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表面装饰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11174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8: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表面装饰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表面装饰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表面装饰材料,按质量份计包括以下原料,原料包括无规共聚聚丙烯50~80份、均聚聚丙烯10~30份、TPO 5~20份、聚苯乙烯3~10份、润滑剂0.3~1.5份和稳定剂0.1~0.8份,将两种聚丙烯混合,利用均聚聚丙烯脆性相对较大的性能,增加表面装饰材料的脆性,控制表面装饰材料的撕裂强度不过高;聚苯乙烯与聚丙烯和TPO存在不相容,可降低表面装饰材料的力学性能,该表面装饰材在使用时,无需刀割就可进行断裂分离,提高了该表面装饰材料的使用效率。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表面装饰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备方法简单,工艺稳定,制备得到的表面装饰材料稳定性强,易于推广。易于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表面装饰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表面装饰材料
,尤其涉及一种表面装饰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装饰材料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为室外材料,一部分为室内材料。装饰材料又称装修材料、饰面材料。装饰材料能够提高各类待装饰物的使用功能和美观,保护待装饰物的主体结构,提高其在各种环境因素下的稳定性和耐久性。例如,可以在基材上复合表面装饰材料。在复合过程中,表面装饰材料需要依据基材的形状进行复合成型,使得表面装饰材料很好地贴合复合基材。在复合结束后,需要将复合于基材的表面装饰材料和未复合于基材的表面装饰材料进行断裂分离。申请人发现,为了快速将复合于基材的表面装饰材料和未复合于基材的表面装饰材料进行断裂分离,需要表面装饰材料的撕裂强度在合适范围内。
[0003]因此,如何使得表面装饰材料的撕裂强度在合适范围内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表面装饰材料,原料包括无规共聚聚丙烯、均聚聚丙烯、TPO(热塑性聚烯烃弹性体)、聚苯乙烯、润滑剂和稳定剂,采用两种聚丙烯,无规共聚聚丙烯综合性能好,强度高、刚性大、耐热性能好、尺寸稳定性好、低温韧性极佳(挠曲性好),透明性好,光泽度好;均聚聚丙烯强度较好,但抗冲击、韧性、尺寸稳定性、热稳定性较差;本专利技术将两种聚丙烯混合,利用均聚聚丙烯脆性相对较大的性能,增加表面装饰材料的脆性,控制表面装饰材料的撕裂强度不过高。聚苯乙烯与聚丙烯和TPO存在不相容,混合其中可降低表面装饰材料的力学性能如韧性,使得表面装饰材料的撕裂强度控制在80~110KN/m,该表面装饰材在使用时,无需刀割就可进行断裂分离,提高了该表面装饰材料的使用效率。由于高温下聚丙烯的熔体强度低,随着温度升高,粘度陡降厉害,不利于压延法成型,而TPO与聚丙烯相容性较好,添加TPO可以改善聚丙烯加工性,使其可进行压延成型。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表面装饰材料的制备方法,采用压延成型,制备方法简单,工艺稳定,制备得到的表面装饰材料稳定性强,易于推广。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表面装饰材料,按质量份计,包括以下原料:无规共聚聚丙烯50~80份、均聚聚丙烯10~30份、TPO 5~20份、聚苯乙烯3~10份、润滑剂0.3~1.5份和稳定剂0.1~0.8份;其中,所述无规共聚聚丙烯、所述均聚聚丙烯、所述TPO和所述聚苯乙烯的总质量份为100份;所述无规共聚聚丙烯的熔融指数为1~10g/10min,所述均聚聚丙烯的熔融指数为1~5g/10min。
[0007]进一步地,按质量份计,包括以下原料:无规共聚聚丙烯55~75份、均聚聚丙烯10~25份、TPO5~15份、聚苯乙烯3~8份、润滑剂0.5~1.3份和稳定剂0.1~0.6份。
[0008]进一步地,按质量份计,包括以下原料:无规共聚聚丙烯60~70份、均聚聚丙烯15~25份、TPO 5~10份、聚苯乙烯3~6份、润滑剂0.8~1.2份和稳定剂0.2~0.5份。
[0009]进一步地,TPO由橡胶和聚烯烃构成;所述橡胶和所述聚烯烃的质量比为90:10~55:45。
[0010]进一步地,所述橡胶选自三元乙丙橡胶、丁腈橡胶和丁基橡胶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所述聚烯烃选自聚丙烯 和/或聚乙烯 。
[0011]进一步地,聚苯乙烯的熔融指数是5~12g/10min;所述润滑剂选自硬脂酸 、脂肪酸类润滑剂、金属皂类润滑剂 和有机硅类润滑剂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所述稳定剂选自受阻胺类光稳定剂和/或抗紫外线剂。
[0012]进一步地,所述稳定剂为含有受阻胺的聚丙烯母粒,所述受阻胺在所述稳定剂的质量含量为7 wt%~13 wt%。
[001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表面装饰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配方量的无规共聚聚丙烯、均聚聚丙烯、TPO、聚苯乙烯、润滑剂和稳定剂,投入密炼机中进行密炼,得到密炼料;b)将所述密炼料置于开炼机中依次进行塑炼和精炼后,过滤,得到精炼料;c)将所述精炼料置于压延机中进行压延成型后,冷却,得到表面装饰材料。
[0014]进一步地,步骤a)所述密炼的电流为170~190A;步骤b)所述塑炼的温度为140~160℃,所述塑炼的时间为2~3min;步骤b)所述精炼的温度为120~140℃,所述精炼的时间为3~5min。
[0015]进一步地,步骤c)所述压延成型中,温度为170~190℃;步骤c)所述冷却的温度为35~45℃。
[0016]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表面装饰材料,原料包括无规共聚聚丙烯、均聚聚丙烯、TPO、聚苯乙烯、润滑剂和稳定剂,采用无规共聚聚丙烯和均聚聚丙烯,其中,无规共聚聚丙烯综合性能好,强度高、刚性大、耐热性能好、尺寸稳定性好、低温韧性极佳(挠曲性好),透明性好,光泽度好;均聚聚丙烯强度较好,但抗冲击、韧性、尺寸稳定性、热稳定性较差;本专利技术通过无规共聚聚丙烯和均聚聚丙烯的协同,利用均聚聚丙烯脆性相对较大的性能,增加表面装饰材料的脆性,控制表面装饰材料的撕裂强度不过高。聚苯乙烯与聚丙烯和TPO存在不相容,可降低表面装饰材料的力学性能如韧性和硬度,使得表面装饰材料的撕裂强度控制在80~110KN/m,该表面装饰材在使用时,无需刀割就可进行断裂分离,提高了该表面装饰材料的使用效率。同时,利用两种聚丙烯的熔融指数不同,可以起到改善加工性能的作用。由于高温下聚丙烯的熔体强度低,随着温度升高,粘度陡降厉害,不利于压延法成型,而TPO与聚
丙烯相容性较好,添加TPO可以改善聚丙烯加工性,使其可进行压延成型。
[0017]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表面装饰材料的制备方法,采用压延成型,制备方法简单,工艺稳定,制备得到的表面装饰材料稳定性强,易于推广。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以下是本专利技术具体的实施例,在下述实施例中所采用的原材料、设备等除特殊限定外均可以通过购买方式获得。
[0019]具体实施例中,采用的无规共聚聚丙烯购自上海石化公司,型号为F800E,无规共聚聚丙烯的熔融指数为8g/10min;均聚聚丙烯购自茂名石化公司,型号为PPH

