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均衡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081749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7: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便携式均衡仪,用于电动自行车的充电管理,包括主控单元、电池管理单元、DCDC单元、AC/DC电源单元、485单元、CAN通讯单元、DIN通讯单元、WIFI模块以及显控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具有以下优点:(1)能够对电池总电压,单体电压、温度、电流、剩余容量、寿命,使用环境等进行全面监控和预测,最大限度保护电池,提升电池的充电管理安全性,延长电池使用寿命;(2)接线简单,一键式操作,解决以往繁琐的单体电池并联电阻的均衡模式的问题;(3)使用安全性高,解决以往人工值守的效率低的问题;(4)产品小巧方便携带,解决以往充电柜只能在安装场所固定使用的限制。往充电柜只能在安装场所固定使用的限制。往充电柜只能在安装场所固定使用的限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均衡仪


[0001]本技术涉及充电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均衡仪。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动自行车的普遍使用,锂电池作为一种储能器件,在一系列电动自行车运行中起着关键性作用。锂电池使用中为了满足能量和电压的需求,需要将数十只甚至是数百只单体电池通过串联和并联的方式组合为电池组,理论上这些单体电池应该具有完全相同的特性,但是实际上由于制造和生产过程相关工艺参数的波动,即便是同一批次的锂离子电池在性能上仍然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动力电池在串联成组后,因各单体电池存在不一致性,在使用的过程中不均衡进一步扩大,从而导致电池的寿命缩短,电动自行车巡航里程减少,甚至导致电池完全失效。均衡充电可以保证各单体电池状态相同,消除单体间性能差异对电池组可靠性的影响。
[0003]目前最常用的均衡电路便是负载耗费型均衡,在每节电池上并联一个电阻,串联一个开关做操控。当某节电池电压过高时,打开开关,充电电流经过电阻分流,这样电压高的电池充电电流小,电压低的电池充电电流大,经过这种办法来完成电池电压的均衡。但这种办法只能适用于小容量电池,关于大容量电池来说是不现实的;对于现在的动力电池几十节串联来说,操作过程也较为繁琐。而且,现有技术采用充电柜为电动自行车充电的方式,充电柜只能在安装场所固定使用,无法移动,从而使得应用受到了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携式均衡仪,能够提升锂电池充电管理的安全性,解决以往繁琐的单体电池并联电阻的均衡模式的问题、解决以往人工值守的效率低的问题,以及解决以往充电柜只能在安装场所固定使用的问题。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便携式均衡仪,用于电动自行车的充电管理,包括主控单元、电池管理单元、DCDC单元、AC/DC电源单元、485 单元、CAN通讯单元、DIN通讯单元、WIFI模块以及显控屏;所述主控单元分别与所述电池管理单元、所述DCDC单元、所述AC/DC电源单元、所述485单元、所述CAN单元、所述DIN单元以及所述WIFI模块电性相连,所述AC/DC电源单元与所述DCDC单元电性相连,所述485单元通过通讯接口分别与所述CAN单元和所述DIN单元实现数据传输,所述 485单元还通过通讯接口与所述显控屏实现数据交换;
[0006]所述AC/DC电源单元用于将外部交流电源转换为直流电源以输出至所述DCDC单元,所述AC/DC电源单元还为所述主控单元提供工作电源,所述DCDC单元用于将所述AC/DC 电源单元输出的电源转换输出恒定的电压或电流为电池包进行恒压模式充电或恒流模式充电,所述电池管理单元用于对所述电池包的每一个单体电池进行精确的电压电流以及温度监控并将监控数据传送至所述主控单元,所述主控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监控数据以控制所述 DCDC单元为所述电池包的每一个单体电池进行均衡充电,所述CAN单元用于所述主控单
元将所述监控数据通过CAN通讯方式传送至所述485单元,所述DIN单元用于所述主控单元将所述监控数据通过DIN通讯方式传送至所述485单元,所述485单元用于将接收到的所述监控数据传送至所述显控屏显示并传送至上位机保存,所述WIFI模块用于所述主控单元与移动终端连接从而能够在所述移动终端接收所述监控数据。
[0007]进一步地,所述DCDC单元、所述电池管理单元以及所述主控单元能够随着所述电池包的数量的增加而扩展。
