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08975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8: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舵机,包括上盖(1)、中盖(2)、下盖(3)、直流电机(21)以及相互啮合的齿轮组,所述舵机上带有柱形空腔结构,舵机整体呈合页形结构;直流电机(21)呈扁平状,其主体侧面裸露在中盖(2)的外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舵机在保证扭矩足够大的前提下电机最薄,舵机整体宽度更窄,外形更加新颖、小巧。小巧。小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舵机


[0001]本技术属于机器人配件
具体是涉及一种舵机。

技术介绍

[0002]舵机由电路板、电机、减速齿轮组、传感器和控制电路组成。其工作原理是由机器人的主控板发出控制信号给舵机,经由舵机电路板上的IC作出相应的处理,判断转动方向、再驱动无核心马达开始转动,通过减速齿轮组将动力传递至摆动臂,同时又将位置检测传感器送回检测信号,判断是否已经达到预定位置。舵机是遥控模型、人形机器人控制动作的动力来源,同时也是驱动机器人关节活动的重要运动执行装置。
[0003]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 207616609U的中国技术专利,其公开了一种舵机和机器人,舵机包括壳体、减速机构、电机、控制板、控制线和电位器,所述减速机构包括输出轴承、输出齿轮组和变速齿轮组;所述输出轴承的一端与电位器轴连接,输出轴承的另一端与输出齿轮组轴连接,所述变速齿轮组与电机轴连接,所述输出齿轮组与变速齿轮组啮合,所述电位器通过控制线与控制板电连接,所述电机与控制板电连接。本技术通过所述输出轴承、输出齿轮组和变速齿轮组可使舵机进行360
°
旋转,在装配调试过程中,有效避免因作用在输出轴的外力过大而造成齿轮损坏,该技术将原来的将输出齿轮组和变速齿轮组均改为铝材料,重量轻、价格低,且刚性强,耐磨损,因而整体上减轻了舵机的重量和成本。但该舵机在机器人中占用较大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与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舵机,解决现有技术中机器人内部空间较小时无法正常运转的情况。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舵机,包括上盖、中盖、下盖、直流电机以及相互啮合的齿轮组,所述舵机上带有柱形空腔结构,舵机整体呈合页形结构;直流电机呈扁平状,其主体侧面裸露在中盖的外部。本技术的舵机在保证扭矩足够大的前提下电机最薄,舵机整体宽度更窄,外形更加新颖、小巧。
[0006]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齿轮组包括位于中盖内的一级齿轮、二级齿轮、三级齿轮、四级齿轮、五级齿轮、惰性齿轮,马达齿轮以及位于所述柱形空腔结构内的输出齿轮;三级齿轮的齿轮轴上设有铜合金套筒。
[0007]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输出齿轮固定在齿轮轴上,该轴贯穿上盖和中盖,这样输出齿轮的齿轮轴上下都可以连接舵盘,使输出的力矩更加均衡;输出齿轮的顶部设有舵盘齿插头。
[0008]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下盖内设有舵机PCB电路板和电位器,电位器位于舵机PCB电路板上;电位器与舵机PCB电路板之间设有芯片,从而更加节约空间。
[0009]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中盖的顶部开有电机轴孔,直流电机的顶部穿过电机轴孔;直流电机的底部通过电机正负极固定在舵机PCB电路板上,从而更加节约空
间。
[0010]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下盖上开有线槽,该线槽包括进线槽和出线槽。
[0011]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电位器的中间开有转动孔,五级齿轮的五级齿轮轴的底部与电位器的转动孔配合;五级齿轮的齿轮与五级齿轮轴采用过盈配合固定连接。当五级齿轮轴转动时将带动电位器中转动孔上的配件转动,电位器通过测量五级齿轮26的齿轮轴的角度位置判断舵机的输出齿的角度。
[0012]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上盖、中盖和下盖上均开有螺纹孔,其采用上下各三根螺钉穿过螺纹孔将上盖、中盖以及下盖连接在一起。
[0013]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上盖的端部设有上壳体,该上壳体上带有耳板,耳板上开有连接孔。
[0014]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下盖的端部设有下壳体,该下壳体的外周面上开有凹槽,该凹槽上设有卡块。
[0015]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下盖上的卡块与上盖上的连接孔配合,从而将输出齿轮固定在上盖与下盖中。
[0016]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中盖顶部设有横向限位条和纵向限位条,从而使中盖与上盖配合在一起。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按照本技术的舵机一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按照本技术的舵机图1所示优选实施例的拆分图。
[0019]图3为按照本技术的舵机图1所示优选实施例中齿轮组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按照本技术的舵机图1所示优选实施例中电机装配的结构示意图。
[0021]标注的部件名称说明:上盖1,中盖2,下盖3,螺钉4,圆孔11,上壳体12,下壳体13,耳板14,连接孔15,凹槽16,卡块17,直流电机21,一级齿轮22,二级齿轮23,三级齿轮24,四级齿轮25,五级齿轮26,输出齿轮27,PCB电路板28,电位器29,惰性齿轮30,马达齿轮31,舵盘齿插头32,铜合金套筒33,线槽34,芯片35,五级齿轮轴36,横向限位条211,纵向限位条212,电机轴孔213,电机正负极215。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的说明本质上仅仅是示例性的而并不是为了限制本公开、应用或用途。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舵机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3]如图1

