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二极管外加散热结构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10659 阅读:2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发光二极管外加散热结构的制造方法,是将料带冲压出散热板;再将发光二极管的单体置放于散热板上;之后以裁切机构将其散热板裁切,形成具有外加散热结构的发光二极管成品。具有提升其操作功率,并使发光二极管于外加散热结构时,达到易于制造,且节省工时和工序的功效。(*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一种,特指一种可增加发光二极管的散热面积,以提升其操作功率,并使发光二极管于外加散热结构时,达到易于制造,且节省工时和工序的功效。因此,便有相关业者研发出一种具有散热效果的发光二极管,其具有一基体、一凸设于基体的发光部及多数个设于基体两侧的接脚所组成,并于该两例的接脚以一板体加以连接,当使用时,通过接脚上的板体焊接于电路板上即完成组装。其主要缺陷在于虽然上述改进的发光二极管增加了板体作为其散热的面积,但是其板体同样是通过电路板来散热,所以,同样存在有上述传统的问题,为此,本专利技术人特针对传统的缺失加以研究,开发出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达到增加发光二极管的散热面积及提升其操作功率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使发光二极管于外加散热结构时,达到易于制造且节省工时和工序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该制造方法是于一工作平台上进行,其包含下列步骤(a)将料带置于送料机构中,使料带于送料机构中送出,于料带的输送过程中,以一冲压机构将料带冲压出散热板;(b)由一出料机构将发光二极管的单体送出;(c)以夹持机构将该发光二极管的单体夹持置放于该散热板上;(d)再以一裁切机构将料带上已置放发光二极管的散热板加以裁切,形成成品;(e)将该成品以装填装置装管存放;(f)以收料机构将被裁切后的料带加以卷收,即完成发光二极管外加散热结构的制造。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制造方法包含下列步骤(a)于第一工作平台上将第一料带置于送料机构中,使料带于送料机构中送出,于第一料带的输送过程中,以一冲压机构将料带冲压出第一散热板;(b)由一出料机构将发光二极管的单体送出;(c)以夹持机构将该发光二极管的单体夹持置放于该第一散热板上;(d)再于第二工作平台上,以送料机构将第二料带送出,进行第二散热板的冲压;(e)由一裁切机构将第二料带上的第二散热板加以裁切,并以收料机构将被裁切后的第二料带加以卷收;(f)以夹持机构将第二散热板夹持置放于该第一散热板的发光二极管单体上; (g)再于第一工作平台上,以一裁切机构将第一料带上已置放发光二极管的第一散热板加以裁切,形成具有第一、二散热板的成品;(h)将该成品以装填装置装管存放(i)于第一工作平台上,以收料机构将被裁切后的第一料带加以卷收,即完成发光二极管外加散热结构的制造。本专利技术亦可以下列的制造方法达成,其包含下列步骤(a)将一料带冲压出第一散热板,将具有第一散热板的料带置放于工作平台上;(b)将发光二极管的罩体置放于该第一散热板上;(c)将另一料带冲压出第二散热板,再覆盖于该第一散热板的发光二极管单体上;(d)再以一裁切机构将料带上已置放发光二极管的第一、二散热板加以裁切,形成具有第一、二散热板的成品;(e)将该成品以装填装置装管存放;(f)将被裁切后的片状料带送至收料槽加以置放,即完成发光二极管外加散热结构的制造。下面结合较佳实施例和附图详细说明。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方块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成品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流程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方块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成品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的流程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的方块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的成品示意图。