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变速箱动力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07986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7 15: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动变速箱动力系统,包括发动机和变速器,发动机包括飞轮和飞轮壳,飞轮与飞轮壳转动连接,还包括设于发动机和变速器之间的扭转减振器,扭转减振器包括盘体,盘体上沿周向均匀设有多个减振弹簧,盘体与飞轮同轴设置且与飞轮固定连接,减振弹簧抵设于所述飞轮上,扭转减振器与变速器直接或分体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发动机和变速器之间设置扭转减振器,与弹性柔性盘相比安装方便,降低发动机曲轴与传动系结合部分的扭转刚度,协调传动系扭振固有频率;增加传动系的扭转阻尼,抑制扭转共振响应振幅,能够衰减冲击而产生的瞬态扭振;衰减低速时动力系统的噪声及振动;车辆启动时缓和冲击载荷能,平顺性好。平顺性好。平顺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变速箱动力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车辆动力系统
,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动变速箱动力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采用自动变速箱的重型车辆,动力系统的发动机与变速器的连接方式为直接连接和分体连接。主要存在以下缺点:
[0003](1)如图1所示,发动机与变速器1(无花键输入轴)直接连接,发动机与变速器1之间的连接件为弹性柔性盘5,弹性柔性盘5一端与发动机上的飞轮3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变速器适配器4与变速器1连接。弹性柔性盘5由多层弹性钢板叠加而成,刚度大,抗扭转振动能力差。安装困难,需在飞轮壳2前端及飞轮3开工艺孔11。
[0004](2)如图2所示,发动机与变速器1分体连接,主要零件为弹性联轴器6和输出轴7,输出轴7通过轴承12与发动机壳体转动连接,弹性联轴器6设于发动机壳体内与飞轮3固定连接,弹性联轴器6和输出轴7之间通过花键连接并传递扭矩,输出轴7伸出发动机壳体的一端与变速器1连接;弹性联轴器6价格昂贵,同时联轴器的形式多样,造成与之连接的飞轮3多样。
[0005](3)采用液力扭转减振器作为过渡连接装置,结构复杂,价格昂贵。
[0006](4)与普通手动挡变速相匹配的飞轮及飞轮壳通用性差,不便于仓库管理。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发动机与变速器之间的连接件抗扭转振动能力差,价格昂贵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自动变速箱动力系统。
[0008]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要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变速箱动力系统,包括发动机和变速器,所述发动机包括飞轮和飞轮壳,所述飞轮设于所述飞轮壳内与所述飞轮壳转动连接,还包括设于发动机和变速器之间的扭转减振器,所述扭转减振器包括盘体,所述盘体上沿周向均匀设有多个减振弹簧,所述盘体与所述飞轮同轴设置且与所述飞轮固定连接,所述减振弹簧抵设于所述飞轮上,所述扭转减振器与所述变速器直接或分体连接。
[0009]扭转减振器上的减振弹簧与飞轮贴合,起协调传动系扭振固有频率;还能增加传动系的扭转阻尼,抑制扭转共振响应振幅,能够衰减冲击而产生的瞬态扭振;衰减低速时动力系统的噪声及振动;车辆启动时缓和冲击载荷能,平顺性好。
[0010]进一步,为了将扭转减振器与发动机连接,所述盘体周向上设有若干安装孔,所述螺栓穿过所述安装孔与所述发动机上的飞轮固定连接。
[0011]进一步,为了实现变速器与扭转减振器之间的直接连接,所述盘体沿轴向设有花键箍,所述变速器上设有与所述花键箍插接连接的花键输入轴。
[0012]进一步,为了实现变速器与扭转减振器之间的分体连接,所述盘体沿轴向设有花键箍,所述扭转减振器靠近变速器的一侧设有输出联轴器,所述输出联轴器包括输出轴和
套筒,所述套筒与飞轮壳固定连接,所述输出轴与套筒之间设有若干组轴承,所述输出轴靠近盘体的一端设有与花键箍配合的花键部,所述输出轴远离盘体的一端与所述变速器固定连接。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自动变速箱动力系统,采用发动机和变速器之间设置扭转减振器,与弹性柔性盘相比安装方便,降低发动机曲轴与传动系结合部分的扭转刚度,协调传动系扭振固有频率;增加传动系的扭转阻尼,抑制扭转共振响应振幅,能够衰减冲击而产生的瞬态扭振;衰减低速时动力系统的噪声及振动;车辆启动时缓和冲击载荷能,平顺性好;与弹性联轴器相比,价格便宜,耐环境变化能力强;与液力扭转减振器相比价格低廉。
