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相关申请本申请是基于日本的专利申请No.2002-128790和No.2002-276184,这里,其整个内容通过参考并入这里。在说明书中,LED芯片(chip)本身被称作为“发光元件”,整个系统包括LED芯片-封装树脂、透镜系统或其他光学系统,被称作“发光二极管”。在上述结构的发光二极管里,假定,如发光元件101是一个蓝光发射元件和一种从蓝光发射元件中吸收蓝光的荧光物质,完成蓝光的波长转换并发射黄光,从蓝光发射元件发出的蓝光和从荧光物质中发射的黄光混合。因此,理论上,从发光二极管的发光面,我们可以看到,理想均匀彩色光从发光二极管发射出来然而,这种发光二极管有一个问题,从发光二极管发光面看,从发光二极管发出光的颜色从某一位置到发光二极管发射观测面的某一位置变化。上面的不好的现象将在下文称为“发射光色彩均匀性不足。”这个问题将归因于下列事实,从发光元件101发出的一部分光在各个方向被发射,恰在发光元件101上面,从发光二极管101的端面或侧面,另一部分光被倾斜的发射,而且,从发光元件101发射后,一部分光在凹形部分的内侧壁被发射,因此,通过荧光物质在一个周期里光被传输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光二极管,包括:一个具有凹形部分的反射镜;一个设置在反射镜的凹形部分内的发光元件;一个光透明层,由第一光透明材料形成,第一光透明材料填满反射镜的凹形部分中的空间,以致于覆盖发光元件;及一个荧光发射层,设置在光透明层上位 于其发光观察表面侧,所述的荧光发射层由不同于第一光透明材料的第二光透明材料形成,所述的第二光透明材料包含荧光物质,所述荧光物质吸收已通过光透明层的光并且发射与吸收的光不同波长的光。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2-4-30 2002-128790;JP 2002-9-20 2002-2761841.一种发光二极管,包括一个具有凹形部分的反射镜;一个设置在反射镜的凹形部分内的发光元件;一个光透明层,由第一光透明材料形成,第一光透明材料填满反射镜的凹形部分中的空间,以致于覆盖发光元件;及一个荧光发射层,设置在光透明层上位于其发光观察表面侧,所述的荧光发射层由不同于第一光透明材料的第二光透明材料形成,所述的第二光透明材料包含荧光物质,所述荧光物质吸收已通过光透明层的光并且发射与吸收的光不同波长的光。2.一种发光二极管,包括一个具有凹形部分的反射镜;一个设置在反射镜的凹形部分内的发光元件;一个第一层,由含荧光物质的光透明材料形成,所述光透明材料填满反射镜凹形部分内的空间,达到设置在反射镜的凹形部分内的发光元件的上表面的水平面;及一个第二层,由含荧光物质的光透明材料形成,第二层设置在第一层上,位于其发光观察表面侧;所述的包含在第一层和第二层内的荧光物质能吸收从发光元件发出的光并且发射与吸收的光不同波长的光,在第二层内的荧光物质的浓度比在第一层内的荧光物质的浓度高。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其中包含在第一层和第二层中的荧光物质的浓度如此分布,即荧光物质的浓度和光路长度相乘获得的数值实质上彼此相等,其中从发光元件发出的光通过所述光路,到达第二层的上表面。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其中第一层的厚度和第二层的厚度满足一个要求,即荧光物质的浓度和光路长度相乘获得的数值实质上彼此相等,其中从发光元件发出的光通过所述光路,到达第二层的上表面。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其中从剖面图观看,第一层上表面以弓形凹入的环形设置在发光元件上表面的边缘和反射镜凹形部分的内壁之间。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其中第一层包含不规则反射光的反射介质。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其中发光元件是倒装片式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桥佑次,福本滋,平野敦雄,甚目邦博,小原邦彦,前田俊秀,北原博实,荒金克学,小屋贤一,山之内好信,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