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驾驶模组及无人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06930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7 15: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无人自动驾驶领域,公开了一种自动驾驶模组及无人车,自动驾驶模组包括:支架;安装于支架的一端的雷达,雷达用于识别路障;安装于支架靠近雷达的一端的天线,天线用于接收定位信号;安装于支架的一端并位于雷达和天线下方的控制中心,雷达和天线和控制中心电性连接;其中,雷达将识别的路障信息传递至控制中心,天线将接收到的定位信息传递至控制中心,控制中心根据接收到的路障信息和定位信息按照设定好的路线和绕行规则控制搭载自动驾驶模组的设备行进。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能够实现自动驾驶组件的模块化,使自动驾驶模组更为节省空间,提高生产效率与节约成本。节约成本。节约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驾驶模组及无人车


[0001]本技术实施例涉及无人自动驾驶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动驾驶模组及无人车。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以计算机技术和自动化技术为主的智能控制技术获得了飞速的发展,并且近年来车辆的无人驾驶研究成为当前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0003]车辆的无人驾驶模块主要包括雷达、天线与控制中心,雷达主要用于检测识别路障,天线主要用于对车辆本身的实时定位,控制中心则根据雷达和天线反馈过来的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并控制车辆沿既定路线绕来障碍物行进。但是本技术的专利技术人在实现本技术的过程中发现,现有的无人驾驶模块的主要部件散布与车体的不同位置,因此占用了车体过多的空间,同时分散布置的架势模块限制了无人车的生产效率,主要体现在安装分散布置的无人驾驶模块将会十分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实施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及自动驾驶模组及无人车,能够将自动驾驶组件模块化,减少自动驾驶组件占用的空间,提高生产效率与节约成本。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自动驾驶模组,包括:支架;
[0006]雷达,所述雷达安装于所述支架的一端,所述雷达用于识别路障;
[0007]天线,所述天线安装于所述支架靠近所述雷达的一端,所述天线用于接收定位信号;
[0008]控制中心,所述控制中心安装于所述支架的一端并位于所述雷达和所述天线的下方,所述雷达和天线和所述控制中心电性连接;
[0009]其中,所述雷达将识别的路障信息传递至所述控制中心,所述天线将接收到的定位信息传递至控制中心,所述控制中心根据接收到的路障信息和定位信息按照设定好的路线和绕行规则控制搭载所述自动驾驶模组的设备行进。
[0010]可选的,所述自动驾驶模组还包括图像采集装置,所述图像采集装置安装于所述支架上,所述图像采集装置和所述控制中心电性连接;
[0011]所述图像采集装置用于采集自动驾驶模组当下所处环境的图像并将采集到的图像信息传递至所述控制中心。
[0012]可选的,所述支架设置有螺接结构,所述螺接结构用于安装所述雷达。
[0013]可选的,所述支架设置有卡接结构,所述卡接结构用于卡接固定所述天线。
[0014]可选的,所述自动驾驶模组还包括信息处理中心,所述信息处理中心设置于所述支架的另一端,所述雷达、天线和图像采集装置均与所述信息处理中心电性连接,所述信息处理中心与所述控制中心电性连接。
[0015]可选的,所述自动驾驶模组还包括显示模块,所述显示模块安装于所述支架的另一端并位于所述信息处理中心上方。
[0016]可选的,所述显示模块为LED点阵屏。
[0017]可选的,所述自动驾驶模组还包括光线传感器,所述光线传感器分别和所述信息处理中心和所述控制中心电性连接,所述光线传感器用于检测环境光亮。
[0018]一种无人车,包括如上述任意一项实施例所述的自动驾驶模组和车体;所述自动驾驶模组安装于所述车体上并且所述自动驾驶模组和所述车体电性连接。
[0019]可选的,所述支架的两端之间的倾斜角为钝角,设置有雷达、天线和控制中心的支架一端安装于所述车体的顶部,设置有信息处理中心和显示模块的支架另一端安装于所述车体的车头。
[0020]在本技术实施例中,通过将雷达、天线和控制中心集成于所述支架上,使所述自动驾驶模组模块化,从而减少自动驾驶模组占用的空间,提高生产效率与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技术自动驾驶模组实施例的整体示意图;
