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吕艳艳专利>正文

风湿免疫性关节病康复训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082903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8: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风湿免疫性关节病康复训练装置,包括腕部固定组件;手部固定组件,其通过轴转动连接在腕部固定组件的前端;驱动组件,其用于促使手部固定组件沿轴上下翻转;驱动组件包括安装盒、转动连接在安装盒内壁之间的第一转轴、穿设在第一转轴外壁的卷线筒和第一齿轮,第一齿轮下端啮合第二齿轮,第二齿轮通过第二转轴连接在安装盒侧壁上,第二转轴一端穿出安装盒侧壁并连接微型电机;卷线筒上缠绕有拉绳,拉绳穿出安装盒前侧壁与手部固定组件前端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无需人力,减轻医护工作负担,患者易长期坚持,延缓风湿病发展;结构稳定,能实现微调,避免操作过快导致患者手部受伤;辅助按摩,促进血液循环,提高训练效果。效果。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风湿免疫性关节病康复训练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辅助用品
,具体涉及一种风湿免疫性关节病康复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风湿病是一种侵犯关节、骨骼、肌肉、血管及有关软组织或结缔组织为主的疾病,其中多数为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多较隐蔽而缓慢,病程较长,且大多具有遗传倾向,诊断及治疗均有一定难度。比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其又称类风湿(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病因尚未明了的、以累及周围关节为主的多系统性炎症性的自身免疫疾病,以慢性、对称性、多滑膜关节炎和关节外病变为主要临床表现。该病好发于手、腕、足等小关节,反复发作,呈对称分布。
[0003]在临床治疗中,类风湿的治疗需要结合服用消炎止痛药和锻炼相结合,这样才能去除炎症,使得病情得到缓解,同时能够控制关节炎症的继续恶化,尽可能地保持关节处的运动功能,防止关节处畸形病变。
[0004]现有的类风湿手部关节康复训练通常采用人工辅助的形式,以使患者手指关节得到锻炼,这样的操作方式极耗人力,医护人员或家属难以长期坚持,造成最终的锻炼效果不佳,对延缓病情作用不大。
[0005]综上所述,目前亟需设计一种克服上述及问题的风湿免疫性关节病康复训练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的风湿免疫性关节病康复训练装置。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风湿免疫性关节病康复训练装置,包括:
[0008]腕部固定组件;
[0009]手部固定组件,其通过轴转动连接在所述腕部固定组件的前端,所述轴水平设置且与手臂长度方向垂直;
[0010]驱动组件,其设在所述腕部固定组件和所述手部固定组件之间,用于促使所述手部固定组件沿所述轴上下翻转;
[0011]其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设在所述腕部固定组件上端的安装盒、转动连接在所述安装盒内壁之间的第一转轴、穿设在所述第一转轴外壁的卷线筒和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下端啮合连接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通过第二转轴转动连接在所述安装盒的侧壁上,所述第二转轴的一端穿出所述安装盒的侧壁并连接一微型电机;
[0012]所述卷线筒上固定并缠绕有拉绳,所述拉绳穿出所述安装盒的前侧壁并与所述手部固定组件的前端固定连接。
[0013]本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0014]进一步地,所述腕部固定组件包括腕部支撑板以及固定在所述腕部支撑板上端的拱形护板;
[0015]所述安装盒固定设在所述拱形护板的上端前侧。
[0016]进一步地,所述手部固定组件包括与所述腕部支撑板转动连接的手部支撑板以及固定在所述手部支撑板上表面的手套;
[0017]所述手部支撑板的前端通过竖杆与所述拉绳固定连接。
[0018]进一步地,所述手部支撑板上设有拱形限位杆,所述拱形限位杆上端中间设有供所述拉绳穿过的孔。
[0019]进一步地,所述拱形护板的内壁贴附有一层软质衬垫;
[0020]所述手套的上下面和所述软质衬垫的内部结构相同,其由外到内依次包括外表层、气囊层、按摩垫层以及亲肤层;
[0021]所述气囊层通过充气管连通充气泵,所述拱形护板和所述手套的外表面均设有排气孔。
[0022]进一步地,所述按摩垫层为一内置若干按摩球的薄袋。
[0023]进一步地,所述薄袋为防水袋,其内部填充液体。
[0024]进一步地,所述腕部支撑板的上表面设有支撑软垫。
[0025]进一步地,所述手部支撑板包括与所述腕部支撑板转动连接的第一支撑板以及与所述竖杆固定连接的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之间固定连接第三支撑板;
[0026]所述第三支撑板由方形软袋以及间隔贴附在所述方形软袋内部的若干个支撑条组成;
[0027]所述支撑条与所述轴平行。