[0008]进一步地,所述主控单元包括处理器U113,晶振X101和X102,电容C118、C126、C128,二极管D111,电阻R137、R134、R131、R130,电池BAT101;所述处理器U113的引脚6 分别连接所述电池BAT101的引脚1和所述电阻R137的一端,所述电池BAT101的引脚2接地,所述电阻R137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111的负极,所述二极管D111的正极接电源 3.3V,所述处理器U113的引脚7接地,所述处理器U113的引脚8分别连接所述晶振X102 的一端和所述电容C128的一端,所述电容C128的另一端接地,所述处理器U113的引脚9
[0009]分别连接所述晶振X102的另一端和所述电容C126的一端,所述处理器U113的引脚10 分别连接所述电容C126的另一端和所述电容C128的另一端后接地,所述处理器U113的引脚11连接电源3.3V,所述处理器U113的引脚12连接所述电阻R131的一端,所述电阻R131 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晶振X101的引脚3,所述处理器U113的引脚13连接所述电阻R130的一端,所述电阻R130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晶振X101的引脚2和所述电容C118的一端,所述晶振X101的引脚2还接地,所述电容C118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晶振X101的引脚1和所述电阻R134的一端,所述电阻R134的另一端接电源3.3V,所述处理器U113的引脚19 和引脚20相连后接地,所述处理器U113的引脚33连接电源3.3V,所述处理器U113的引脚 27接地,所述处理器U113的引脚28连接电源3.3V,所述处理器U113的引脚49接地,所述处理器U113的引脚50连接电源3.3V,所述处理器U113的引脚74接地,所述处理器U113 的引脚75连接电源3.3V,所述处理器U113的引脚94接地,所述处理器U113的引脚99接地,所述处理器U113的引脚100连接电源3.3V;所述处理器U113的引脚1、引脚2、引脚 88、引脚90以及引脚91为DIN通讯方式的控制脚DIN1_MCU、DIN1_MCU、DIN6_MCU、 DIN5_MCU以及DIN4_MCU;所述处理器U113的引脚23、引脚24、引脚29为DIN通讯方式的数据转换脚DIN1_ADC、DIN2_ADC以及DIN3_ADC;所述处理器U113的引脚14为异步复位脚NRST,所述NRST输入低电平的时候,所述处理器U113处于复位状态;所述处理器U113的引脚21为参考电压脚VREF25;所述处理器U113的引脚46为485通讯方式使能脚EN485_1,所述处理器U113的引脚68为485通讯方式使能脚EN485_2,所述处理器U113 的引脚47为485通讯方式数据发送脚TX485_1,所述处理器U113的引脚48为485通讯方式数据接收脚RX485_1;所述处理器U113的引脚51为CAN通讯方式数据接收脚CANRX_2,所述处理器U113的引脚51为CAN通讯方式数据发送脚CANTX_2,所述处理器U113的引脚81为CAN通讯方式数据接收脚CANRX_1,所述处理器U113的引脚82为CAN通讯方式数据发送脚CANTX_1;所述处理器U113的引脚56、引脚57、引脚58、引脚59、引脚60、引脚61、引脚62、引脚63、引脚64、引脚65、引脚66以及引脚67为控制信号输出脚 MCU_CTRL7、MCU_CTRL8、MCU_CTRL9、MCU_CTRL10、MCU_CTRL11、MCU_CTRL12、 MC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均衡仪,其特征在于,用于电动自行车的充电管理,包括主控单元、电池管理单元、DCDC单元、AC/DC电源单元、485单元、CAN通讯单元、DIN通讯单元、WIFI模块以及显控屏;所述主控单元分别与所述电池管理单元、所述DCDC单元、所述AC/DC电源单元、所述485单元、所述CAN单元、所述DIN单元以及所述WIFI模块电性相连,所述AC/DC电源单元与所述DCDC单元电性相连,所述485单元通过通讯接口分别与所述CAN单元和所述DIN单元实现数据传输,所述485单元还通过通讯接口与所述显控屏实现数据交换;所述AC/DC电源单元用于将外部交流电源转换为直流电源以输出至所述DCDC单元,所述AC/DC电源单元还为所述主控单元提供工作电源,所述DCDC单元用于将所述AC/DC电源单元输出的电源转换输出恒定的电压或电流为电池包进行恒压模式充电或恒流模式充电,所述电池管理单元用于对所述电池包的每一个单体电池进行精确的电压电流以及温度监控并将监控数据传送至所述主控单元,所述主控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监控数据以控制所述DCDC单元为所述电池包的每一个单体电池进行均衡充电,所述CAN单元用于所述主控单元将所述监控数据通过CAN通讯方式传送至所述485单元,所述DIN单元用于所述主控单元将所述监控数据通过DIN通讯方式传送至所述485单元,所述485单元用于将接收到的所述监控数据传送至所述显控屏显示并传送至上位机保存,所述WIFI模块用于所述主控单元与移动终端连接从而能够在所述移动终端接收所述监控数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均衡仪,其特征在于,所述DCDC单元、所述电池管理单元以及所述主控单元能够随着所述电池包的数量的增加而扩展。