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鲜切莴笋褐变抑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213165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9: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果蔬保鲜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鲜切莴笋褐变抑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鲜切莴笋褐变抑制剂包括以下组分:抗坏血酸、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鲜切莴笋褐变抑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果蔬保鲜
,具体是一种鲜切莴笋褐变抑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莴笋又称莴苣,是一种可以食用的蔬菜,莴笋具有独特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大力发展莴笋食品行业是非常有前景的。
[0003]鲜切食品具有食用方便的特点,且能够尽可能的保持自身的外观品质,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但是鲜切产品易产生褐变,会严重影响果蔬的感官品质;因此在鲜切莴笋时,需要防止鲜切莴笋发生褐变。
[0004]现有技术中,抑制鲜切果蔬发生褐变的方法包括物理法、化学法、生物保鲜和综合保鲜,这些方法都能够实现抑制莴笋发生褐变,但是纵观这些鲜切莴笋的保鲜方法,采用食品保鲜剂对鲜切莴笋进行保鲜的研究是目前所稀缺的;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鲜切莴笋褐变抑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现有的保鲜方法中,稀缺了采用食品保鲜剂对鲜切莴笋进行保鲜的研究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鲜切莴笋褐变抑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6]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鲜切莴笋褐变抑制剂,一种鲜切莴笋褐变抑制剂,其组分分别为抗坏血酸、L

半胱氨酸、异抗坏血酸钠、纳米氧化锌和水,其质量浓度依次分别为:2.0g/L

3.0g/L、1.0g/L

3.0g/L、1.5g/L

2.5g/L、0.02g/L

0.10g/L,溶剂为水。
[0007]优选的,褐变抑制剂组分分别为抗坏血酸、L

半胱氨酸、异抗坏血酸钠、纳米氧化锌和水,其质量浓度依次分别为:2.5g/L、2.0g/L、2.0g/L、0.05g/L,溶剂为水。
[0008]一种如上所述的鲜切莴笋褐变抑制剂的制备方法,制备步骤为:
[0009]S1、制备抗坏血酸溶液:称取适量抗坏血酸用水溶解,得抗坏血酸溶液;
[0010]S2、制备L

半胱氨酸溶液:称取适量L

半胱氨酸于水中溶解,得L

半胱氨酸溶液;
[0011]S3、制备异抗坏血酸钠溶液:称取适量异抗坏血酸钠于水中溶解,得异抗坏血酸钠溶液;
[0012]S4、制备纳米氧化锌溶液:称取适量纳米氧化锌用水溶解,得纳米氧化锌溶液;
[0013]S5、抑制剂的配制:将抗坏血酸溶液、L

半胱氨酸溶液、异抗坏血酸钠溶液、纳米氧化锌溶液按照体积比为1:1:1:1的比例混合,混匀后即得鲜切莴笋褐变抑制剂。
[0014]优选的,具体制备步骤为:
[0015]S1、制备抗坏血酸溶液:称取适量抗坏血酸用水稀释至抗坏血酸的质量浓度为2.5g/L,得抗坏血酸溶液;
[0016]S2、制备L

半胱氨酸溶液:称取适量L

半胱氨酸于水中溶解至L

半胱氨酸的质量浓度为2.0g/L,得L

半胱氨酸溶液;
[0017]S3、制备异抗坏血酸钠溶液:称取适量异抗坏血酸钠于水中溶解至异抗坏血酸钠的质量浓度为2.0g/L,得异抗坏血酸钠溶液;
[0018]S4、制备纳米氧化锌溶液:称取适量纳米氧化锌用水稀释,利用超声波分三次进行超声处理,每次10min(40kHz,120W,30℃),每次超声处理之间利用磁力搅拌器连续搅拌10min,最终得质量浓度为0.05g/L的纳米氧化锌溶液;
[0019]S5、抑制剂的配制:将抗坏血酸溶液、L

半胱氨酸溶液、异抗坏血酸钠溶液、纳米氧化锌溶液按照体积比为1:1:1:1的比例混合,混匀后即得鲜切莴笋褐变抑制剂。
[0020]如上所述的鲜切莴笋褐变抑制剂在抑制鲜切莴笋褐变中的应用。
[0021]优选的,使用方法如下:
[0022]选择新鲜没有腐烂和霉变、大小基本一致的莴笋作为原料,将莴笋洗净削皮,然后手工或机械将莴笋切成厚度为4mm大小均匀的片状,用水漂洗干净,将鲜切的莴笋置于所述鲜切莴笋褐变抑制剂中浸泡使用,浸泡时间为10min;浸泡完成后取出用干净纱布去除表面水分,使用材料为聚乙烯(PE)的一次性密封塑料袋包装(确保每片莴笋之间不接触),放入4℃冰箱中储存。
[002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
[0024]1.本专利技术的抑制剂基于纳米氧化锌的优良性质,用抗坏血酸、L

