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形炉隔墙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06366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7 15: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环形炉隔墙结构,包括竖向安装设置在炉顶上并呈线性排列的若干组纤维模块以及设置在炉墙侧墙上的一对相互平行的工字钢,工字钢包括一体连接设置的底板、顶板以及连接设置在底板和顶板之间的连接板;两工字钢的底板顶端面之间间隔架设有若干槽钢,每一槽钢上分别连接设置有连接杆,连接杆穿过纤维模块并通过定位组件将一组纤维模块进行定位;所述纤维模块与炉顶的接触面之间设置有纤维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装置结构简单,便于制造与维护;由于避免了使用冷却水道结构,有效地防止了因流动水冷却而带来的热量散失,节约了能源。无浇注料结构可以减少维护与维修成本,无需停炉烘干环节,可使环形炉快速投入生产,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环形炉隔墙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加热炉
,更具体涉及一种环形炉隔墙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环形炉加热一般由转动的炉底,固定的内环炉墙,固定的外环炉墙和炉顶组成,为了保证管坯的加热要求,炉内通过隔墙分为预热区、加热区和均热区。
[0003]国内现阶段的环形炉隔墙主要采用固定水冷浇注料的形式,浇注料内预埋水冷管道,水冷管道两侧架与炉墙上,以水冷管道作为隔墙的墙梁,浇注料上侧砌耐火砖。埋于隔墙内的水冷管道起冷却隔墙的作用,水冷管出、入水口设置在隔墙下部一侧,通过流动水冷却隔墙,提高隔墙使用寿命。
[0004]但是,现有的环形炉隔墙存在如下缺陷:
[0005]1)隔墙底部的水冷管道做梁支撑整个隔墙的重量,当炉子长时间处于1240℃到1300℃时,在断水的情况下很容易烧坏水冷管道,进而造成隔墙的崩塌,维修不便。
[0006]2)用水冷循环管对隔墙进行降温的结构复杂,维修不便。
[0007]3)循环水冷管道中的水会带走炉内的一部分热量,造成热量损失,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0008]4)采用水冷循环管加浇注料的结构时,当结构损坏需要维修时,维修结束后需要烘炉,降低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本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环形炉隔墙结构,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便于制造与维护,使环形炉快速投入生产,提高工作效率。
[0010]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0011]一种环形炉隔墙结构,包括竖向安装设置在炉顶上并呈线性排列的若干组纤维模块以及设置在炉墙侧墙上的一对相互平行的工字钢,工字钢包括一体连接设置的底板、顶板以及连接设置在底板和顶板之间的连接板;两工字钢的底板顶端面之间间隔架设有若干槽钢,每一槽钢上分别连接设置有连接杆,连接杆穿过纤维模块并通过定位组件将一组纤维模块进行定位;所述纤维模块与炉顶的接触面之间设置有起到密封作用的纤维毯。
[0012]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所述定位组件包括与连接杆底部固定连接并设置在纤维模块内部的若干固定片,每一固定片上分别开设有小孔并通过穿过小孔的穿筋将纤维模块进行定位。
[0013]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所述纤维模块的密度大于240KG/M3。
[0014]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所述纤维模块上设置有L型台阶,炉顶与纤维模块的L型台阶相接触。
[0015]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技术所取得技术进步如下。
[0016]本技术将各纤维模块线性设置成纤维隔墙结构,通过采用纤维隔墙结构的设
置,使本技术中的装置结构简单,便于制造与维护。由于避免了使用冷却水道结构,有效地防止了因流动水冷却而带来的热量散失,节约了能源。无浇注料结构可以减少维护与维修成本,无需停炉烘干环节,可使环形炉快速投入生产,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图。
[0019]其中:1、工字钢,2、连接杆,3、炉顶,4、固定片,5、纤维毯,6、调节螺母,7、槽钢,8、穿筋,9、纤维模块,10、炉底基准线,11、侧墙边线,12、炉墙侧墙。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1]一种环形炉隔墙结构,结合图1和图2所示,包括纤维模块9、工字钢1、槽钢7、连接杆2、定位组件、纤维毯5。
[0022]纤维模块9设置有若干组,呈竖直状态设置,并呈线性排列,分别竖向安装设置在炉顶3上。纤维模块9的下方一段距离处为炉底基准线10。
[0023]工字钢1设置有一对,相互平行设置,设置在炉墙侧墙12上。如图2所示,炉墙侧墙12的侧墙边线11位置已经已在图2中表示出来。
[0024]工字钢1包括一体连接设置的底板、顶板以及连接设置在底板和顶板之间的连接板。
[0025]两工字钢1的底板顶端面之间间隔架设有若干槽钢7,每一槽钢7上分别连接设置有连接杆2,连接杆2通过调节螺母6固定在槽钢7上,连接杆2穿过纤维模块9并通过定位组件将一组纤维模块9进行定位。
[0026]定位组件包括固定片4和穿筋8。固定片4设置有若干个,设置为矩形板状。本技术中每一定位组件中设置有两个固定片4。固定片4与连接杆2底部焊接固定连接,并设置在纤维模块9内部。每一固定片4上分别开设有小孔并通过穿过小孔的穿筋8将纤维模块9进行定位。
[0027]纤维模块9上设置有L型台阶,炉顶3与纤维模块9的L型台阶相接触。
[0028]纤维模块9与炉顶3的接触面之间设置有起到密封作用的纤维毯5,纤维毯5铺设在L型台阶上。
[0029]本技术纤维模块9的密度大于240KG/M3,保温性好,低散热节约材料,节能。用纤维模块替换了循环水冷管,即防止了热量的损失,又实现了隔热的目的,更换维修方便,又省去了烘炉的步骤,为工厂降低了时间成本。采用连接杆加调节螺母的连接方式,大大缩短了维修时间。
[0030]本技术将各纤维模块9线性设置成纤维隔墙结构,通过采用纤维隔墙结构的设置,使本技术中的装置结构简单,便于制造与维护。由于避免了使用冷却水道结构,有效地防止了因流动水冷却而带来的热量散失,节约了能源。无浇注料结构可以减少维护与维修成本,无需停炉烘干环节,可使环形炉快速投入生产,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形炉隔墙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竖向安装设置在炉顶(3)上并呈线性排列的若干组纤维模块(9)以及设置在炉墙侧墙(12)上的一对相互平行的工字钢(1),工字钢(1)包括一体连接设置的底板、顶板以及连接设置在底板和顶板之间的连接板;两工字钢(1)的底板顶端面之间间隔架设有若干槽钢(7),每一槽钢(7)上分别连接设置有连接杆(2),连接杆(2)穿过纤维模块(9)并通过定位组件将一组纤维模块(9)进行定位;所述纤维模块(9)与炉顶(3)的接触面之间设置有起到密封作用的纤维毯(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盛永钢张钰航张天航赵志伟杨凯中张卫中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和和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