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及灯具技术

技术编号:3202564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2 18: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及灯具,所述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原料中包括下列组分:聚丙烯55~80wt%、矿物填充物10~40wt%、玻璃纤维2~15wt%及纳米二氧化钛5~20wt%。相较于现有技术,在聚丙烯材料中加入按一定配比混合的滑石粉与玻璃纤维,能够达到目前市售聚丙烯复合材料的水平,提高了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可以很好地满足灯具底盘的性能需求。盘的性能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及灯具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高分子材料
,尤其涉及一种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及灯具。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灯具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电器设备。为了装饰、配光、保护等需要,市场上的灯具尤其是吸顶灯、厨卫灯等普遍具有底盘结构。
[0003]相关技术中,聚丙烯是一种综合性能十分优异的热塑性通用塑料,其具有易加工、密度小、生产成本低等特点,因此,聚丙烯在家用电器、日常用品包装材料、汽车工业等行业有着广泛的应用。然而,聚丙烯也有一些缺点,比如:热变形温度低、低温脆性等,这些缺点严重制约了其作为工程受力材料的应用,因此,具有更优异性能的聚丙烯复合材料已经成为研究热点。
[0004]有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及灯具,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及灯具,以解决材料力学性能差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聚丙烯复合材料,所述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原料中包括下列组分:聚丙烯55~80wt%、矿物填充物10~40wt%、玻璃纤维2~15wt%及纳米二氧化钛5~20wt%。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相容剂2~8wt%、复合抗氧化剂0.5~1.0wt%、润滑剂0.5~2.0wt%及偶联剂0.1~0.5wt%。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聚丙烯为共聚型聚丙烯。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矿物填充物为滑石粉,粒径为4~5μm,硅含量为60~62%。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玻璃纤维为无碱玻璃纤维。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无碱玻璃纤维中碱金属的含量小于1%,且单丝直径小于15μm。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纳米二氧化钛为金红石型纳米二氧化钛,粒径范围为0.1~0.2μm。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相容剂为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所述润滑剂为脂类润滑剂,所述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所述复合抗氧化剂为受阻酚类抗氧化剂、亚磷酸酯类抗氧化剂及受阻胺类抗氧化剂中的任意一种。
[0014]为进一步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应用
前述聚丙烯复合材料,所述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5]S1:称取聚丙烯55~80wt%、矿物填充物10~40wt%、玻璃纤维2~15wt%、纳米二氧化钛5~20wt%、相容剂2~8wt%、复合抗氧化剂0.5~1.0wt%、润滑剂0.5~2.0wt%及偶联剂0.1~0.5wt%。
[0016]S2:分别将各组分加入混合机中,混合均匀,得到预混料。
[0017]S3:将预混料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使所有组分物料在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剪切熔融共混挤出。
[0018]其中,挤出螺杆转速为400~450rpm,双螺杆挤出机的各区温度依次为:200℃、220℃、225℃、230℃、235℃、235℃、235℃、230℃、225℃,模头温度为230℃。
[0019]S4:将经双螺杆挤出机出来的料条冷却、切粒、均混、包装,得到聚丙烯复合材料。
[0020]为进一步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灯具,所述灯具包括底盘,所述底盘应用前述聚丙烯复合材料制成。
[002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在聚丙烯材料中加入按一定配比混合的滑石粉与玻璃纤维,能够达到目前市售聚丙烯复合材料的水平,提高了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可以很好地满足灯具底盘的性能需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以下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
[002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聚丙烯复合材料,该材料的原料中包括下列组分:聚丙烯55~80wt%、矿物填充物10~40wt%、玻璃纤维2~15wt%、纳米二氧化钛5~20wt%、相容剂2~8wt%、复合抗氧化剂0.5~1.0wt%、润滑剂0.5~2.0wt%及偶联剂0.1~0.5wt%。
[0025]聚丙烯是制备聚丙烯复合材料的主要原料。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的聚丙烯为共聚型聚丙烯,相较于常规的采用均聚型聚丙烯与共聚型聚丙烯熔融后作为制备聚丙烯复合材料的主要原料,本专利技术采用共聚型聚丙烯作为主要原料,具备很好的冲击韧性,可以避免制品存在开裂等风险,且简化原料成分及制备过程,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0026]本实施例中,矿物填充物的添加,可以增加光在材料内的反射与折射,提高光能消耗,进而提高遮光性能。可以采用硫酸钡、滑石粉或高岭土中的至少一种作为矿物填充物。经过实验发现,相较于硫酸钡、高岭土,滑石粉能够有效提升材料的刚性。引入硫酸钡,还会提高聚丙烯材料的密度,不利于实现材料的低密度特性。此外,滑石粉的原料成本更低。另外,矿物填充物的粒径可以影响材料的韧性,而且,滑石粉的粒径越小,还可以减小材料的收缩率。
[0027]优选地,采用滑石粉作为矿物填充物,且滑石粉的粒径为4~5μm,可以知道的是,滑石粉中的硅含量可以直接影响到材料的力学性能,并且,经过实验发现,相同的使用量下,硅含量越高,复合材料的刚性越好。因此,本申请所采用的滑石粉中的硅含量为60~62%,以提高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复合抗氧化剂wt%0.70.70.7润滑剂wt%1.51.51.5偶联剂wt%0.20.20.2
[0041]本实施例1

3中,聚丙烯均为共聚型聚丙烯,矿物填充物均采用粒径为4~5μm,硅含量为60~62%的滑石粉,玻璃纤维均采用碱金属的含量小于1%,且单丝直径为13.5μm的无碱玻璃纤维,纳米二氧化钛均采用粒径范围为0.1~0.2μm的金红石型纳米二氧化钛,相容剂均采用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本实施例1

3还均采用同一种复合抗氧化剂,同一种润滑剂以及同一种偶联剂。
[0042]本实施例中,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43]S1:称取聚丙烯55~80wt%、矿物填充物10~40wt%、玻璃纤维2~15wt%、纳米二氧化钛5~20wt%、相容剂2~8wt%、复合抗氧化剂0.5~1.0wt%、润滑剂0.5~2.0wt%及偶联剂0.1~0.5wt%。
[0044]S2:分别将各组分加入混合机中,混合均匀,得到预混料。
[0045]S3:将预混料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使所有组分物料在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剪切熔融共混挤出。
[0046]其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丙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原料中包括下列组分:聚丙烯55~80wt%、矿物填充物10~40wt%、玻璃纤维2~15wt%及纳米二氧化钛5~20wt%。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丙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相容剂2~8wt%、复合抗氧化剂0.5~1.0wt%、润滑剂0.5~2.0wt%及偶联剂0.1~0.5wt%。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丙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丙烯为共聚型聚丙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丙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矿物填充物为滑石粉,粒径为4~5μm,硅含量为60~6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丙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纤维为无碱玻璃纤维。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聚丙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碱玻璃纤维中碱金属的含量小于1%,且单丝直径小于15μm。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丙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二氧化钛为金红石型纳米二氧化钛,粒径范围为0.1~0.2μm。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聚丙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容剂为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所述润滑剂为脂类润滑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磊李英顾选雄万金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欧普照明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