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面口金的成型方法、胎面口金及轮胎技术

技术编号:32185588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8 15: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胎面口金的成型方法、胎面口金及轮胎,该成型方法首先确定出胎面部的接地面弧线上的几个影响接地形状的关键点,依据预期的胎面部的接地压力和接地形状设定所述关键点处的胎面部的目标厚度;然后依据设定的所述关键点处的胎面部的目标厚度和胎面部胶料的膨胀收缩比率设计胎面口金半制品;然后采用押出设备加工出胎面口金半制品,利用模压设备对胎面口金半制品进行模压硫化成型出胎面口金。采用该成型方法成型出的轮胎的接地形状更符合预期,从而能提升轮胎的实车性能。从而能提升轮胎的实车性能。从而能提升轮胎的实车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胎面口金的成型方法、胎面口金及轮胎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轮胎
,特别是一种胎面口金的成型方法及由该成型方法成型出的胎面口金。

技术介绍

[0002]轮胎的实车性能与其接地形状息息相关,轮胎滚动方向的接地形状外凸、饱满则实车性能好,轮胎滚动方向的接地形状内凹、缺失则实车性能差。想要得到预期的接地形状,需要胎面尺寸均匀。
[0003]轮胎包括胎面口金,胎面口金包括胎面部和设于胎面部内侧的环带部。胎面部的外表面为接地胎面,胎面上设有花纹沟,根据花纹沟形状不同,轮胎分为直沟花纹轮胎和V型沟花纹轮胎。
[0004]现有的直沟花纹轮胎的接地形状都比较理想,而现有的一些V型沟花纹轮胎的接地形状不理想,导致V型沟花纹轮胎的实车性能不稳定、不能满足预期要求。因而,如何保障V型沟花纹轮胎的接地形状满足预期要求,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胎面口金的成型方法,所述胎面口金包括胎面部和环带部,所述成型方法包括:
[0006]S1、确定出胎面部的接地面弧线上的多个影响接地形状的关键点,依据预期的胎面部的接地压力和接地形状设定所述关键点处的胎面部的目标厚度;
[0007]S2、依据设定的所述关键点处的胎面部的目标厚度和胎面部胶料的膨胀收缩比率设计胎面口金半制品;
[0008]S3、采用押出设备加工出胎面口金半制品,利用模压设备对胎面口金半制品进行模压硫化成型出胎面口金。
[0009]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关键点包括:
[0010]所述接地面弧线的中心点O;
[0011]关于所述中心点O对称的点A和点A

,所述点A和点A

之间的所述接地面弧线的长度占所述接地面弧线总长的50%

60%;
[0012]关于所述中心点O对称的点B和点B

,所述点B和点B

之间的所述接地面弧线的长度占所述接地面弧线总长的70%

80%;
[0013]关于所述中心点O对称的点C和点C

,所述点C和点C

之间的所述接地面弧线的长度占所述接地面弧线总长的85%

100%;
[0014]其中,所述点A、点B和点C位于所述中心点O的同侧。
[0015]在一种实施方式中,S1中,还确定出胎面部的接地面弧线上的几个点为衔接点,所述衔接点位于相邻的所述关键点之间,还依据预期的胎面部的接地压力和接地形状设定所述衔接点处的胎面部的目标厚度;S2中,设计胎面口金半制品时也依据设定的所述衔接点
处的胎面部的目标厚度。
[0016]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衔接点将相邻的所述关键点之间的所述接地面弧线等分成两等份或多等份。
[0017]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成型方法还包括:S4、利用检测设备检测成型出的胎面口金的接地压力和接地形状是否符合预期,若不符合,则调整相应关键点处的胎面部的目标厚度和/或关键点的位置后再次进行S1、S2和S3。
[0018]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胎面口金,由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成型方法成型,所述胎面口金的胎面部的接地面上的V型花纹沟在所述点A和点A

之间沟深不变,记为H,自所述点A和点A

向两侧的接地边缘逐渐变浅。
[0019]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最浅位置的沟深记为H1,H1和H的比值范围为:0.85≤H1/H≤0.95。
[0020]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胎面口金的环带部包括耐隆环带层和至少一层钢丝环带层,所述耐隆环带层紧贴所述胎面部的内侧面布置,所述钢丝环带层紧贴所述耐隆环带层的内侧面布置。
[0021]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最宽的一层所述钢丝环带层的一端端点与所述点C位于轮胎的同一径向线上,最宽的一层所述钢丝环带层的另一端端点与所述点C