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均衡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单元包括处理器U113,晶振X101和X102,电容C118、C126、C128,二极管D111,电阻R137、R134、R131、R130,电池BAT101;所述处理器U113的引脚6分别连接所述电池BAT101的引脚1和所述电阻R137的一端,所述电池BAT101的引脚2接地,所述电阻R137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111的负极,所述二极管D111的正极接电源3.3V,所述处理器U113的引脚7接地,所述处理器U113的引脚8分别连接所述晶振X102的一端和所述电容C128的一端,所述电容C128的另一端接地,所述处理器U113的引脚9分别连接所述晶振X102的另一端和所述电容C126的一端,所述处理器U113的引脚10分别连接所述电容C126的另一端和所述电容C128的另一端后接地,所述处理器U113的引脚11连接电源3.3V,所述处理器U113的引脚12连接所述电阻R131的一端,所述电阻R13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晶振X101的引脚3,所述处理器U113的引脚13连接所述电阻R130的一端,所述电阻R130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晶振X101的引脚2和所述电容C118的一端,所述晶振X101的引脚2还接地,所述电容C118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晶振X101的引脚1和所述电阻R134的一端,所述电阻R134的另一端接电源3.3V,所述处理器U113的引脚19和引脚20相连后接地,所述处理器U113的引脚33连接电源3.3V,所述处理器U113的引脚27接地,所述处理器U113的引脚28连接电源3.3V,所述处理器U113的引脚49接地,所述处理器U113的引脚50连接电源3.3V,所述处理器U113的引脚74接地,所述处理器U113的引脚75连接电源3.3V,所述处理器U113的引脚94接地,所述处理器U113的引脚99接地,所述处理器U113的引脚100连接电源3.3V;所述处理器U113的引脚1、引脚2、引脚88、引脚90以及引脚91为DIN通讯方式的控制脚DIN1_MCU、DIN1_MCU、DIN6_MCU、DIN5_MCU以及DIN4_MCU;所述处理器U113的引脚23、引脚24、引脚29为DIN通讯方式的数据转换脚DIN1_ADC、DIN2_ADC以及DIN3_ADC;所述处理器U113的引脚14为异步复位脚NRST,所述NRST输入低电平的时候,所述
处理器U113处于复位状态;所述处理器U113的引脚21为参考电压脚VREF25;所述处理器U113的引脚46为485通讯方式使能脚EN485_1,所述处理器U113的引脚68为485通讯方式使能脚EN485_2,所述处理器U113的引脚47为485通讯方式数据发送脚TX485_1,所述处理器U113的引脚48为485通讯方式数据接收脚RX485_1;所述处理器U113的引脚51为CAN通讯方式数据接收脚CANRX_2,所述处理器U113的引脚51为CAN通讯方式数据发送脚CANTX_2,所述处理器U113的引脚81为CAN通讯方式数据接收脚CANRX_1,所述处理器U113的引脚82为CAN通讯方式数据发送脚CANTX_1;所述处理器U113的引脚56、引脚57、引脚58、引脚59、引脚60、引脚61、引脚62、引脚63、引脚64、引脚65、引脚66以及引脚67为控制信号输出脚MCU_CTRL7、MCU_CTRL8、MCU_CTRL9、MCU_CTRL10、MCU_CTRL11、MCU_CTRL12、MCU_CTRL1、MCU_CTRL2、MCU_CTRL3、MCU_CTRL4、MCU_CTRL5以及MCU_CTRL6;所述处理器U113的引脚79为数据输出脚MISO_M;所述处理器U113的引脚80为数据输入脚MOSI_M;所述处理器U113的引脚78为时钟控制线SCK_M;所述处理器U113的引脚77为片选信号控制脚CS_M;所述处理器U113的引脚83为使能信号控制脚6803_EN。4.根据权利要求3的一种便携式均衡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管理单元包括多节电池堆栈监控器U201,数字隔离器U202,DC

