2(SEQ ID NO:3),
[0020]抗菌肽4:R

W

W

R

F

F

F

NH2(SEQ ID NO:4),
[0021]抗菌肽5:R

W

W

R

W

F

F

NH2(SEQ ID NO:5)。
[0022]上述五种抗菌七肽因其独特的氨基酸序列,可表现出显著的杀菌活性,并且在高
浓度下表现出较低的细胞毒性以及溶血性,能够应用于治疗因细菌引起的肺炎、败血症等疾病的药物中。
[0023]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所述的五种抗菌七肽在制备治疗和/或预防细菌感染的药物中的应用。
[0024]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适用于治疗和/或预防细菌感染的药物,所述药物含有所述的五种抗菌七肽中的至少一种。
[002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五种抗菌七肽具有对细菌的抗/杀菌普适性,其主要作用机理为破坏细菌细胞膜。这五种抗菌七肽的净电荷为正,可以吸附到表面带负电的细菌细胞膜。而当吸附在细胞膜表面的这五种抗菌七肽达到一定浓度时,两亲性的多肽就会插入细胞膜的磷脂层并在其中自组装产生孔洞破坏细菌细胞膜,从而杀死细菌。因此本专利技术五种抗菌七肽具有抗菌广谱性,对多种细菌均具有杀灭作用。
[0026]所述细菌可为革兰氏阳性菌和/或革兰氏阴性菌,具体可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或大肠杆菌等。
[0027]所述治疗和/或预防细菌感染的药物还可包括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和/或辅料。
[0028]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主要优点包括:
[0029]1)本专利技术通过大量研究,发现了上述五种特定序列的抗菌七肽具有强效抗/杀菌活性,能够应用于治疗或者预防因细菌引起的疾病的药物中。
[0030]2)本专利技术的抗菌七肽可人工合成(可采用现有常规技术,如采用固相法合成等),操作方便,肽链短,不论是制备成本还是原料成本、应用成本,都非常低,具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0031]图1为抗菌肽1的HPLC(a)与质谱(b)结果图;
[0032]图2为抗菌肽2的HPLC(a)与质谱(b)结果图;
[0033]图3为抗菌肽3的HPLC(a)与质谱(b)结果图;
[0034]图4为抗菌肽4的HPLC(a)与质谱(b)结果图;
[0035]图5为抗菌肽5的HPLC(a)与质谱(b)结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操作方法,通常按照常规条件,或按照制造厂商所建议的条件。
[0037]实施例1
[0038]抗菌肽1

5的固相合成:
[0039]一、树脂溶胀
[0040]称取取代度为0.4mmol/g的0.6g 2

Chlorotrityl Chloride Resin树脂,将树脂放入反应管中,加二氯甲烷(DCM)(15mL/g),振荡30分钟.
[0041]二、接第一个氨基酸
[0042]通过沙芯抽滤掉溶剂,加入3倍摩尔过量的Fmoc

L

Leu

OH氨基酸,再加入10倍摩
尔过量的二异丙基乙胺(DIEA),最后加入少量二甲基甲酰胺(DMF)溶解,振荡1小时。用DMF和DCM交替清洗6遍。
[0043]三、脱保护
[0044]加15mL 20%哌啶DMF溶液(15mL/g),5分钟,去掉再加15mL 20%哌啶DMF溶液(15mL/g),15分钟。
[0045]四、检测
[0046]抽掉哌啶溶液,取十几粒树脂,用乙醇洗三次,加入茚三酮,KCN,苯酚溶液各一滴,105℃-110℃加热5分钟,变深蓝色为阳性反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抗菌七肽,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七肽的氨基酸序列为下述之一:抗菌肽1:R

I

W

R

W

F

F

NH2,抗菌肽2:R

I

W

R

W

F

W

NH2,抗菌肽3:R

I

W

R

W

L

F

NH2,抗菌肽4:R

W

W

R

F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计剑张鹏黄俊杰薛云帆赵俊博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