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锭冷却水换热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05803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7 14: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锭冷却水换热冷却装置,包括首冷组件由第一支撑底座、第一支撑脚、第一换热冷却箱体、第一输水管、电磁阀、第二输水管、第一抽水泵、第三输水管、过滤板、冷却管和冷却液加注口组成,第一支撑底座的底部对称设置有第一支撑脚,第一支撑底座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换热冷却箱体,第一换热冷却箱体的侧面设有第一输水管,第一输水管顶部设有电磁阀,第一换热冷却箱体的另一侧面设有第二输水管,第二输水管的一端与第一抽水泵连接,第一抽水泵的顶部与第三输水管的一端连接,第一换热冷却箱体的内部上方设置有过滤板。本钢锭冷却水换热冷却装置,具有冷却效果好,自动作业,操作便捷,人员可以对冷却水的温度进行实时监控的优点。控的优点。控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锭冷却水换热冷却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换热冷却
,具体为一种钢锭冷却水换热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钢锭至今仍是轧钢生产的主要原料,钢锭质量的优劣、锭型的状况以及其重量大小对轧钢生产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轧钢生产中除各类初轧机可选用钢锭作原料外,一些特殊用途轧机、部分中厚板轧机也用钢锭为原料,我国不少地方中小企业的开坯机成品轧机也选用小钢锭作原料,钢锭选择的内容主要是正确地选择钢锭种类、它的重量以及断面形状和尺寸大小。
[0003]钢锭的生产一般包括配料、熔炼、浇注、轧制、退火、后处理和收卷等工艺流程,目前退火时使用的冷却水通过冷却水塔进行循环冷却,冷却水喷淋后进行收集在制冷进行循环使用,存在的问题在于,只进行单次的喷淋冷却,水利用效果差,冷却方式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锭冷却水换热冷却装置,具有冷却效果好,自动作业,操作便捷,人员可以对冷却水的温度进行实时监控的优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钢锭冷却水换热冷却装置,包括首冷组件由第一支撑底座、第一支撑脚、第一换热冷却箱体、第一输水管、电磁阀、第二输水管、第一抽水泵、第三输水管、过滤板、冷却管和冷却液加注口组成,第一支撑底座的底部对称设置有第一支撑脚,第一支撑底座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换热冷却箱体,第一换热冷却箱体的侧面设置有第一输水管,第一输水管的顶部设置有电磁阀,第一换热冷却箱体的另一侧面设置有第二输水管,第二输水管的一端与第一抽水泵连接,第一抽水泵的顶部与第三输水管的一端连接。
[0006]优选的,所述第一换热冷却箱体的内部上方设置有过滤板,过滤板的下方设置有冷却管,冷却管的一端从第一换热冷却箱体的内部贯穿至外部,冷却管的一端设置有冷却液加注口。
[0007]优选的,所述首冷组件的侧旁设置有复冷组件,复冷组件由第二支撑底座、第二支撑脚、第二换热冷却箱体、显示屏、PLC控制器、第四输水管、第二抽水泵、第五输水管、排水管、水温传感器、连接柱、连接框、网框、蓄冷板组成,第二支撑底座的底部对称设置有第二支撑脚,第二支撑底座的顶部设置有第二换热冷却箱体。
[0008]优选的,所述第二换热冷却箱体的侧面设置有显示屏,显示屏的下方设置有PLC控制器,第三输水管的另一端与第二换热冷却箱体的侧面上部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第二换热冷却箱体的另一侧旁设置有第四输水管,第四输水管的一端与第二抽水泵连接,第二抽水泵的顶部与第五输水管的一端连接,第五输水管的另一端与第一换热冷却箱体的侧面上部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第二换热冷却箱体的底部设置有排水管,第二换热冷却箱体的内壁上设置有水温传感器,第二换热冷却箱体的内部设置有连接柱,连接柱的外部套装有连接框,连接框的侧面对称设置有网框,网框的内部放置有蓄冷板。
[0011]优选的,所述PLC控制器与第一抽水泵、显示屏、第二抽水泵和水温传感器电性连接。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3]本钢锭冷却水换热冷却装置,显示屏的下方设置有PLC控制器,第二换热冷却箱体的内壁上设置有水温传感器,PLC控制器与第一抽水泵、显示屏、第二抽水泵和水温传感器电性连接,装置通过水温传感器对冷却水的温度进行检测,并将数据传输至PLC控制器,当冷却水的温度没有达到人员在PIC控制器上设定的温度时,PLC控制器则会控制第二抽水泵启动,第二抽水泵通过第四输水管将第二换热冷却箱体内部的冷却水抽出,并经由第五输水管传输至第一换热冷却箱体重新进行换热冷却作业,从而使得冷却水的冷却效果非常好,并且自动作业,操作非常便捷,装置通过水温传感器对冷却水的温度进行检测,并将数据传输至PLC控制器,PLC控制器将数据传输至显示屏上显示,供人员参考,人员可以对冷却水的温度进行实时监控。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立体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首冷组件结构立体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的第一换热冷却箱体内部结构截面图;