附图说明
[001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5]图1是现有技术中发动机与变速器直接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现有技术中发动机与变速器分体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扭转减振器的主视图;
[0018]图4是扭转减振器的侧视图;
[0019]图5是实施例一的装配示意图;
[0020]图6是实施例一的爆炸示意图;
[0021]图7是实施例二的装配示意图;
[0022]图8是输出轴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变速器,101、输入轴,2、飞轮壳,3、飞轮,4、变速器适配器,5、弹性柔性盘,6、弹性联轴器,7、输出轴,701、花键部,8、扭转减振器,801、盘体,802、减振弹簧,803、花键箍,9、螺栓,11、工艺孔,12、轴承,13、套筒。
具体实施方式
[0024]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的说明。此图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
[0025]实施例一:
[0026]如图3

6所示,本技术的一种自动变速箱动力系统,包括发动机和变速器1,所述发动机包括飞轮3和飞轮壳2,所述飞轮3设于所述飞轮壳2内与所述飞轮壳2转动连接,还包括设于发动机和变速器1之间的扭转减振器8,扭转减振器8由手动挡变速器(MT)干式盘片摩擦式离合器摩擦片的扭转减振器改制而成,所述扭转减振器8包括盘体801,所述盘体801上沿周向均匀设有多个减振弹簧802,所述盘体801与所述飞轮3同轴设置且与所述飞轮3固定连接,所述减振弹簧802抵设于所述飞轮3上,所述扭转减振器8与所述变速器1直接或分体连接。
[0027]所述盘体801周向上设有若干安装孔,所述螺栓9穿过所述安装孔与所述发动机上的飞轮3固定连接。
[0028]所述盘体801沿轴向设有花键箍803,所述变速器1上设有与所述花键箍803插接连接的花键输入轴101。
[0029]实施例二:
[0030]如图7、8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盘体801沿轴向设有花键箍803,所述扭转减振器8靠近变速器1的一侧设有输出联轴器,所述输出联轴器包括输出轴7和套筒13,所述套筒13与飞轮壳2固定连接,所述输出轴7与套筒13之间设有若干组轴承12,所述输出轴7靠近盘体801的一端设有与花键箍803配合的花键部701,所述输出轴7远离盘体801的一端与所述变速器1固定连接。
[0031]本技术中方向和参照(例如,上、下、左、右、等等)可以仅用于帮助对附图中的特征的描述。因此,并非在限制性意义上采用以下具体实施方式,并且仅仅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形式来限定所请求保护的主题的范围。
[0032]以上述依据本技术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的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技术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技术的技术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变速箱动力系统,包括发动机和变速器(1),所述发动机包括飞轮(3)和飞轮壳(2),所述飞轮(3)设于所述飞轮壳(2)内与所述飞轮壳(2)转动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发动机和变速器(1)之间的扭转减振器(8),所述扭转减振器(8)包括盘体(801),所述盘体(801)上沿周向均匀设有多个减振弹簧(802),所述盘体(801)与所述飞轮(3)同轴设置且与所述飞轮(3)固定连接,所述减振弹簧(802)抵设于所述飞轮(3)上,所述扭转减振器(8)与所述变速器(1)直接或分体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变速箱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盘体(801)周向上设有若干安装孔,螺栓(9)穿过所述安装孔与所述发动机上的飞轮(3)固定连接。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庆军刘志华
申请(专利权)人:柳工常州矿山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