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械柴油机发动机外壳的压铸成型工艺及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13391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9: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械柴油机发动机外壳的压铸成型工艺及其装置,涉及发动机压铸技术领域。该机械柴油机发动机外壳的压铸成型工艺,包括涂防护层、注塑、压铸和冷却脱模四个步骤,该机械柴油机发动机外壳的压铸成型装置,包括工作架、升降机构、上料机构和移动机构,所述工作架的内侧底部固定安装有压铸台。该机械柴油机发动机外壳的压铸成型装置,一边方便涂抹防粘黏剂,另一边进行压铸处理,结构设计精妙,在涂完防粘黏剂之后,再进行压铸处理,方便使用,不仅能够有效的防止原料残留在压铸槽中,同时不会出现防粘黏剂滴落和浪费的情况,涂抹均匀,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另一方面压铸效果好,便于推广和使用。便于推广和使用。便于推广和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械柴油机发动机外壳的压铸成型工艺及其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发动机压铸
,特别涉及一种机械柴油机发动机外壳的压铸成型工艺及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发动机是一种能够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压铸是一种金属铸造工艺,其特点是利用模具内腔对融化的金属施加高压,而在柴油发动机外壳的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压铸成型装置,如公开号为CN211638254U的专利,其中主要是在压铸板需要更换时,通过转动锁紧螺钉,使固定套松开在限位杆上的固定,使固定板松开对压铸板的固定,这种方式方便压铸板的更换但是存在压铸后原料容易粘黏在压铸槽的内部,不方便生产人员进行脱模处理,同时压铸槽内部容易残留原料,不仅影响下一次使用,同时还影响发动机外壳的生产质量,不便于推广和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机械柴油机发动机外壳的压铸成型工艺及其装置,能够解决压铸后原料容易粘黏在压铸槽的内部,不方便生产人员进行脱模处理,同时压铸槽内部容易残留原料,不仅影响下一次使用,同时还影响发动机外壳的生产质量,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机械柴油机发动机外壳的压铸成型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涂防护层;首先压铸槽进行清理,保证压铸槽内壁干净,然后再使用防粘黏剂涂在压铸槽的内壁,使压铸槽的内壁上均匀涂抹防粘黏剂,防止在脱模时,减少压铸槽残留物,同时延长压铸槽的使用寿命;S2、注塑;将熔融的液状原料注入到S1中压铸槽的内部,使熔融的液状原料完全覆盖在压铸槽的内部;S3、压铸;注塑成型后,然后控制压铸板向下移动,为熔融的液状原料提供稳定的压力,保证压铸的效果,然后保持压铸板不动,直至压铸成型;S4、冷却脱模;然后使用散热风机,利用热传递的原理,对压铸槽进行散热,当熔融的液状原料在压铸槽的内部冷却成型后,然后再控制压铸板向上移动,再将成型的物体与压铸槽分离,完成脱模即可完成该机械柴油机发动机外壳压铸成型。
[0005]一种机械柴油机发动机外壳的压铸成型装置,包括工作架、升降机构、上料机构和移动机构,所述工作架的内侧底部固定安装有压铸台,压铸台的内部开设有两组活动腔体,工作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安装架,工作架的内侧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升降机构包括驱动组件和升降组件,驱动组件设置于工作架的上方,升降组件设置于固定板上,驱动组件与固定组件相配合;所述上料机构设置于工作架上,上料机构与升降机构相连接;
所述移动机构设置于压铸台上,移动机构位于升降机构的下方。
[0006]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电机、螺纹杆、皮带轮和皮带,电机固定安装于安装架的顶部,螺纹杆转动安装于安装架的内侧顶部且螺纹杆的数量为两组,两组螺纹杆上的螺纹为相反设置,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延伸至安装架的内部并与其中一组螺纹杆固定连接,两组螺纹杆的外壁均套设有皮带轮,两组皮带轮上套设有皮带,两组皮带轮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所述升降组件包括滑块、升降块、连接板、连接柱、压铸板、升降板和匀料海绵,固定板的两侧外壁均开设有滑槽,滑块滑动安装于皮带的内部,升降块固定安装于滑块的一侧外壁,螺纹杆的一端延伸至工作架的内部并与升降块螺纹安装,连接板固定安装于升降块的一侧外壁,连接柱固定安装于连接板的底部,连接柱的数量为四组,压铸板固定安装于其中两组连接柱的底端,升降板固定安装于另外两组连接柱的底端,匀料海绵固定安装于升降板的底部,一边方便涂抹防粘黏剂,另一边进行压铸处理,结构设计精妙,在涂完防粘黏剂之后,再进行压铸处理,方便使用,不仅能够有效的防止原料残留在压铸槽中,同时不会出现防粘黏剂滴落和浪费的情况,涂抹均匀,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另一方面压铸效果好,便于推广和使用。
[0007]优选的,所述上料机构包括储液箱、上料泵、输料管和连接管,储液箱固定安装于工作架的顶部,上料泵固定安装于工作架的一侧外壁,上料泵的输入端固定安装于输料管,输料管的一端与储液箱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且与储液箱的内部相通,连接管的一端与上料泵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工作架的一侧外壁开设有开口,连接管的一端延伸至工作架的内部并与升降板的顶部固定连接,升降板的内部开设有出料口,方便添加防粘黏剂,可以精准的添加防粘黏剂的摄取量,防止资源的浪费和保证涂抹效果,无需人力手动添加,增加该发动机外壳的压铸成型装置的自动化程度。