[0017]图4为本技术的复冷组件结构立体示意图;
[0018]图5为本技术的第二换热冷却箱体内部结构截面图。
[0019]图中:1、首冷组件;11、第一支撑底座;12、第一支撑脚;13、第一换热冷却箱体;14、第一输水管;141、电磁阀;15、第二输水管;151、第一抽水泵;152、第三输水管;16、过滤板;17、冷却管;171、冷却液加注口;2、复冷组件;21、第二支撑底座;22、第二支撑脚;23、第二换热冷却箱体;231、显示屏;232、PLC控制器;24、第四输水管;241、第二抽水泵;242、第五输水管;25、排水管;26、水温传感器;27、连接柱;28、连接框;29、网框;291、蓄冷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请参阅图1

5,一种钢锭冷却水换热冷却装置,包括首冷组件1由第一支撑底座11、第一支撑脚12、第一换热冷却箱体13、第一输水管14、电磁阀141、第二输水管15、第一抽水泵151、第三输水管152、过滤板16、冷却管17和冷却液加注口171组成,第一支撑底座11的底部对称设置有第一支撑脚12,第一支撑底座11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换热冷却箱体13,第一换热冷却箱体13的侧面设置有第一输水管14,第一输水管14的顶部设置有电磁阀141,第一换热冷却箱体13的另一侧面设置有第二输水管15,第二输水管15的一端与第一抽水泵151连
接,第一抽水泵151的顶部与第三输水管152的一端连接,第一换热冷却箱体13的内部上方设置有过滤板16,过滤板16的下方设置有冷却管17,冷却管17的一端从第一换热冷却箱体13的内部贯穿至外部,冷却管17的一端设置有冷却液加注口171,首冷组件1的侧旁设置有复冷组件2,复冷组件2由第二支撑底座21、第二支撑脚22、第二换热冷却箱体23、显示屏231、PLC控制器232、第四输水管24、第二抽水泵241、第五输水管242、排水管25、水温传感器26、连接柱27、连接框28、网框29、蓄冷板291组成,第二支撑底座21的底部对称设置有第二支撑脚22,第二支撑底座21的顶部设置有第二换热冷却箱体23,第二换热冷却箱体23的侧面设置有显示屏231,显示屏231的下方设置有PLC控制器232,第三输水管152的另一端与第二换热冷却箱体23的侧面上部连接,第二换热冷却箱体23的另一侧旁设置有第四输水管24,第四输水管24的一端与第二抽水泵241连接,第二抽水泵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锭冷却水换热冷却装置,包括首冷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首冷组件(1)由第一支撑底座(11)、第一支撑脚(12)、第一换热冷却箱体(13)、第一输水管(14)、电磁阀(141)、第二输水管(15)、第一抽水泵(151)、第三输水管(152)、过滤板(16)、冷却管(17)和冷却液加注口(171)组成,第一支撑底座(11)的底部对称设置有第一支撑脚(12),第一支撑底座(11)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换热冷却箱体(13),第一换热冷却箱体(13)的侧面设置有第一输水管(14),第一输水管(14)的顶部设置有电磁阀(141),第一换热冷却箱体(13)的另一侧面设置有第二输水管(15),第二输水管(15)的一端与第一抽水泵(151)连接,第一抽水泵(151)的顶部与第三输水管(152)的一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锭冷却水换热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冷却箱体(13)的内部上方设置有过滤板(16),过滤板(16)的下方设置有冷却管(17),冷却管(17)的一端从第一换热冷却箱体(13)的内部贯穿至外部,冷却管(17)的一端设置有冷却液加注口(17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锭冷却水换热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首冷组件(1)的侧旁设置有复冷组件(2),复冷组件(2)由第二支撑底座(21)、第二支撑脚(22)、第二换热冷却箱体(23)、显示屏(231)、PLC控制器(232)、第四输水管(24)、第二抽水泵(241)、第五输水管(242)、排水管(25)、水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锦强韩报明王少博谢玉宽焦梦卓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敬业中厚板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