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射反射式液晶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08498 阅读:1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于透射反射式液晶显示装置的阵列基板,包括:    设在基板上的栅极线;    平行于栅极线并与所述栅极线相隔一定距离的公共线;    与栅极线交叉从而形成象素区的数据线,所述象素区包含透射区段和反射区段,其中反射区段包含一处于公共线和栅极线之间的区域;    与栅极线和数据线相连的薄膜晶体管,所述晶体管包括栅极、有源层、源极和漏极;    从漏极上延出并与公共线重叠的电容器电极;    覆盖公共线和薄膜晶体管并与反射区段相对应的反射层;和    与漏极相连并设置在象素区内的透明电极。(*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液晶显示装置,更确切地说,涉及选择性使用反射和透射模式的。
技术介绍
通常,透射反射式液晶显示(LCD)装置是同时作为透射型LCD装置和反射型LCD装置进行工作。由于透射反射式LCD装置既可以利用来自背光源的光又可以利用外部自然光或人造光,所以透射反射式LCD装置可在更多的环境条件下使用并且透射反射式LCD装置的能耗较低。图1是现有技术中透射反射式液晶显示装置所用阵列基板的示意性剖面图。在基板50上形成栅极线52和数据线62。栅极线52和数据线62彼此交叉形成象素区“P”。在栅极线52和数据线62的交叉处设置包含栅极54、有源层56以及源极和漏极58和60的薄膜晶体管(TFT)“T”。象素区“P”包含反射区段“C”和透射区段“D”。反射电极64和透明电极66分别对应于反射区段“C”和透射区段“D”。岛形金属图形63与栅极线52的一部分相重叠并与反射电极64或透明电极66相接触。金属图形63和栅极线52的重叠部分构成存储电容器“CST”。图2和图3是现有技术中第一和第二实施例所述透射反射式液晶显示装置的示意性剖面图。图2和图3取自图1中的线“II-II”处。第一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透射反射式液晶显示装置的阵列基板,包括设在基板上的栅极线;平行于栅极线并与所述栅极线相隔一定距离的公共线;与栅极线交叉从而形成象素区的数据线,所述象素区包含透射区段和反射区段,其中反射区段包含一处于公共线和栅极线之间的区域;与栅极线和数据线相连的薄膜晶体管,所述晶体管包括栅极、有源层、源极和漏极;从漏极上延出并与公共线重叠的电容器电极;覆盖公共线和薄膜晶体管并与反射区段相对应的反射层;和与漏极相连并设置在象素区内的透明电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反射层与栅极线相邻。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反射层为矩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透明电极与电容器电极相接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反射层不平整。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反射层包含银(Ag)、铝(Al)和铝-钕(AlNd)之一。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透明电极包含氧化铟锡(ITO)和氧化铟锌(IZO)之一。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在对应于透射区段的区域上设有开口的绝缘层。9.一种用于透射反射式液晶显示装置中的阵列基板的制作方法,包括在具有象素区的基板上形成栅极线、栅极和公共线,其中所述象素区包含透射区段和反射区段,而且所述栅极与栅极线相连,公共线与栅极线平行;在栅极线、栅极和公共线上形成第一绝缘层;在栅极上方的第一绝缘层上形成有源层;在半导体层上形成源极和漏极,在第一绝缘层上形成数据线和电容器电极,其中源极和漏极彼此相隔一定距离,电容器电极从漏极上延出并与公共线重叠,数据线与栅极线交叉并与源极相连,栅极、有源层和源极以及漏极构成薄膜晶体管;在源极、漏极、数据线和电容器电极上形成第二绝缘层;在第二绝缘层上形成反射层,所述反射层覆盖公共线和薄膜晶体管;在反射层上形成第三绝缘层;和在象素区内的第三绝缘层上形成透明电极,所述透明电极与漏极相连。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反射层不平整。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在象素区内的第二绝缘层上形成多个突起,所述多个突起包含有机材料;和在多个突起上形成第四绝缘层,所述第四绝缘层包含有机绝缘材料。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形成贯穿第二到第四绝缘层的开口部分,所述开口部分对应于透射区段。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反射层为矩形。14.一种透射反射式液晶显示装置,包括彼此隔开一定距离的第一和第二基板;设在第一基板内表面上的栅极线;与栅极线平行并与其相隔一定距离的公共线;与栅极线交叉从而形成象素区的数据线,所述象素区包含透射区段和反射区段,其中反射区段包含一处于公共线和栅极线之间的区域;与栅极线及数据线相连的薄膜晶体管,所述薄膜晶体管包括栅极、有源层、源极和漏极;从漏极上延出并与公共线重叠的电容器电极;覆盖公共线和薄膜晶体管并与反射区段相对应的反射层;与漏极相连并设置在象素区内的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相民崔秀石
申请(专利权)人:LG菲利浦LCD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