[0008]优选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液压杆、滑动块、移动块和压铸槽,液压杆固定安装于工作架的一侧外壁,压铸台的内部开设有滑动槽,滑动槽位于两组活动腔体之间,滑动块滑动安装于滑动槽的内部,移动块固定安装于滑动块的底部,液压杆的自由端延伸至活动腔体的内部并与移动块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压铸槽固定安装于滑动块顶部,压铸槽活动于活动腔体的内部,移动块活动于另外一组活动腔体的内部,方便对压铸槽进行移动,节约时间,进而增加发动机外壳的压铸成型效率,无需人工手动推动压铸槽移动,节约生产人员的劳动强度,增加了该机械柴油机发动机外壳的压铸成型装置实用性。
[0009]优选的,所述压铸台的一侧外壁固定安装有散热风机,散热风机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输风管,压铸台的内部开设有集风腔,输风管的一端与压铸台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且与集风腔的内部相通,压铸台的内部开设有通风孔,通风孔与集风腔和活动腔体的内部均相通,增加原料成型的散热效率。
[0010]优选的,所述连接管为橡胶软管,防止连接管在运动过程中出现断裂的情况,保证升降板和匀料海绵的正常使用。
[0011]优选的,所述储液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加剂管,加剂管的一端与储液箱的内部相通,方便添加防粘黏剂。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机械柴油机发动机外壳的压铸成型工艺,通过涂防护层、注塑、压铸和冷却脱模四个步骤,在注塑之前,先对压铸槽涂抹防粘黏剂,然后再进压铸处理,不仅可以延长
压铸槽的使用寿命,同时还有效减少原料残留在压铸槽内,方便下次使用,同时保证了压铸成型效果,保证发动机外壳的生产质量。
[0013](2)、该机械柴油机发动机外壳的压铸成型装置,通过电机、螺纹杆、皮带轮、皮带、滑槽、滑块、升降块、连接板、连接柱、压铸板、升降板和匀料海绵的配合使用,一边方便涂抹防粘黏剂,另一边进行压铸处理,结构设计精妙,在涂完防粘黏剂之后,再进行压铸处理,方便使用,不仅能够有效的防止原料残留在压铸槽中,同时不会出现防粘黏剂滴落和浪费的情况,涂抹均匀,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另一方面压铸效果好,便于推广和使用。
[0014](3)、该机械柴油机发动机外壳的压铸成型装置,通过储液箱、上料泵、输料管和连接管的配合使用,方便添加防粘黏剂,可以精准的添加防粘黏剂的摄取量,防止资源的浪费和保证涂抹效果,无需人力手动添加,增加该发动机外壳的压铸成型装置的自动化程度。
[0015](4)、该机械柴油机发动机外壳的压铸成型装置,通过液压杆、滑动槽、滑动块、移动块和压铸槽的配合使用,方便对压铸槽进行移动,节约时间,进而增加发动机外壳的压铸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械柴油机发动机外壳的压铸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涂防护层;首先压铸槽进行清理,保证压铸槽内壁干净,然后再使用防粘黏剂涂在压铸槽的内壁,使压铸槽的内壁上均匀涂抹防粘黏剂,防止在脱模时,减少压铸槽残留物,同时延长压铸槽的使用寿命;S2、注塑;将熔融的液状原料注入到S1中压铸槽的内部,使熔融的液状原料完全覆盖在压铸槽的内部;S3、压铸;注塑成型后,然后控制压铸板向下移动,为熔融的液状原料提供稳定的压力,保证压铸的效果,然后保持压铸板不动,直至压铸成型;S4、冷却脱模;然后使用散热风机,利用热传递的原理,对压铸槽进行散热,当熔融的液状原料在压铸槽的内部冷却成型后,然后再控制压铸板向上移动,再将成型的物体与压铸槽分离,完成脱模即可完成该机械柴油机发动机外壳压铸成型。2.一种机械柴油机发动机外壳的压铸成型装置,包括工作架(1)、升降机构(5)、上料机构(6)和移动机构(7),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架(1)的内侧底部固定安装有压铸台(2),压铸台(2)的内部开设有两组活动腔体(12),工作架(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安装架(3),工作架(1)的内侧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板(4);所述升降机构(5)包括驱动组件和升降组件,驱动组件设置于工作架(1)的上方,升降组件设置于固定板(4)上,驱动组件与固定组件相配合;所述上料机构(6)设置于工作架(1)上,上料机构(6)与升降机构(5)相连接;所述移动机构(7)设置于压铸台(2)上,移动机构(7)位于升降机构(5)的下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机械柴油机发动机外壳的压铸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电机(501)、螺纹杆(502)、皮带轮(503)和皮带(504),电机(501)固定安装于安装架(3)的顶部,螺纹杆(502)转动安装于安装架(3)的内侧顶部且螺纹杆(502)的数量为两组,两组螺纹杆(502)上的螺纹为相反设置,电机(501)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延伸至安装架(3)的内部并与其中一组螺纹杆(502)固定连接,两组螺纹杆(502)的外壁均套设有皮带轮(503),两组皮带轮(503)上套设有皮带(504),两组皮带轮(503)通过皮带(504)传动连接;所述升降组件包括滑块(506)、升降块(507)、连接板(508)、连接柱(509)、压铸板(510)、升降板(511)和匀料海绵(512),固定板(4)的两侧外壁均开设有滑槽(505),滑块(506)滑动安装于皮带(504)的内部,升降块(507)固定安装于滑块(506)的一侧外壁,螺纹杆(502)的一端延伸至工作架(1)的内部并与升降块(507)螺纹安装,连接板(508)固定安装于升降块(5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利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森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