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减重轮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04296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7 14: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减重轮毂,包括轮毂本体,轮毂本体包括轮辋、多个轮辐和毂部,毂部的中心成型有中心孔,中心孔周围的毂部上成型有以中心孔为中心均布的多个螺栓连接孔,所述轮辐包括主轮辐和副轮辐,主轮辐为弧形状块体,其一端成型在毂部上、另一端成型在轮辋上,所述副轮辐的一端成型在其中一个主轮辐靠近轮辋的一端的侧壁上,副轮辐的另一端成型在相邻的一个主轮辐的中部侧壁上。它在使轮毂轻量化的情况下,保证其承重强度,保证轮毂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用寿命和安全性。用寿命和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减重轮毂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新型减重轮毂。

技术介绍

[0002]汽车轮毂是重要的结构零部件和安全件,在高速运行过程中承受着着汽车和载物质量作用的压力,传统轮毂为保证产品性能,通常设计5根以上的辐条,在提高轮毂承重能力的同时也增加了重量,影响整车轻量化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减重轮毂,它在使轮毂轻量化的情况下,保证其承重强度,保证轮毂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0004]本技术解决所述技术问题的方案是:
[0005]一种新型减重轮毂,包括轮毂本体,轮毂本体包括轮辋、多个轮辐和毂部,毂部的中心成型有中心孔,中心孔周围的毂部上成型有以中心孔为中心均布的多个螺栓连接孔,所述轮辐包括主轮辐和副轮辐,主轮辐为弧形状块体,其一端成型在毂部上、另一端成型在轮辋上,所述副轮辐的一端成型在其中一个主轮辐靠近轮辋的一端的侧壁上,副轮辐的另一端成型在相邻的一个主轮辐的中部侧壁上。
[0006]所述副轮辐处于两个相邻的主轮辐之间,副轮辐为弧形状块体的宽度大的一端逐渐缩小至另一端,副轮辐的宽度大的一端成型在对应的主轮辐靠近轮辋的一端的侧壁上,副轮辐的宽度小的一端成型在相邻的主轮辐的中部侧壁上。
[0007]所述轮辐包括三个主轮辐和三个副轮辐,每个副轮辐处于两个相邻的主轮辐之间。
[0008]所述主轮辐的后壁面上成型有减重凹槽。
[0009]所述轮毂本体为镁合金轮毂本体。
>[0010]所述毂部的后端面边部成型有多个后减重槽。
[0011]本技术的突出效果是:
[0012]它在使轮毂轻量化的情况下,保证其承重强度,保证轮毂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技术的换角度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5]图3是本技术的局部剖视图;
[0016]图4是本技术的后部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实施例,见如图1至4所示,一种新型减重轮毂,包括轮毂本体,轮毂本体包括轮辋
1、多个轮辐2和毂部3,毂部3的中心成型有中心孔31,中心孔31周围的毂部3上成型有以中心孔31为中心均布的多个螺栓连接孔32,所述轮辐2包括主轮辐21和副轮辐22,主轮辐21为弧形状块体,其一端成型在毂部3上、另一端成型在轮辋1上,所述副轮辐22的一端成型在其中一个主轮辐21靠近轮辋1的一端的侧壁上,副轮辐22的另一端成型在相邻的一个主轮辐21的中部侧壁上。
[0018]进一步的说,所述副轮辐22处于两个相邻的主轮辐21之间,副轮辐22为弧形状块体,其为宽度大的一端向宽度小的一端其宽度逐渐缩小延伸,副轮辐22的宽度大的一端成型在对应的主轮辐21靠近轮辋1的一端的侧壁上,副轮辐22的宽度小的一端成型在相邻的主轮辐21的中部侧壁上。
[0019]进一步的说,所述轮辐2包括三个主轮辐21和三个副轮辐22,每个副轮辐22处于两个相邻的主轮辐21之间。
[0020]进一步的说,所述主轮辐21的后壁面上成型有减重凹槽23。
[0021]进一步的说,所述轮毂本体为镁合金轮毂本体。
[0022]进一步的说,所述毂部3的后端面边部成型有多个后减重槽33。
[0023]本实施例在使用时,其通过三个主轮辐21和三个副轮辐22的相互连接连接实现对轮辋1的承重支撑,同时,三个主轮辐21和三个副轮辐22的体积小,重量轻,大大降低轮毂本体的重量,轻质化效果好,同样的,其轮辐21的后壁面上成型有减重凹槽23,毂部3的后端面边部成型有多个后减重槽33,也进一步实现减重,而且轮毂本体为镁合金轮毂本体,其在保证强度的同时,质量减轻,效果好。
[0024]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制,有关
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技术的范畴,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应由权利要求限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减重轮毂,包括轮毂本体,轮毂本体包括轮辋(1)、多个轮辐(2)和毂部(3),毂部(3)的中心成型有中心孔(31),中心孔(31)周围的毂部(3)上成型有以中心孔(31)为中心均布的多个螺栓连接孔(32),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辐(2)包括主轮辐(21)和副轮辐(22),主轮辐(21)为弧形状块体,其一端成型在毂部(3)上、另一端成型在轮辋(1)上,所述副轮辐(22)的一端成型在其中一个主轮辐(21)靠近轮辋(1)的一端的侧壁上,副轮辐(22)的另一端成型在相邻的一个主轮辐(21)的中部侧壁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减重轮毂,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轮辐(22)处于两个相邻的主轮辐(21)之间,副轮辐(22)为弧形状块体的宽度大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美中童胜坤朱文婧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万丰奥威汽轮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