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叠层太阳能电池及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081748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7: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太阳能电池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叠层太阳能电池,其包括层叠设置的顶电池、底电池,顶电池的顶面设有前电极,底电池的底面设有背电极,顶电池与底电池之间设有透明中间电极,透明中间电极包括:位于顶电池与底电池之间的透明非导电层、以及穿过透明非导电层的适于连通顶电池与底电池的连通电极。该叠层太阳能电池,由于该透明中间电极具有将顶电池与底电池隔离的透明非导电层,因此不会形成反偏结,不会产生寄生势垒,不会使电池自身的电流电压特性变差。而且,该透明中间电极具有贯穿透明非导电层的连通电极,该连通电极具有良好的导电性,从面保护顶电池和底电池之间电子和空穴具有良好的复合速率。和空穴具有良好的复合速率。和空穴具有良好的复合速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叠层太阳能电池及制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太阳能电池
,具体涉及一种叠层太阳能电池及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由于太阳光谱的能量分布较宽,任何一种半导体材料只能吸收能量值比其禁带宽度大的光子。因此,可在电池顶层叠加宽带隙材料构成叠层电池,拓宽电池的光谱响应,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能,提高太阳能电池的效率。
[0003]现有的叠层电池之间一般采用N/P或P/N隧穿结进行连接。而隧穿结特性的好坏对电池性能参数中的开路电压、短路电流以及填充因子均有重要影响,当隧穿结相对电池内建电场为反偏结时,任何寄生势垒都将使电池的电流电压特性变差。而且,若各个子电池电流不相等,在隧穿结处的电子和空穴不能完全复合,则多余的载流子就会在结处积累,削减子电池的电场,进而影响叠层太阳电池的性能。为保证隧穿结具有高的复合速率,常采用重掺杂隧穿结N、P层来实现,但重掺杂又有可能破坏子电池本身的内建电场,影响开路电压及填充因子等。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因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叠层太阳能电池容易出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叠层太阳能电池,包括层叠设置的顶电池(2)、底电池(3),所述顶电池(2)的顶面设有前电极(4),所述底电池(3)的底面设有背电极(5),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电池(2)与所述底电池(3)之间设有透明中间电极(1),所述透明中间电极(1)包括:位于所述顶电池(2)与所述底电池(3)之间的透明非导电层、以及穿过所述透明非导电层的适于连通所述顶电池(2)与所述底电池(3)的连通电极(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层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非导电层与所述顶电池(2)相接的表面设有第一电极(12),所述透明非导电层与所述底电池(3)相接的表面设有第二电极(13),所述连通电极(14)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极(12)和所述第二电极(13)电性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叠层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12)和所述第二电极(13)在所述透明非导电层的相对两侧面对称布置,连通在所述第一电极(12)和所述第二电极(13)之间的所述连通电极(14)间隔布置有多条。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叠层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12)和所述第二电极(13)在所述透明非导电层表面呈多条条形金属线间隔且交叉的图形。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叠层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12)和所述第二电极(13)在所述透明非导电层表面呈多条金属线关于中心点对称的中心对称图形。6.根据权利要求2-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叠层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非导电层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透明粘接层(9)、透明中间层(10)和第二透明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七四专利代理机构
申请(专利权)人:宣城睿晖宣晟企业管理中心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