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16512 阅读:1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有机EL器件(41)有多个能单独寻址的EL元件(51A至51F),并包括有多个第1电极(43A至43C)构成图形的第1电极层和有多个第2电极(26A至26D)的第2电极层。第1和第2电极层之间设有视需要构成图形的EL层(25)。第1电极层和有机EL层(25)之间设置有多个电荷输送面积(24A至24F)的有机电荷输送层。而浮雕图形(27)沿相邻各第1电极和其之间延伸,浮雕图形沿相邻各第1电极分隔开电荷输送面积,使经电荷输送层的相邻第1电极间的电路断开。该EL器件的漏电流小,并容易制造。(*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有多个能独立寻址的电致发光元件的。通常,有机电致发光(EL)器件包括至少一个空穴注入电极(阳极),电子注入电极(阴极),和夹在两个电极之间的含有机EL材料的EL层。如果给电极加合适的电压,则从电极注入空穴和电子。空穴和电子在有机EL层中重新结合而发射光子,即发光。用不同的有机EL材料能改变发射光的颜色。有机EL器件能用作光源,特别是以大表面积的EL器件用作光源。包括许多能独立寻址的电致发光元件(以下叫做象素)的有机EL器件特别适合作显示器,例如黑白(单色)显示器或彩色(多色)显示器、背面照明、静止图像显示器、分段显示器、或有源/无源型矩阵显示器。国际专利申请WO 99/21936中公开的有机EL器件包括淀积在空穴注入电极和Ca电子注入电极之间的聚合物EL层。为了有利于空穴注入和输送,铟锡氧化物(ITO)空穴注入电极,以旋涂法淀积的聚-3,4-亚乙基二氧基噻吩的空穴注入/输送层来提供。或者聚-苯胺(PANI)也可使用。本专利技术中用的术语“电荷注入层”,“电荷输送层”和“电荷注入/输送层”,其中的电荷是指空穴和/或电子,能相互替换使用。为了改进现有的EL器件,通过设置构图的电极层,以制成包括多个能独立寻址的EL元件的EL器件,但是,结果不能令人满意。当器件用恒定电流驱动时,发现单个象素的亮度与通过寻址许多象素要显示的图像有关。特别是发现由单个寻址象素发射的光亮度与也被寻址的相邻EL元件的数量成反比。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致发光器件,该电致发光(EL)器件包括多个无上述缺点的能独立寻址的电致发光元件。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EL器件,其中,每个EL象素能独立寻址,它的发射亮度与其相邻的象素寻址与否无关。这就是说,即使具体在制造EL器件时,至少一层电荷输送层是用旋涂法之类的湿涂法用溶液制成的也如此。而且,EL器件的结构使其能用简单而成本低的方法制造。按本专利技术,用包括多个能单独寻址的电致发光元件组成有机电致发光器件,能达到这些目的和其它目的,所述EL器件包括—包括多个第1电极构成图形的第1电极层;—第2电极层;—夹在所述第1和第2电极层之间的视需要构成图形的有机电致发光层;—有机电荷输送层,它有相互分隔开的电荷输送面积,且设于电致发光层和第1电极层之间;和—浮雕图形,沿相邻各第1电极分隔开所述电荷输送面积。按本专利技术的EL器件,每个EL象素都能单独寻址,当用恒定电流驱动时,象素的发射光亮度基本上与它周围的任何象素是否寻址无关。具体情况是,如果用旋涂法之类的湿涂工艺由溶液制造有机电荷输送层,则能达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特征是用浮雕图形。允许用既简单成本又低的湿涂法(非选择性的)对电荷输送层构图。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基于这样的观点,EL器件的改善包括构成图形的电极层,电荷输送层设置连续的膜层。连续层位于紧邻第1电极层的地方,连接不同象素的第1电极。如果寻址特定象素,漏电流经连续电荷输送层流进寻址象素周围的任何未寻址的象素。反之,当其第1电极在相同电位时,没有这种漏电流在周围寻址象素之间流动。设置浮置电极的情况下,漏电流使寻址象素周围的未寻址的EL元件错误地也发光。为了能基本上抑制漏电流,置于EL层和第1电极层之间的电荷输送面积,沿相邻各第1电极相互分开。相互分开的这些面积之间不会有电流流动。此外,本专利技术基于这样的发现,为了用既简单又成本低的方式进行电荷输送,因此EL器件包括上述电荷输送层,该EL器件设有浮雕图形,所述浮雕图形沿相邻各第1电极及其之间延伸。令人惊奇的是,用浮雕图形可以用旋涂法之类的湿涂工艺,制成所述的构成图形的电荷输送层。从该非选择性涂布法看出,若浮雕图形有适当高度和宽度,使最初漫泛在衬底整个表面上的含有电荷输送层材料或其前体材料的湿膜破裂成沿浮雕图形及沿浮雕图形之间延伸的相互隔开的流体面积,因此,在浮雕图形顶上不会留有电荷输送材料。之后,流体面积转化成沿相邻各第1电极分开的电荷输送面积。而且,由于沿相邻各第1电极分开,所以该电荷输送面积的设置要使共用第2电极的第1电极被不同电荷输送面积覆盖,这在浮置电极设置中是很重要的。