[002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9]1、本技术的风湿免疫性关节病康复训练装置,其通过设置腕部固定组件和手部固定组件,且将二者通过轴转动连接,并通过驱动组件带动手部固定组件沿轴上下翻转,以带动患者手部各关节以及腕部关节实现屈伸,达到手部康复锻炼的目的,采用微型电机进行驱动锻炼,无需人力辅助,大大减轻了医护人员和患者家属的工作负担,患者易长期坚持,对延缓风湿病的发展起到了较大的作用。
[0030]2、本技术的风湿免疫性关节病康复训练装置,其驱动装置采用齿轮传动,结构稳定,能实现微量调节,避免操作过快过猛导致患者手部受伤。
[0031]3、本技术的风湿免疫性关节病康复训练装置,其通过设置手套和软质衬垫,在二者内部设置气囊层,有助于腕部固定件和手部固定件内部空间大小的调整,使其满足不同患者的使用需求,与患者肢体更加贴合,避免训练时患者肢体滑动,使患者感觉更加舒适,体现人文关怀。
[0032]4、本技术的风湿免疫性关节病康复训练装置,其通过在手套和软质衬垫内设置按摩球,便于对患者的腕部、手背和手掌部进行按摩,增加肢体血液循环,提高训练效果。
[0033]5、本技术的风湿免疫性关节病康复训练装置,其通过将手部支撑板分为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以及第三支撑板,第一支撑板支撑手掌,第二支撑板支撑之间,第三支撑板支撑指部关节和指掌关节,且第三支撑板由方形软袋以及间隔贴附在方形软袋内部的若
干个支撑条组成,有助于对指部关节和指掌关节进行加强锻炼,使其最大程度实现背曲锻炼,进一步减轻患者指部关节的变形程度,延缓患者病情发展。
附图说明
[0034]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风湿免疫性关节病康复训练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5]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安装盒的正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6]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手套的侧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7]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三支撑板的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8]附图标记说明:
[0039]1、腕部固定组件;11、轴;12、腕部支撑板;121、支撑软垫;13、拱形护板;14、软质衬垫;
[0040]2、手部固定组件;21、手部支撑板;211、竖杆;212、拱形限位杆;213、孔;214、第一支撑板;215、第二支撑板;216、第三支撑板;2161、方形软袋;2162、支撑条;22、手套;221、外表层;222、气囊层;223、按摩垫层;224、亲肤层;225、充气管;226、充气泵;227、排气孔;228、按摩球;
[0041]3、驱动组件;31、安装盒;32、第一转轴;33、卷线筒;34、第一齿轮;35、第二齿轮;36、第二转轴;37、微型电机;38、拉绳;39、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0042]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湿免疫性关节病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腕部固定组件(1);手部固定组件(2),其通过轴(11)转动连接在所述腕部固定组件(1)的前端,所述轴(11)水平设置且与手臂长度方向垂直;驱动组件(3),其设在所述腕部固定组件(1)和所述手部固定组件(2)之间,用于促使所述手部固定组件(2)沿所述轴(11)上下翻转;其中,所述驱动组件(3)包括设在所述腕部固定组件(1)上端的安装盒(31)、转动连接在所述安装盒(31)内壁之间的第一转轴(32)、穿设在所述第一转轴(32)外壁的卷线筒(33)和第一齿轮(34),所述第一齿轮(34)的下端啮合连接第二齿轮(35),所述第二齿轮(35)通过第二转轴(36)转动连接在所述安装盒(31)的侧壁上,所述第二转轴(36)的一端穿出所述安装盒(31)的侧壁并连接一微型电机(37);所述卷线筒(33)上固定并缠绕有拉绳(38),所述拉绳(38)穿出所述安装盒(31)的前侧壁并与所述手部固定组件(2)的前端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湿免疫性关节病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腕部固定组件(1)包括腕部支撑板(12)以及固定在所述腕部支撑板(12)上端的拱形护板(13);所述安装盒(31)固定设在所述拱形护板(13)的上端前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湿免疫性关节病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部固定组件(2)包括与所述腕部支撑板(12)转动连接的手部支撑板(21)以及固定在所述手部支撑板(21)上表面的手套(22);所述手部支撑板(21)的前端通过竖杆(211)与所述拉绳(38)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艳艳高波张静雯刘洋
申请(专利权)人:吕艳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