T03,均聚聚丙烯的熔融指数为2.9g/10min;TPO购自利安德巴塞尔公司,型号为3080;聚苯乙烯购自星辉合成公司,型号为GPPS

SKG118;润滑剂购自日本藤田化工公司,型号为EM

700A;稳定剂购自索尔维公司,型号为V680。
[0020]实施例1本实施例进行表面装饰材料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1)按质量份计,称取70份无规共聚聚丙烯、19份均聚聚丙烯、5份TPO、6份聚苯乙烯、0.8份润滑剂和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表面装饰材料,其特征在于,按质量份计,包括以下原料:无规共聚聚丙烯50~80份、均聚聚丙烯10~30份、TPO 5~20份、聚苯乙烯3~10份、润滑剂0.3~1.5份和稳定剂0.1~0.8份;其中,所述无规共聚聚丙烯、所述均聚聚丙烯、所述TPO和所述聚苯乙烯的总质量份为100份;所述无规共聚聚丙烯的熔融指数为1~10g/10min,所述均聚聚丙烯的熔融指数为1~5g/10min。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表面装饰材料,其特征在于,按质量份计,包括以下原料:无规共聚聚丙烯55~75份、均聚聚丙烯10~25份、TPO5~15份、聚苯乙烯3~8份、润滑剂0.5~1.3份和稳定剂0.1~0.6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表面装饰材料,其特征在于,按质量份计,包括以下原料:无规共聚聚丙烯60~70份、均聚聚丙烯15~25份、TPO 5~10份、聚苯乙烯3~6份、润滑剂0.8~1.2份和稳定剂0.2~0.5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表面装饰材料,其特征在于,TPO由橡胶和聚烯烃构成;所述橡胶和所述聚烯烃的质量比为90:10~55:45。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表面装饰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选自三元乙丙橡胶、丁腈橡胶和丁基橡胶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所述聚烯烃选自聚丙烯和/或聚乙烯。6.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华荣宋岱瀛杨健武何泽文刘嘉诚冯国柱周子潇吴天睿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天安高分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