DC转换器J201,光耦U203,接插板CN202和CN201,三极管Q101、Q201,稳压二极管D214、D212、D211、D210、D209、D208、D207、D206、D205、D204、D203、D202、D201,二极管D215、D216、D213、D1011、D1012,电感L201,电容C201、C202、C203、C204、C205、C208、C209、C211、C213、C214、C217、C218、C219、C220、C222、C223、C224、C215、C216、C212、C210、C206、C207,电阻R101、R222、R223、R224、R220、R221、R219、R216、R215、R214、R213、R212、R210、R208、R205、R204、R203、R202、R201、R206、R207、R209、R211、R103、R106、R102、R218、R217;所述接插板CN202用于接入所述电池包的单体电池,所述电池包由12个单体电池组成,所述接插板CN202的接口1连接第12个单体电池的正极BAT12+,所述接插板CN202的接口2连接第11个单体电池的正极BAT11+,所述接插板CN202的接口3连接第10个单体电池的正极BAT10+,所述接插板CN202的接口4连接第9个单体电池的正极BAT9+,所述接插板CN202的接口5连接第8个单体电池的正极BAT8+,所述接插板CN202的接口6连接第7个单体电池的正极BAT7+,所述接插板CN202的接口7连接第6个单体电池的正极BAT6+,所述接插板CN202的接口8连接第5个单体电池的正极BAT5+,所述接插板CN202的接口4连接第12个单体电池的正极BAT4+,所述接插板CN202的接口10连接第3个单体电池的正极BAT3+,所述接插板CN202的接口11连接第2个单体电池的正极BAT2+,所述接插板CN202的接口12连接第1个单体电池的正极BAT1+,所述接插板CN202的接口13连接所述电池包的接地端BAT_GND;所述多节电池堆栈监控器U201的引脚1分别连接所述二极管D216的负极、所述光耦U203的引脚4以及所述电阻R291的一端;所述二极管D216的正极分别连接电源12V、所述电阻R224的一端、所述电容C224的一端以及所述DC