实施例2参阅图4-图6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该制造方法是于工作平台上进行,其包含下列步骤步骤(a)40于第一工作平台1A上将第一料带12A置于送料机构11A中,使第一料带12A于送料机构11A中送出,该第一料带1 2A为散热效果较佳的金属板体,于第一料带12A的输送过程中,以一冲压机构13A将第一料带12A冲压出第一散热板121A,该第一料带12A冲压出第一散热板时121A,是于该第一散热板121A与第一料带12A之间冲压有一连接部122A,且同时于该第一料带12A的适当处冲压一个以上相对应的固定孔123A,以将该第一料带12A固定于第一工作平台IA上;步骤(b)41由一出料机构14A将发光二极管141的单体送出,该出料机构14A选自装设有多数个发光二极管141的管状体,或为振动盘;步骤(c)42以夹持机构15A将该发光二极管141的单体夹持置放于该第一散热板121A上;步骤(d)43再于第一工作平台1B上以送料机构11B将第二料带12B送出,该第二料带12B为散热效果较佳的金属板体,进行第二散热板121B的冲压,该第二料带12B是以一冲压机构13B冲压出第二散热板121B,并于冲压时,于该第二散热板121B与第二料带12B之间冲压有一连接部122B,且同时于该第二料带12B的适当处,冲压一个以上相对应的固定孔123B,以将该第二料带12B固定于第二工作平台1B上;步骤(e)44由一裁切机构16B将第一料带12B上的第二散热板121B加以裁切,并以收料机构18B将被裁切后的第二料带12B加以卷收;步骤(f)45以夹持机构15B将第二散热板121B夹持置放于该第一散热板121A的发光二极管141单体上;步骤(g)46再于第一工作平台1A上以一裁切机构16A将第一料带12A上已置放发光二极管141的第一散热板121A加以裁切,形成具有第一、二散热板121A、121B的成品2A(如图6所示);步骤(h)47将该成品2A以装填装置17A装管存放;步骤(i)48于第一工作平台1以收料机构18A将被裁切后的第一料带12A加以卷收,即完成发光二极管外加散热结构的制造。实施例3 参阅图7-图9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的,该制造方法是于一工作平台上进行,其包含下列步骤步骤(a)60将一料带5冲压出片状的第一散热板51,将具有第一散热板51的料带5置放于工作平台上1C;步骤(b)61将发光二极管141单体置放于该第一散热板上51;步骤(C)62将另一料带5A冲压出片状的第二散热板51A,再覆盖于该第一散热板51的发光二极管141单体上;步骤(d)63再以一裁切机构52将已置放发光二极管的第一、二散热板51、51A加以裁切,形成具有第一、二散热板51、51A的成品2A(如图9所示);步骤(e)64将该成品2A以装填装置53装管存放;步骤(f)65将被裁切后的片状料带送至收料槽54、54A加以置放,即完成发光二极管外加散热结构的制造。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确使发光二极管可增加散热面积,使发光二极管可提升操作功率,并使发光二极管于外加散热结构时,达到易于制造,且节省工时和工序的功效。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凡依本专利技术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属于本专利技术专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光二极管外加散热结构的制造方法,该制造方法是于工作平台上进行,其特征是:它包含下列步骤:(a)将料带置于送料机构中,使料带于送料机构中送出,于料带的输送过程中,通过冲压机构将料带冲压出散热板;(b)由一出料机构将发光二极管的单 体送出;(c)以夹持机构将该发光二极管的单体夹持置放于该散热板上;(d)再以一裁切机构将料带上已置放发光二极管的散热板加以裁切,形成成品;(e)将该成品以装填装置装管存放;(f)以收料机构将被裁切后的料带加以卷收,完成发光二 极管外加散热结构的制造。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光二极管外加散热结构的制造方法,该制造方法是于工作平台上进行,其特征是它包含下列步骤(a)将料带置于送料机构中,使料带于送料机构中送出,于料带的输送过程中,通过冲压机构将料带冲压出散热板;(b)由一出料机构将发光二极管的单体送出;(c)以夹持机构将该发光二极管的单体夹持置放于该散热板上;(d)再以一裁切机构将料带上已置放发光二极管的散热板加以裁切,形成成品;(e)将该成品以装填装置装管存放;(f)以收料机构将被裁切后的料带加以卷收,完成发光二极管外加散热结构的制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外加散热结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该料带为散热效果较佳的金属板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外加散热结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该料带冲压出散热板,是于该散热板与料带之间冲压有连接部,同时于该料带的适当处冲压一个以上相对应的固定孔,以将该料带固定于工作平台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外加散热结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该出料机构选自装设有多数个发光二极管的管状体,或振动盘。5.一种发光二极管外加散热结构的制造方法,该制造方法是于工作平台上进行,其特征是它包含下列步骤(a)于第一工作平台上将第一料带置于送料机构中,使料带于送料机构中送出,于第一料带的输送过程中,通过冲压机构将料带冲压出第一散热板;(b)由出料机构将发光二极管的单体送出;(c)以夹持机构将该发光二极管的单体夹持置放于该第一散热板上;(d)再于第二工作平台上,以送料机构将第二料带送出,进行第二散热板的冲压;(e)由一裁切机构将第二料带上的第二散热板加以裁切,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明德林明耀
申请(专利权)人:光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