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散热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479758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3 15: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车辆散热技术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散热设备、控制器及车辆


[0001]本技术实施例涉及散热
,特别是涉及一种散热设备

控制器及车辆


技术介绍

[0002]散热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其中采用液冷方式的散热设备相较于单纯的风冷具有更优良散热性能,以及其适用于精细化设备的特性,例如为电子设备等提供散热,同时也提供了一种将其应用于车辆的可能

[0003]在实现本技术实施例的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采用液冷方式的散热设备存在长期使用后,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液冷介质蒸发减少的情况,液冷介质减少后会降低散热设备的散热性能,而散热设备包括散热本体

出水管

回水管和换热器,出水管的两端分别与散热本体和换热器连接,回水管的两端分别与散热本体和换热器连接,当散热设备需要加注冷却液,需要将回水管从散热本体拔掉,再封堵散热本体的出水口,然后向回水管加冷却液,操作步骤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实施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散热设备,能够简化向散热设备内加注液冷介质的步骤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散热设备,包括支撑框架和液冷散热机构,所述液冷散热机构设置于所述支撑框架,所述液冷散热机构包括散热本体

第一管路

第二管路

第三管路

注液组件和换热器,所述散热本体和注液组件均设置于所述支撑框架,所述第一管路

散热本体

第二管路

注液组件

第三管路和换热器依次首尾连接形成闭合回路,所述闭合回路用于液冷介质循环流动,所述注液组件用于添加液冷介质,所述换热器用于设置于待散热设备,以对所述待散热设备进行散热

[0006]可选的,所述注液组件包括注液壳和螺纹帽,所述注液壳设置于支撑框架,所述注液壳设置液腔

第一开口

第二开口和注液螺纹口,所述第一开口

第二开口和注液螺纹口均与所述液腔连通,所述第二管路连接于第一开口,所述第三管路连接于所述第二开口,所述螺纹帽螺接于所述注液螺纹口

[0007]可选的,所述散热设备还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设置于支撑框架,所述注液壳设置于所述支撑座

[0008]可选的,所述支撑框架还包括第一支撑板

第二支撑板和若干支撑柱,所述第二支撑板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撑板设置,所述支撑柱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所述支撑柱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设置有若干出风孔,所述第二支撑板设置有透气区,所述透气区设置有若干间隔排布的透气通孔;所述散热本体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之间,所述透气区与所述散热本体对应设置,所述第二支撑板用于安装待散热设备,所述支撑座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板背离所述第一支撑板的表面,所述第二支撑板还设置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供第一管路穿过,所述第二通孔供第二
管路穿过

[0009]可选的,所述支撑框架还包括第三支撑板,所述第三支撑板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板背离所述第一支撑板的表面,所述第三支撑板用于安装待散热设备

[0010]可选的,所述第三支撑板包括板体

第一侧板

第二侧板

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一侧板的一端连接于板体,所述第一侧板的另一端与第一安装板连接,所述第二侧板的一端连接于板体,所述第二侧板的另一端与第二安装板连接,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固定于第二支撑板背离所述第一支撑板的表面

[0011]可选的,所述支撑框架还包括第一减震垫和第二减震垫,所述第一减震垫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板和所述第一安装板之间,所述第二减震垫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板和所述第二安装板之间

[0012]可选的,所述板体设置有第一开孔,所述第二支撑板设置有第二开孔,所述第一开孔

第二开孔和散热本体对应设置

[001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控制器,包括控制器本体和上述的散热设备,其中,所述换热器设置于所述控制器本体内

[001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还提供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车辆,包括车体和上述控制器,所述车体设置有尾箱槽和排气孔,所述排气孔与所述尾箱槽连通,所述控制器的支撑框架与车体固定,所述控制器的液冷散热机构位于所述尾箱槽内,所述控制器的散热本体与排气孔对应

[0015]本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技术实施例散热设备,包括支撑框架和液冷散热机构,所述液冷散热机构设置于所述支撑框架,所述液冷散热机构包括散热本体

第一管路

第二管路

第三管路

注液组件和换热器,所述散热本体和注液组件均设置于所述支撑框架,所述第一管路

散热本体

第二管路

注液组件

第三管路和换热器依次首尾连接形成闭合回路,所述闭合回路用于液冷介质循环流动,所述注液组件用于添加液冷介质,所述换热器用于设置于待散热设备,以对所述待散热设备进行散热

通过上述方式,可以简化向散热设备内加注液冷介质的步骤,提供更好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散热设备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散热设备的爆炸图;
[0019]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散热设备的液冷散热机构的示意图;
[0020]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散热设备的液冷散热机构的另一示意图;
[0021]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散热设备的注液组件的示意图;
[0022]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散热设备的支撑框架的示意图;
[0023]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散热设备的支撑框架一实施例的爆炸图;
[0024]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散热设备的支撑座的示意图;
[0025]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控制器的的示意图;
[0026]图
10
是本技术实施例车辆的尾箱局部示意图;
[0027]图
11
是本技术实施例车辆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散热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框架;液冷散热机构,设置于所述支撑框架,所述液冷散热机构包括散热本体

第一管路

第二管路

第三管路

注液组件和换热器,所述散热本体和注液组件均设置于所述支撑框架,所述第一管路

散热本体

第二管路

注液组件

第三管路和换热器依次首尾连接形成闭合回路,所述闭合回路用于液冷介质循环流动,所述注液组件用于添加液冷介质,所述换热器用于设置于待散热设备,以对所述待散热设备进行散热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液组件包括注液壳和螺纹帽,所述注液壳设置于支撑框架,所述注液壳设置液腔

第一开口

第二开口和注液螺纹口,所述第一开口

第二开口和注液螺纹口均与所述液腔连通,所述第二管路连接于第一开口,所述第三管路连接于所述第二开口,所述螺纹帽螺接于所述注液螺纹口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设备还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设置于支撑框架,所述注液壳设置于所述支撑座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还包括第一支撑板

第二支撑板和若干支撑柱,所述第二支撑板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撑板设置,所述支撑柱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所述支撑柱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设置有若干出风孔,所述第二支撑板设置有透气区,所述透气区设置有若干间隔排布的透气通孔;所述散热本体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之间,所述透气区与所述散热本体对应设置,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超常宇飞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惠尔智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