DC转换器J201的引脚4,所述DC

DC转换器J201的引脚3分别连接所述电容C224的另一端、所述电阻R224的另一端后接模拟地,所述DC

DC转换器J201的引脚2分别连接所述电容C223的一端和所述电容C222的一端后接地,所述DC

DC转换器J201的引脚1分别连接所述电容C223的另一端、所述电容C222的另一端以及所述电阻R223的一端,所述电阻R223的另一端接电源5V;所述光耦U203的引脚2连接所述电阻R222的一端,所述电阻R22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101的集电极,所述三极管Q101的
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101的基极连接所述电阻R101的一端,所述电阻R10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6803_EN,所述光耦U203的引脚1连接电源5V,所述光耦U203的引脚3分别连接所述电容C220的一端、所述电容C219的一端以及所述电阻R221的一端,所述电阻R22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二极管D215的负极、所述稳压二极管D214的负极以及所述电阻R220的一端,所述电阻R219的另一端、所述电容C220的另一端、所述电容C219的另一端、所述二极管D215的正极以及所述稳压二极管D214的正极相连,所述电容C219的另一端还接模拟地,所述电阻R220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感L201的一端,所述电感L20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接插板CN202的引脚1和所述电阻R216的一端,所述电阻R216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电容C218的一端和所述稳压二极管D212的负极,所述稳压二极管D212的负极还连接所述多节电池堆栈监控器U201的引脚2,所述多节电池堆栈监控器U201的引脚4分别连接所述稳压二极管D212的正极和所述稳压二极管D211的负极,所述稳压二极管D212的正极和所述稳压二极管D211的负极的连接点还分别连接所述电容C218的另一端和所述电容C217的一端,所述电容C218的另一端和所述电容C217的一端的连接点连接所述电阻R215的一端,所述电阻R215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接插板CN202的引脚2,所述多节电池堆栈监控器U201的引脚6分别连接所述稳压二极管D211的正极和所述稳压二极管D210的负极,所述稳压二极管D211的正极和所述稳压二极管D210的负极的连接点还分别连接所述电容C217的另一端和所述电容C214的一端,所述电容C217 的另一端和所述电容C214的一端的连接点连接所述电阻R214的一端,所述电阻R214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接插板CN202的引脚3,所述多节电池堆栈监控器U201的引脚8分别连接所述稳压二极管D210的正极和所述稳压二极管D209的负极,所述稳压二极管D210的正极和所述稳压二极管D209的负极的连接点还分别连接所述电容C214的另一端和所述电容C213的一端,所述电容C214的另一端和所述电容C213的一端的连接点连接所述电阻R213的一端,所述电阻R213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接插板CN202的引脚4,所述多节电池堆栈监控器U201的引脚10分别连接所述稳压二极管D209的正极和所述稳压二极管D208的负极,所述稳压二极管D209的正极和所述稳压二极管D208的负极的连接点还分别连接所述电容C213的另一端和所述电容C211的一端,所述电容C213的另一端和所述电容C211的一端的连接点连接所述电阻R212的一端,所述电阻R21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接插板CN202的引脚5,所述多节电池堆栈监控器U201的引脚12分别连接所述稳压二极管D208的正极和所述稳压二极管D207的负极,所述稳压二极管D208的正极和所述稳压二极管D207的负极的连接点还分别连接所述电容C211的另一端和所述电容C209的一端,所述电容C211的另一端和所述电容C209的一端的连接点连接所述电阻R210的一端,所述电阻R210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接插板CN202的引脚6,所述多节电池堆栈监控器U201的引脚14分别连接所述稳压二极管D207的正极和所述稳压二极管D206的负极,所述稳压二极管D207的正极和所述稳压二极管D206的负极的连接点还分别连接所述电容C209的另一端和所述电容C208的一端,所述电容C209的另一端和所述电容C208的一端的连接点连接所述电阻R208的一端,所述电阻R208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接插板CN202的引脚7,所述多节电池堆栈监控器U201的引脚16分别连接所述稳压二极管D206的正极和所述稳压二极管D205 