[0022]图2是本技术自动驾驶模组实施例的电连接关系示意图;
[0023]图3是本技术自动驾驶模组实施例的支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表述“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0025]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说明书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技术。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26]请参阅图1和图2,自动驾驶模组1包括支架10、雷达20、天线30和控制中心40,所述雷达20安装于所述支架10的一端,所述天线30安装于所述支架10靠近所述雷达20的一端,所述控制中心40安装于所述支架10的一端并且位于所述雷达20和所述天线30的下方,所述雷达20和所述天线30均与所述控制中心40电性连接,其中,所述雷达20将将识别到的路障信息传递至所述控制中心40,所述天线30将接收到的定位信息传递至所述控制中心40,所述控制中心40根据接收到的路障信息和定位信息按照设定好的路线和绕行规则控制搭载所述自动驾驶模组1的设备行进。
[0027]所述自动驾驶模组1还包括图像采集装置70、信息处理中心50和显示模块60。所述雷达20安装于所述支架10的一端,所述天线30安装于所述支架10靠近所述雷达20的一端,所述控制中心40安装于所述支架10的一端并位于所述雷达20和所述天线30的下方,所述信息处理中心50设置于所述支架10的另一端,所述显示模块60安装于所述支架10的另一端并
且所述显示模块60位于所述信息处理中心50上方。所述图像采集装置70安装于所述支架10上,所述图像采集装置70和所述控制中心40电性连接。
[0028]请参阅图3,所述支架10由第一钣金101、第二钣金102、第三钣金103和第四钣金104,所述第二钣金102连接于所述第一钣金101上,所述第三钣金103通过连接柱106连接安装于所述第二钣金102背离所述第一钣金101的一侧上,所述第四钣金104安装于所述第二钣金102朝向所述第一钣金101的一侧。所述第一钣金101的一端放置所述控制中心40,所述第一钣金101的另一端放置所述信息处理中心50,所述第一钣金101和所述第二钣金102之间形成收容腔(图未示出),所述收容腔用于收容所述控制中心40,所述天线30安装于所述第二钣金102上,所述雷达20安装于所述第三钣金103上,所述第四钣金104设置有放置槽1041,所述图像采集装置70安装于所述放置槽1041内。
[0029]具体的,所述第二钣金102设置有卡接结构,所述卡接结构包括卡接槽和卡勾,所述卡接槽设置于所述第二钣金102上,所述卡勾绕所述卡接槽阵列设置,所述天线30收容于所述卡接槽内并通过所述卡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驾驶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雷达,所述雷达安装于所述支架的一端,所述雷达用于识别路障;天线,所述天线安装于所述支架靠近所述雷达的一端,所述天线用于接收定位信号;控制中心,所述控制中心安装于所述支架的一端并位于所述雷达和所述天线的下方,所述雷达和天线和所述控制中心电性连接;其中,所述雷达将识别的路障信息传递至所述控制中心,所述天线将接收到的定位信息传递至控制中心,所述控制中心根据接收到的路障信息和定位信息按照设定好的路线和绕行规则控制搭载所述自动驾驶模组的设备行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驾驶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图像采集装置,所述图像采集装置安装于所述支架上,所述图像采集装置和所述控制中心电性连接;所述图像采集装置用于采集自动驾驶模组当下所处环境的图像并将采集到的图像信息传递至所述控制中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驾驶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设置有螺接结构,所述螺接结构用于安装所述雷达。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驾驶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设置有卡接结构,所述卡接结构用于卡接固定所述天线。5.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宇飞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惠尔智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