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晶显示器件,更具体地,涉及,其能够提高孔径比并且可以简化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通常,通过接合上基板和下基板并且在上基板和下基板之间注入液晶来制造液晶显示(LCD)器件。这时,可以在上基板和下基板的外表面上贴附偏振膜和延迟膜(retardation film)。通过改变光传播的方向或者改变折射率,以这种方式制造的LCD器件可以具有高亮度和高对比度。通常,LCD器件采用扭曲向列(TN)模式液晶。然而,这种TN模式LCD器件不适用于实现大尺寸的屏幕,因为在灰度级显示中的透光率随视角而改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使用水平电场的面内切换(IPS)模式LCD器件。与TN模式LCD器件相比,该IPS模式LCD器件具有能够提高诸如灰度反转和色彩偏移的对比度特性和视角特性的优点。在IPS模式LCD器件中,在设置有薄膜晶体管的下基板上的同一平面内形成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此时,通过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之间形成的边缘场来操作液晶。在面对下基板的上基板上形成滤色器层,在该滤色器层上依次设置红色(R)子滤色器R、绿色(G)子滤色器G、以及蓝色(B)子滤色器B。通常,可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面内切换模式液晶显示器件的下基板,其包括:形成在一基板上以限定像素区域的选通线和数据线;薄膜晶体管,与所述选通线和所述数据线连接;像素电极,形成在所述像素区域并且与所述薄膜晶体管连接,所述像素电极具有多个第一 条;公共电极,具有与所述像素电极的所述多个第一条呈叉指状的多个第二条,并且所述公共电极与所述选通线、所述数据线和所述薄膜晶体管交叠;滤色器层,形成在所述像素电极和所述公共电极下面;其中,所述公共电极具有透明金属层和有 色金属层的叠层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KR 2003-11-26 10-2003-00846261.一种用于面内切换模式液晶显示器件的下基板,其包括形成在一基板上以限定像素区域的选通线和数据线;薄膜晶体管,与所述选通线和所述数据线连接;像素电极,形成在所述像素区域并且与所述薄膜晶体管连接,所述像素电极具有多个第一条;公共电极,具有与所述像素电极的所述多个第一条呈叉指状的多个第二条,并且所述公共电极与所述选通线、所述数据线和所述薄膜晶体管交叠;滤色器层,形成在所述像素电极和所述公共电极下面;其中,所述公共电极具有透明金属层和有色金属层的叠层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基板,其中所述滤色器层形成在所述薄膜晶体管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基板,其中所述像素电极具有透明金属层和有色金属层的叠层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下基板,其中所述公共电极被用作为光屏蔽膜。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下基板,其中所述透明金属层由从包括铟锡氧化物和铟锌氧化物的透明导电金属组中选择的一种材料形成。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下基板,其中所述有色金属层由从包括Cr、Mo、Ti、Ta以及W的组中选择的一种材料形成。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下基板,其中所述有色金属层具有由Cr、Mo、Ti、Ta以及W中的一种材料和这些金属的氧化物中的一种构成的叠层结构。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基板,其中所述像素区域上的所述像素电极、所述像素电极的多个第一条以及所述公共电极的多个第二条由透明金属材料制成。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下基板,其中所述公共电极被用作为光屏蔽膜。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下基板,其中所述透明金属层由从包括铟锡氧化物和铟锌氧化物的透明导电金属组中选择的一种材料形成。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下基板,其中所述有色金属层由从包括Cr、Mo、Ti、Ta以及W的组中选择的一种材料形成。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下基板,其中所述有色金属层具有由Cr、Mo、Ti、Ta以及W中的一种材料和这些金属的氧化物中的一种构成的叠层结构。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基板,其中所述像素电极形成在所述像素区域的中心部分。14.一种面内切换模式液晶显示器件,其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基板;上基板,与所述下基板间隔开预定的间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雄权,
申请(专利权)人:LG菲利浦LCD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