半胱氨酸、异抗坏血酸钠、纳米氧化锌四种褐变抑制剂组合对鲜切莴笋进行处理,各组分之间的协同增效作用使该抑制剂能够很好地抑制鲜切莴笋褐变,以解决鲜切莴笋易褐变而影响其外观品质的问题。
[0025]2.本专利技术的抑制剂中的纳米氧化锌相对于其他褐变抑制剂具有更好的抑制褐变的效果。
[0026]3.本专利技术的抑制剂中的L—半胱氨酸是一种还原剂,具有防止氧化和褐变的作用。
附图说明
[002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0028]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抗坏血酸溶液浸泡莴笋切片贮藏8天的失重率图;
[0029]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抗坏血酸溶液浸泡莴笋切片贮藏8天的感官评价图;
[0030]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抗坏血酸溶液浸泡莴笋切片贮藏8天的a*图;
[0031]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抗坏血酸溶液浸泡莴笋切片贮藏8天的叶绿素含量图;
[0032]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L

半胱氨酸溶液浸泡莴笋切片贮藏8天的失重率图;
[0033]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L

半胱氨酸溶液浸泡莴笋切片贮藏8天的感官评价图;
[0034]图7为本专利技术中L

半胱氨酸溶液浸泡莴笋切片贮藏8天的a*图;
[0035]图8为本专利技术中L

半胱氨酸溶液浸泡莴笋切片贮藏8天的叶绿素含量图;
[0036]图9为本专利技术中异抗坏血酸钠溶液浸泡莴笋切片贮藏8天的失重率图;
[0037]图10为本专利技术中异抗坏血酸钠溶液浸泡莴笋切片贮藏8天的感官评价图;
[0038]图11为本专利技术中异抗坏血酸钠溶液浸泡莴笋切片贮藏8天的a*图;
[0039]图12为本专利技术中异抗坏血酸钠溶液浸泡莴笋切片贮藏8天的叶绿素含量图;
[0040]图13为本专利技术中纳米氧化锌溶液浸泡莴笋切片贮藏8天的失重率图;
[0041]图14为本专利技术中纳米氧化锌溶液浸泡莴笋切片贮藏8天的感官评价图;
[0042]图15为本专利技术中纳米氧化锌溶液浸泡莴笋切片贮藏8天的a*图;
[0043]图16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鲜切莴笋褐变抑制剂,其特征在于:其组分分别为抗坏血酸、L

半胱氨酸、异抗坏血酸钠、纳米氧化锌和水,其质量浓度依次分别为:2.0g/L

3.0g/L、1.0g/L

3.0g/L、1.5g/L

2.5g/L、0.02g/L

0.10g/L,溶剂为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鲜切莴笋褐变抑制剂,其特征在于:其组分分别为抗坏血酸、L

半胱氨酸、异抗坏血酸钠、纳米氧化锌和水,其质量浓度依次分别为:2.5g/L、2.0g/L、2.0g/L、0.05g/L,溶剂为水。3.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鲜切莴笋褐变抑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步骤为:S1、制备抗坏血酸溶液:称取适量抗坏血酸用水溶解,得抗坏血酸溶液;S2、制备L

半胱氨酸溶液:称取适量L

半胱氨酸于水中溶解,得L

半胱氨酸溶液;S3、制备异抗坏血酸钠溶液:称取适量异抗坏血酸钠于水中溶解,得异抗坏血酸钠溶液;S4、制备纳米氧化锌溶液:称取适量纳米氧化锌用水溶解,得纳米氧化锌溶液;S5、抑制剂的配制:将抗坏血酸溶液、L

半胱氨酸溶液、异抗坏血酸钠溶液、纳米氧化锌溶液按照体积比为1:1:1:1的比例混合,混匀后即得鲜切莴笋褐变抑制剂。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鲜切莴笋褐变抑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制备步骤为:S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顺民徐为雯钟士宏罗丽付院生陈万林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工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