的负极,所述稳压二极管D206的正极和所述稳压二极管D205的负极的连接点还分别连接所述电容C208的另一端和所述电容C205的一端,所述电容C208的另一端和所述电容C205的一端的连接点连接所述电阻R205的一端,所述电阻R205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接插板CN202的引脚8,所述多节电池堆栈监控器U201的引脚18分别连接
所述稳压二极管D205的正极和所述稳压二极管D204的负极,所述稳压二极管D205的正极和所述稳压二极管D204的负极的连接点还分别连接所述电容C205的另一端和所述电容C204的一端,所述电容C205的另一端和所述电容C204的一端的连接点连接所述电阻R204的一端,所述电阻R204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接插板CN202的引脚9,所述多节电池堆栈监控器U201的引脚20分别连接所述稳压二极管D204的正极和所述稳压二极管D203的负极,所述稳压二极管D204的正极和所述稳压二极管D203的负极的连接点还分别连接所述电容C204的另一端和所述电容C203的一端,所述电容C204的另一端和所述电容C203的一端的连接点连接所述电阻R203的一端,所述电阻R203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接插板CN202的引脚10,所述多节电池堆栈监控器U201的引脚22分别连接所述稳压二极管D203的正极和所述稳压二极管D202的负极,所述稳压二极管D203的正极和所述稳压二极管D202的负极的连接点还分别连接所述电容C203的另一端和所述电容C202的一端,所述电容C203的另一端和所述电容C202的一端的连接点连接所述电阻R202的一端,所述电阻R20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接插板CN202的引脚11,所述多节电池堆栈监控器U201的引脚24分别连接所述稳压二极管D202的正极和所述稳压二极管D201的负极,所述稳压二极管D202的正极和所述稳压二极管D201的负极的连接点还分别连接所述电容C202的另一端和所述电容C201的一端,所述电容C202的另一端和所述电容C201的一端的连接点连接所述电阻R201的一端,所述电阻R20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接插板CN202的引脚12,所述多节电池堆栈监控器U201的引脚26连接所述稳压二极管D201的正极,所述稳压二极管D201的正极还连接所述电容C201的另一端后连接所述接插板CN202的引脚13,所述电容C201的另一端还接模拟地,所述多节电池堆栈监控器U201的引脚28分别连接所述电容C206的一端和所述电阻R209的一端,所述电容C206的另一端接模拟地,所述电阻R209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电阻R207的一端和所述接插板CN201的引脚3,所述多节电池堆栈监控器U201的引脚29分别连接所述电容C207的一端和所述电阻R211的一端,所述电容C207的另一端接模拟地,所述电阻R21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电阻R206的一端所述接插板CN201的引脚1,所述电阻R206的另一端和所述电阻R207的另一端相连后连接所述三极管Q201的发射极,所述三极管Q201的集电极连接端子VREG,所述三极管Q201的基极连接所述多节电池堆栈监控器U201的引脚30,所述接插板CN201的引脚2和引脚3分别接模拟地,所述多节电池堆栈监控器U201的引脚30还连接所述电容C210的一端,所述多节电池堆栈监控器U201的引脚31分别连接端子VREG和所述电容C212的一端,所述电容C210的另一端和所述电容C212的另一端相连后接模拟地,所述多节电池堆栈监控器U201的引脚32接模拟地,所述多节电池堆栈监控器U201的引脚37、引脚38、引脚39以及引脚40相连后接模拟地,所述多节电池堆栈监控器U201的引脚41连接所述DC