EP-A-0880303中公开的EL器件包括多个单独能寻址的有电荷输送层和堤埂形浮雕图形的元件。设置堤埂的目的是防止含发光层材料的溶液用喷墨打印方式涂覆时喷洒到不需要的面积中去。因此,该专利的目的和本专利技术中所用浮雕图形的目的截然不同,本专利技术中用浮雕图形的是为有助于设置沿相邻各第1电极分隔开的电荷输送层。而且,EP-A-0880303中公开的电荷输送层是按完全不同的方式构图。EP-A-0880303中没有公开设在电致发光(EL)层和第1电极层之间的沿相邻各第1电极分开的,有多个相互隔开的电荷输送面积的有机电荷输送层。而且,本专利技术能制成的电荷输送层比EP-A-0880303中公开的电荷输送层薄,典型厚度比浮雕图形高度小10%,这样,本专利技术公开的电荷输送层不只是节约电荷输送材料,而且还允许用吸光电荷输送材料,如PANI和PEDOT。本专利技术的有机EL器件包括多个单独能寻址的EL元件(象素)。每个EL元件有能发光的面积。发光面积是EL层的一部分。象素的发光面积由第1电极、第2电极、电荷输送面积和有机EL层的重叠面积限定。EL器件可以是有源或无源型的分段式或矩阵式显示器件。如果要求构成图形,则多个第1电极设置成第1电极层的形式。同样的,第2电极设置成视需要构成图形的第2电极层。第2电极层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公用电极。所述公用电极是用作一个以上EL元件的第2电极的电极。(多色)分段式显示器中,通常,第2电极层包括公用电极,第1电极层也可包括公用电极。有源型EL元件的矩阵显示器用薄膜晶体管等方式驱动。通常,有源矩阵器件包括公用电极,第1电极能单独寻址。无源型矩阵显示器中,EL元件的第1和第2电极分别形成相互垂直交叉的多行和多列电极,各行电极和各列电极是公用电极。任何地方的行电极和列电极都相互垂直交叉,形成EL元件。第1电极层可以是电子注入电极,第2电极层是空穴注入电极。或者,第1电极层是空穴注入电极,第2电极层是电子注入电极。电子注入电极适合用低功函数的金属(合金)制成,如Yb,Ca,Mg∶Ag,Li∶Al,Ba,或者不同金属层形成的层压膜,如Ba/Al或Ba/Ag电极。空穴注入电极适合用高功函数金属(合金)制成,如Au,Pt,Ag。最好用较透明的空穴注入电极材料,如铟锡氧化物(ITO)。导电聚合物,如聚苯胺(PANI)和聚-3,4-亚乙基二氧噻吩(PEDOT)也适合作透明空穴注入电极材料。PANI层的厚度最好是50至200nm,PEDOT层的膜厚是100至300nm。如果用ITO空穴注入电极,则优选第1电极是空穴注入电极。EL层基本上用有机EL材料制成。本专利技术中,选择EL材料不是关键问题,可用现有的EL材料。合适的材料包括高分子量或低分子量的光致或电致发光材料,荧光或磷光化合物。公知的低分子量的适用材料包括三-8-铝羟基喹啉络合物和香豆素。这些化合物能用真空淀积法淀积。适用的EL聚合物的饱和主链上带有电致发光,荧光侧基,如聚亚乙烯咔唑。优选含有基本上共轭的主链的EL聚合物高分子材料,如聚噻吩,聚亚苯基化合物,聚噻吩亚乙烯,或者更优选聚-对-亚苯基亚乙烯。特别优选聚(烷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有机电致发光(EL)器件,有多个能单独寻址的电致发光元件,所述器件包括:- 构成图形的包括多个第1电极的第1电极层;- 第2电极层;- 设在所述第1和第2电极层之间视需要构成图形的有机电致发光层;- 位于电致发光层和第1电极 层之间有相互隔开的电荷输送面积的有机电荷输送层;和- 沿相邻各第1电极分隔开所述电荷输送面积的浮雕图形。

【技术特征摘要】
EP 1999-11-29 99204018.8;EP 2000-9-15 00203209.21.有机电致发光(EL)器件,有多个能单独寻址的电致发光元件,所述器件包括—构成图形的包括多个第1电极的第1电极层;—第2电极层;—设在所述第1和第2电极层之间视需要构成图形的有机电致发光层;—位于电致发光层和第1电极层之间有相互隔开的电荷输送面积的有机电荷输送层;和—沿相邻各第1电极分隔开所述电荷输送面积的浮雕图形。2.按权利要求1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中,浮雕图形有正斜度截面。3.按权利要求1或2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是,该电致发光器件是无源矩阵型显示器,其中,多个第1电极是多个行电极,第2电极层包括多个能单独寻址的横越行电极和浮雕图形的列电极。4.安装有权利要求1,2或3的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PC渡恩埃维德JH拉梅斯CTHF利登鲍姆JPM德科林格CD罗兰德瑟MHWA范德尔曾
申请(专利权)人:皇家菲利浦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NL[荷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