3所示,按照本技术的舵机一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的舵机,包括上盖1、中盖2、下盖3、直流电机21以及相互啮合的齿轮组,所述舵机上带有柱形空腔结构,舵机整体呈合页形结构;直流电机21呈扁平状,其主体侧面裸露在中盖2的外部。本技术的舵机在保证扭矩足够大的前提下电机最薄,舵机整体宽度更窄,外形更加新颖、小巧。
[0024]如图3所示,按照本技术的舵机图1所示优选实施例中齿轮组的结构示意图。
[002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齿轮组包括位于中盖2内的一级齿轮22、二级齿轮23、三级齿轮24、四级齿轮25、五级齿轮26、惰性齿轮30,马达齿轮31以及位于所述柱形空腔结构内的
输出齿轮27;三级齿轮24的齿轮轴上设有铜合金套筒33。
[002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输出齿轮27固定在齿轮轴上,该轴贯穿上盖1和中盖2,这样输出齿轮27的齿轮轴上下都可以连接舵盘,使输出的力矩更加均衡;输出齿轮27的顶部设有舵盘齿插头32。
[0027]齿轮组的工作过程为:马达齿轮21与一级齿轮22活动啮合;在一级齿轮22的转动轴上还安装有一级小齿轮,该一级小齿轮处于一级齿轮22的上部并与一级齿轮22同轴连接;所述一级小齿轮与二级齿轮23活动啮合,在二级齿轮23的转动轴上还套装有二级小齿轮,该二级小齿轮处于二级齿轮23的底部并与二级齿轮23同轴固定连接;所述二级小齿轮与三级齿轮24活动啮合,在三级齿轮24的转动轴上还套装有三级小齿轮,该三级小齿轮处于所述三级齿轮24的底部并与三级齿轮24同轴连接;所述三级小齿轮与四级齿轮25活动啮合,在四级齿轮25的转动轴上套装有四级小齿轮,所述四级小齿轮处于四级齿轮25的底部并与四级齿轮25同轴固定连接;所述四级小齿轮与五级齿轮26活动啮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舵机,包括上盖(1)、中盖(2)、下盖(3)、直流电机(21)以及相互啮合的齿轮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舵机上带有柱形空腔结构,舵机整体呈合页形结构;直流电机(21)呈扁平状,其主体侧面裸露在中盖(2)的外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组包括位于中盖(2)内的一级齿轮(22)、二级齿轮(23)、三级齿轮(24)、四级齿轮(25)、五级齿轮(26)、惰性齿轮(30),马达齿轮(31)以及位于所述柱形空腔结构内的输出齿轮(27);三级齿轮(24)的齿轮轴上设有铜合金套筒(33)。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舵机,其特征在于:输出齿轮(27)固定在齿轮轴上,该轴贯穿上盖(1)和中盖(2);输出齿轮(27)的顶部设有舵盘齿插头(32)。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舵机,其特征在于:下盖(3)内设有舵机PCB电路板(28)和电位器(29),电位器(29)位于舵机PCB电路板(28)上;电位器(29)与舵机PCB电路板(28)之间设有芯片(35)。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舵机,其特征在于:中盖(2)的顶部开有电机轴孔(213),直流电机(21)的顶部穿过电机轴孔(213);直流电机(21)的底部通过电机正负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黎明陈小森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森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