位于轮胎的另一径向线上。
[0022]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轮胎,包括胎面口金,所述胎面口金采用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胎面口金。
[0023]本方案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在胎面部的接地面弧线上确定出几个影响接地形状的关键点,对这几个关键点处的胎面部的厚度进行预期设定,依据设定的关键点处的目标厚度和胎面部胶料的膨胀收缩比率设计胎面口金半制品,之后再将设计的胎面口金半制品加工出来后进行模压硫化成型出胎面口金。
[0024]由于胎面口金半制品是依据关键点处的胎面部的目标厚度设计出来的,所以模压硫化后能保障这几个关键点处的胎面部的厚度符合预期,从而能使轮胎的接地形状更符合预期,从而能提升轮胎的实车性能。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胎面口金的成型方法的示意图;
[0026]图2为图1中胎面口金的俯视图;
[0027]图3为胎面口金的沟深变化示意图。
[0028]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0029]10胎面口金;
[0030]101胎面部,1011接地面弧线,1012花纹沟,102环带部,1021耐隆环带层,1022第一层钢丝环带层,1023第二层钢丝环带层20胎面口金半制品。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为了使本
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32]如图1,胎面口金10包括胎面部101和环带部102。胎面部101的接地面在径向截面视角下呈一条弧线,称为接地面弧线1011。环带部102贴合着胎面部101的内侧面设置。
[0033]该胎面口金的成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4]S1、以胎面部101的接地面弧线1011上的多个(两个以上)影响接地形状的点为关键点,并且还可以以胎面部101的接地面弧线1011上的几个点为衔接点,衔接点位于相邻的关键点之间,依据预期的胎面部101的接地压力和接地形状设定关键点以及衔接点处的胎面部101的目标厚度。
[0035]S2、依据设定的关键点处以及衔接点处的胎面部101的目标厚度和胎面部101胶料的膨胀收缩比率设计胎面口金半制品20。
[0036]具体的,依据设定的关键点处以及衔接点处的胎面部101的目标厚度和胎面部101胶料的膨胀收缩比率计算出胎面口金半制品20的相应位置的厚度,胎面口金半制品20的内侧面为平面,根据计算出的厚度可确定胎面口金半制品20的外侧面上的多个点的位置,从而能确定出胎面口金半制品20的外侧面的形状。
[0037]S3、采用押出设备加工出胎面口金半制品20,利用模压设备对胎面口金半制品20进行模压硫化成型出胎面口金10。押出过程和模压硫化过程为本领域熟知的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0038]S4、利用检测设备检测成型出的胎面口金10的接地形状是否符合预期,若判定不符合,则调整关键点处的胎面部101的目标厚度和/或关键点的位置后再次进行S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胎面口金的成型方法,所述胎面口金(10)包括胎面部(101)和环带部(102),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方法包括:S1、确定出胎面部(101)的接地面弧线(1011)上的多个影响接地形状的关键点,依据预期的胎面部(101)的接地压力和接地形状设定所述关键点处的胎面部(101)的目标厚度;S2、依据设定的所述关键点处的胎面部(101)的目标厚度和胎面部(101)胶料的膨胀收缩比率设计胎面口金半制品(20);S3、采用押出设备加工出胎面口金半制品(20),利用模压设备对胎面口金半制品(20)进行模压硫化成型出胎面口金(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胎面口金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关键点包括:所述接地面弧线(1011)的中心点O;关于所述中心点O对称的点A和点A

,所述点A和点A

之间的所述接地面弧线(1011)的长度占所述接地面弧线(1011)总长的50%

60%;关于所述中心点O对称的点B和点B

,所述点B和点B

之间的所述接地面弧线(1011)的长度占所述接地面弧线(1011)总长的70%

80%;关于所述中心点O对称的点C和点C

,所述点C和点C

之间的所述接地面弧线(1011)的长度占所述接地面弧线(1011)总长的85%

100%;其中,所述点A、点B和点C位于所述中心点O的同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胎面口金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还确定出胎面部(101)的接地面弧线(1011)上的几个点为衔接点,所述衔接点位于相邻的所述关键点之间,还依据预期的胎面部(101)的接地压力和接地形状设定所述衔接点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育仁方晓云陶巍陆扬
申请(专利权)人:正新橡胶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