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晶显示器件,具体涉及一种,其能够容易地控制排列为2×2矩阵形式的红色、绿色、蓝色和白色子像素的面积。
技术介绍
扭曲向列(TN)型液晶显示(LCD)器件通常用作实现高图像质量和低功耗的平板显示器件,其问题在于,由于其液晶分子的折射率表现出各向异性,所以其视角狭窄。这是因为液晶分子在没有电压时取向平行于基板,而在施加电压时取向几乎垂直于基板。为了克服该缺陷,当前的研究包括积极开发一种面内切换(IPS)型LCD,以通过使液晶分子取向基本上平行于基板来解决所述视角问题。图1是常规IPS型LCD器件的单元像素的示意图,其中图1A是平面图,而图1B是沿图1中的线I-I’截取的剖面图。如图1A和图1B所示,R、G和B子像素构成一个单元像素,各个子像素均由在透明的第一基板10上水平和垂直地设置的选通线1和数据线3限定。如在下文中所使用的一样,水平方向对应于选通线的取向;而与水平方向正交的垂直方向对应于数据线的取向。垂直和水平方向都平行于基板表面。虽然在LCD器件中由“n”条选通线1和“m”条数据线3限定了n×m个子像素,但是在此仅仅示出一组红色、绿色和蓝色子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面内切换型液晶显示器件,包括: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水平设置在第一基板上的多条选通线;垂直设置在第一基板上的多条数据线,所述多条选通线和所述多条数据线限定了第一子像素、第二子像素、第三子像素以及第四子像素,其中所述 多个子像素以2×2矩阵形式排列;在各子像素中设置的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至少一对电极;根据第一子像素面积比位于第一子像素与第二子像素之间的第一公共线,该第一公共线与设置在第一子像素和第二子像素中的第一电极相连接;根 据第二子像素面积比位于第三子像素与第四子像素之间的第 ...
【技术特征摘要】
KR 2003-10-29 76079/20031.一种面内切换型液晶显示器件,包括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水平设置在第一基板上的多条选通线;垂直设置在第一基板上的多条数据线,所述多条选通线和所述多条数据线限定了第一子像素、第二子像素、第三子像素以及第四子像素,其中所述多个子像素以2×2矩阵形式排列;在各子像素中设置的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至少一对电极;根据第一子像素面积比位于第一子像素与第二子像素之间的第一公共线,该第一公共线与设置在第一子像素和第二子像素中的第一电极相连接;根据第二子像素面积比位于第三子像素与第四子像素之间的第二公共线,所述第二子像素面积比与所述第一子像素面积比不同,并且所述第二公共线与设置在第三子像素和第四子像素中的第一电极相连接;形成在所述选通线和所述数据线的交叉处的开关器件;以及形成在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内切换型液晶显示器件,其中所述第一子像素至第四子像素分别为红色、绿色、蓝色和白色子像素。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面内切换型液晶显示器件,其中所述第一子像素面积比和所述第二子像素面积比基本上符合如下关系红色、绿色和蓝色子像素的亮度之和基本上等于白色子像素的亮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内切换型液晶显示器件,其中所述第一电极是公共电极,而所述第二电极是像素电极。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内切换型液晶显示器件,其中所述第一公共线和所述第二公共线被电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内切换型液晶显示器件,其中所述薄膜晶体管包括栅极;形成在包括所述栅极的基板的整个表面上的栅绝缘膜;形成在所述栅绝缘膜上的半导体层;以及位于所述半导体层上的源极和漏极。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内切换型液晶显示器件,还包括像素电极线,其与第一公共线和第二公共线交叠,并且与设置在各子像素中的第二电极相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内切换型液晶显示器件,其中所述第一公共线由第一子像素和第二子像素共用。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内切换型液晶显示器件,其中所述第二公共线由第三子像素和第四子像素共用。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内切换型液晶显示器件,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具有曲折形结构。11.一种面内切换型液晶显示器件,包括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水平设置在第一基板上的多条选通线;垂直设置在第一基板上的多条数据线;由所述多条选通线和所述多条数据线限定的红色子像素、绿色子像素、蓝色子像素以及白色子像素,其中所述多个子像素以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钦日,
申请(专利权)人:LG菲利浦LCD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