DC转换器J201的引脚14,所述多节电池堆栈监控器U201的引脚42连接所述DC

DC转换器J201的引脚13,所述多节电池堆栈监控器U201的引脚43分别连接所述电阻R217的一端和所述DC

DC转换器J201的引脚11,所述电阻R217的另一端连接端子VREG,所述多节电池堆栈监控器U201的引脚44连接所述DC

DC转换器J201的引脚12,所述DC

DC转换器J201的引脚10连接端子VREG,所述DC

DC转换器J201的引脚9接模拟地,所述DC

DC转换器J201的引脚8接地,所述DC

DC转换器J201的引脚7接电源5V,所述DC

DC转换器J201的引脚6连接所述二极管D213的负极,所述二极管D213的正极分别连接所述电阻R218的一端和所述电阻R102的一端,所述电阻R218的另一端接电源5V,所述二极管D1011的正极与所述二极管D1012的负极的连接点分别连接所述电阻R102的另一端和所述
MISO_M,所述二极管D1011的负极接电源5V,所述二极管D1012的正极接地,所述DC

DC转换器J201的引脚5连接所述电阻R106的一端,所述电阻R106的另一端连接所述CS_M,所述DC

DC转换器J201的引脚4连接所述电阻R103的一端,所述电阻R103的另一端连接所述MOSI_M,所述DC

DC转换器J201的引脚3连接所述SCK_M,所述DC

DC转换器J201的引脚2接地,所述DC

DC转换器J201的引脚1分别连接所述电容C216的一端和电源5V,所述电容C216的另一端接地,所述DC

DC转换器J201的引脚15接模拟地,所述DC

DC转换器J201的引脚16分别连接所述电容C215的一端和端子VREG,所述电容C215的另一端接模拟地。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均衡仪,其特征在于,所述AC/DC电源单元包括降压转换器U109,隔离器U110,稳压器U112,保险丝F101,电感L104、L105、L106以及L103,双稳压二极管D109和D106,稳压二极管U108,二极管D110、D108、D105,发光二极管D107,极性电容C119、C121、C124、C125、C112、C116、C113、C114,电容C122、C127、C123、C120、C115,可调电阻R132,电阻R133、R126、R127、R129、R125、R128;所述保险丝F101的一端连接24V,所述保险丝F10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电容C122的一端和所述可调电阻R132的一端,所述可调电阻R132的一端还连接所述电感L104的引脚1,所述电容C12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模拟地和所述可调电阻R132的另一端,所述可调电阻R132的另一端还连接所述电感L104的引脚2,所述电感L104的引脚3连接所述双稳压二极管D109的一端,所述双稳压二极管D109的一端还连接所述电容C123的一端和所述电容C127的一端的连接点,所述电容C127的另一端连接机壳,所述电感L104的引脚4连接所述双稳压二极管D106的一端,所述双稳压二极管D106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双稳压二极管D109的另一端,所述双稳压二极管D106的一端还分别接地和连接所述电容C123的另一端,所述电容C123的另一端与所述极性电容C119的负极、所述极性电容C121的负极以及所述电容C120的一端相连后接地,所述电容C123的一端和所述电容C127的一端的连接点还分别连接所述二极管D110的正极和所述二极管D108的正极,所述二极管D110的负极和所述二极管D108的负极相连后分别连接端子VPOWER和所述极性电容C119的正极,所述极性电容C119的正极还连接所述电感L105的一端,所述电感L105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极性电容C121的正极和所述电容C120的另一端,所述电容C120的另一端还连接12V;所述稳压器U112的引脚3分别连接电源5V和所述电阻R133的一端,所述电阻R113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D107的正极,所述发光二极管D107的负极接地,所述稳压器U112的引脚1分别连接所述极性电容C124的负极和所述极性电容C125的负极,所述极性电容C124的负极还接地,所述极性电容C125的负极还接地,所述稳压器U112的引脚2和引脚4相连后分别连接所述极性电容C124的正极和所述电感L106的一端,所述电感L106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源3.3V和所述极性电容C125的正极;所述隔离器U110的引脚1分别连接所述极性电容C112的负极和接地,所述隔离器U110的引脚2分别连接所述极性电容C112的正极和所述电阻R126的一端,所述电阻R126的另一端接电源5V,所述隔离器U110的引脚3连接所述极性电容C116的负极,所述极性电容C116的负极分别接模拟地和连接所述电阻R127的一端,所述隔离器U110的引脚4连接所述极性电容C116的正极,所述极性电容C116的正极还分别连接电源5V和所述电阻R127的另一端;所述降压转换器U109的引脚1连接所述电容C117的一端,所述降压转换器U109的引脚8连接所述电容C117的另一端后分别连接所述二极管D105的负极和所述电感L103的一端,所述降压转换器U109的引脚4分别连接所述电阻R129的一端和所述电阻R125的一端,所述电阻R125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129的另一端分别
