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下述的,该压电/电致伸缩器件包括陶瓷基体,具有相对的一对薄板部;支承这些薄板部的固定部;突起部,该突起部位于上述一对薄板部的前端部分。
技术介绍
在采用压电/电致伸缩层的促动元件,传感元件等的压电/电致伸缩器件中,在陶瓷基体上,通过比如,印刷方式,形成由一个电极层形成的布线图案,另外在其上,通过印刷,形成压电/电致伸缩层后,对其进行烘焙,将其固定,然后,形成由另一电极层形成的布线图案(比如,参照JP特开2001-320103号文献)。另外,通过相对布线图案的电信号的供给,在压电/电致伸缩层上,外加电场,其结果是,可用作使压电/电致伸缩层发生位移的促动元件,并且可用作从布线图案,取出对应于施加于该压电/电致伸缩层上的压力而产生的电信号的传感元件。此外,本申请人提出有下述的压电/电致伸缩器件(比如,参照EP1089357A2),其中,可使压电/电致伸缩器件的使用期限延长,提高压电/电致伸缩器件的处理性和活动部的部件的安装性,或压电/电致伸缩器件的固定性。在该压电/电致伸缩器件中,可通过相对较低的电压而使活动部发生较大位移,可提高器件,特别是,活动部的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压电/电致伸缩器件(10)的制造方法,该压电/电致伸缩器件(10)包括相对的一对薄板部(12a,12b);支承这些薄板部(12a,12b)的固定部(14);活动部(22a,22b),该活动部(22a,22b)位于上述一对薄板部(12a,12b)的前端部分,其特征在于该制造方法包括下述步骤:对在之后构成上述薄板部(12a,12b)的第1陶瓷坯片(60A,60B)的主面,进行至少1次的厚膜形成处理,形成在之后形成活动部(22a,22b)的突起部(72);将上述 第1陶瓷坯片(60A,60B)与在之后构成上述固定部(14)的第2陶瓷坯片(64)叠 ...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1-9-11 275598/20011.一种压电/电致伸缩器件(10)的制造方法,该压电/电致伸缩器件(10)包括相对的一对薄板部(12a,12b);支承这些薄板部(12a,12b)的固定部(14);活动部(22a,22b),该活动部(22a,22b)位于上述一对薄板部(12a,12b)的前端部分,其特征在于该制造方法包括下述步骤对在之后构成上述薄板部(12a,12b)的第1陶瓷坯片(60A,60B)的主面,进行至少1次的厚膜形成处理,形成在之后形成活动部(22a,22b)的突起部(72);将上述第1陶瓷坯片(60A,60B)与在之后构成上述固定部(14)的第2陶瓷坯片(64)叠置,形成陶瓷叠置坯体(50);对上述陶瓷叠置坯体(50)进行烘焙,使其形成一体,形成陶瓷叠层体(52);在上述陶瓷叠层体(52)上,形成压电/电致伸缩元件(18a,18b),对其进行烘焙,然后,切除不需要的部分,制作压电/电致伸缩器件(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电/电致伸缩器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突起部(72)的宽度(L)在30μm以上。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压电/电致伸缩器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突起部(72)的厚度(H)在2~50μm的范围内。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压电/电致伸缩器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当上述突起部(72)的周部的厚度由H1表示,上述突起部(72)的中间的最厚的部分的厚度由H2表示时,则H1/H2=1/3~3/4。5.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压电/电致伸缩器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当上述突起部(72)的中间的厚度由H1表示,上述突起部(72)的周部的最厚的部分的厚度由H2表示时,则H1/H2=1/3~3/4。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电/电致伸缩器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用于形成上述突起部(72)的厚度(H)基本均匀的场合的突起部(72)的材料的粘度为A(万cps)时,通过高于上述粘度A的粘度的材料,形成上述突起部(72)。7.根据权利要求1~5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压电/电致伸缩器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第1陶瓷坯片(60A,60B)上,形成上述突起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池田幸司,柴田和义,伊藤智辉,高桥史武,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