连接所述电感L103的另一端和所述极性电容C113的正极,所述极性电容C113的正极还分别连接所述极性电容C114的正极和所述电容C115的一端,所述电容C115的一端还接电源5V,所述降压转换器U109的引脚6依次连接所述二极管D105的正极、所述极性电容C113的负极、所述极性电容C114的负极以及所述电容C115的另一端,所述二极管D105的正极还接地,所述降压转换器U109的引脚7接12V;所述稳压二极管U103的引脚1和引脚相连后分别连接所述VREF25和所述电阻R128的一端,所述电阻R128的另一端接电源3.3V,所述稳压二极管U103的引脚3接地。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均衡仪,其特征在于,所述DCDC单元包括DC/DC转换器U312、U311、U310、U309、U308、U307、U306、U305、U304、U303、U302以及U301,三极管Q324、Q323、Q320、Q319、Q316、Q315、Q312、Q311、Q308、Q307、Q304以及Q303,双稳压二极管D312、D311、D310、D309、D308、D307、D306、D305、D304、D303、D302以及D301,电容C367、C368、C369、C370、C371、C372、C361、C362、C363、C364、C365、C366、C355、C356、C357、C358、C359、C360、C349、C350、C351、C352、C353、C354、C343、C344、C345、C346、C347、C348、C337、C338、C339、C340、C341、C342、C331、C332、C333、C334、C335、C336、C325、C326、C327、C328、C329、C330、C319、C320、C321、C322、C323、C324、C313、C314、C315、C316、C317、C318、C307、C308、C309、C310、C311、C312、C301、C302、C303、C304、C305以及C306,电阻R386、R381、R388、R384、R377、R392、R393、R385、R380、R387、R383、R376、R389、R390、R371、R366、R375、R368、R364、R378、R379、R370、R365、R374、R367、R363、R369、R372、R357、R353、R360、R355、R351、R358、R361、R356、R352、R359、R354、R350、R347、R348、R344、R339、R346、R342、R336、R334、R337、R343、R338、R345、R341、R335、R329、R330、R328、R324、R333、R326、R322、R316、R317、R327、R323、R332、R325、R321、R305、R306、R315、R311、R319、R313、R309、R304、R303、R314、R310、R318、R312、R308、R302以及R301;所述DC/DC转换器U312的引脚1分别连接所述电容C369的一端和所述电容C368的一端,所述电容C368的一端还分别连接所述电容C367的一端和供电24V,所述DC/DC转换器U312的引脚2分别连接所述电容C369的另一端和所述双稳压二极管D312的一端,所述双稳压二极管D312的一端还分别连接所述电容C368的另一端和所述电容C367的另一端,所述电容C367的另一端还接地,所述DC/DC转换器U312的引脚3分别连接所述双稳压二极管D312的另一端、所述电阻R384的一端以及所述电阻R377的一端,所述电阻R384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324的集电极,所述三极管Q324的发射极分别连接所述电阻R388的一端和供电24V,所述三极管Q324的基极分别连接所述电阻R388的另一端和所述三极管Q322的集电极,所述三极管Q322的发射极分别连接所述电阻R377的另一端和所述电阻R381的一端,所述电阻R381的一端还接地,所述三极管Q322的基极分别连接所述电阻R381的另一端和所述电阻R386的一端,所述电阻R386的另一端连接所述MCU_CTRL12,所述DC/DC转换器U312的引脚4连接所述电阻R393的一端,所述DC/DC转换器U312的引脚5分别连接所述电阻R392的一端和所述电容C370的一端,所述电容C370的一端还分别连接所述电阻R393的另一端和所述电容C371的一端,所述DC/DC转换器U312的引脚6分别连接所述电阻R392的另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冬青伍丹郑佳恒李雪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度宜特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