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03103 阅读:1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得以改善半透过型LCD的显示特性,同时达成LCD的薄型化、低成本化。在反射区域中,于彩色滤光片侧的玻璃基板(200)的液晶层(300)的相对侧,涂敷施以紫外线固化型紫外线可固化液晶(240),并于其上照射紫外线,使之固化。由于紫外线固化液晶(240)具有相位差板的功能,故不需像公知的半透过型LCD那样在彩色滤光片侧的玻璃基板或TFT玻璃基板上贴设相位差版。再者,因为紫外线可固化液晶(240)可容易进行图案化,所以可仅于反射区域选择性地形成图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液晶显示装置,尤指关于在各像素设置反射区域与透过区域两者的半透过型液晶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液晶显示装置(以下称为LCD)具备薄型且低消耗电力的特征,目前,被广泛应用在计算机的监视器、移动电话等移动信息机器的监视器。LCD中有透过型LCD和反射型LCD。透过型LCD是使用透明电极作为供施加电压于液晶的像素电极,并在LCD面板的后方配置背光光源,通过LCD面板控制该背光的透光量,以此构成,即使四周环境变暗,也可进行明亮的显示。然而,因为经常点亮背光光源进行显示,所以具有消耗电力较大,而且,在如白天的屋外等外光较强的环境中,会有无法确保充分的对比特性。另一方面,反射型LCD是使用太阳光或室内电灯等外光作为光源,将入射至LCD面板的这些外光,通过由形成于观察面侧的基板的反射电极加以反射。然后,入射至液晶层,将通过由反射电极反射且来自LCD面板的射出光量依各像素加以控制,以进行显示。由于该反射型LCD是使用外光作为光源,因此在没有外光的环境中无法进行显示,然而,与透过型LCD不同的是,反射型LCD没有因光源所致的消耗电力,电力消耗低,而且,在外光强的环境中具有可获得充分的对比的特性。近年,开发出一种半透过型LCD,其兼备透过功能与反射功能,且不论四周的环境明亮或阴暗皆可容易观看的LCD。该半透过型LCD中,为了在一个像素内实现透过功能,而使用ITO等透明电极,为了实现反射功能,而使用Al等反射特性优良的反射电极。图9是以在各像素具备薄膜晶体管(TFTthin film transistor)的公知的主动矩阵型半透过型LCD的一像素的构造剖视图。在该半透过型LCD中,隔着所定的间隙,贴设形成有TFT(未图标)的TFT玻璃基板100,与具备彩色滤光片230的玻璃基板200,并在这两个基板之间密封液晶层300。在反射区域中,以层间绝缘膜等在TFT侧玻璃基板100上形成突起部130,并在该突起部130上形成有反射电极140。通过由设置该突起部130,使反射电极140与彩色滤光片侧的玻璃基板200的间隙变小,令反射特性良好。在彩色滤光片侧的玻璃基板200的观察面侧,贴设有偏光板210,而在偏光板210与彩色滤光片侧的玻璃基板200之间,再贴设有由λ/2板220a及λ/4板220b所构成的第一相位差板220。在此,λ/2板220a具有可挪移入射光波长λ的1/2波长程度的相位的功能,λ/4板220b具有可挪移入射光波长λ的1/4波长程度的相位的作用。设置第一相位差板220的理由是,为了在反射区域中,实现可良好地进行黑色显示的常白型(normally white)LCD。亦即,LCD中有在液晶层300不施加电压的状态下进行白色显示的常白型;及相反地在该状态下进行黑色显示的常黑型,而一般来说,常白型可施行比较良好的黑色显示已为众所周知。然而,没有第一相位差板220时,对液晶层300施加电压,液晶层300中的液晶分子的液晶分子长轴竖立时,经由偏光板210、彩色滤光片侧玻璃基板200及液晶层300,被反射电极140反射的反射光在没有相位差的状态下,再度以相反的路径直接朝外部射出,故无法获得黑色显示。因此,设置第一相位差板220,使入射光及反射光的直线偏光状态变化成圆偏光状态,在液晶层300施加有电压的状态下可进行黑色显示,且实现常白型显示。另一方面,在透过区域,为了获得常白型的显示,虽原本不需要第一相位差板200,然而,因在反射区域设有第一相位差板220,而在透过区域也设置第一相位差板220。因此,为了在透过区域也可获得常白型显示,故在偏光板110和TFT玻璃基板100之间,贴设由相位差板λ/2板120a及λ/4板120b所构成的与第一相位差板220同样的第二相位差板120。上述半透过型LCD是为常白型,且在ECB(Elcctrically Controlled Birefringence)电控双折射模式下动作。参见[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25539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然而,上述公知的半透过型LCD中,在透过区域亦设置第一相位差板220及第二相位差板110,且在ECB模式下动作,所以会有透过区域的特性(透过率、对比)降低的问题。此外,由于第一相位差板220及第二相位差板110,分别具有0.07mm左右的厚度,2片形成0.14mm的厚度,因此LCD会有对应其厚度而变厚的问题。再者,也会有对应第一相位差板220及第二相位差板110的设置,而使LCD的成本变高的问题。用以解决课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是有鉴于上述公知技术的课题,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具有复数像素,且在各像素内具备反射区域及透过区域,其特征在于具有第一透明电极的第一基板;具有第二透明电极的第二基板;密封于上述第一基板与上述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层;形成于上述反射区域的上述第一基板上,且将透过上述第二基板而入射的光予以反射的反射电极;及形成于上述反射区域的具有光学性相位差的层。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具有复数像素,且在各像素内具备反射区域及透过区域,其特征在于具有第一透明电极的第一基板;具有第二透明电极的第二基板;分别贴设于上述第一基板及上述第二基板的偏光板;密封于上述第一基板与上述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层;形成于上述第一基板上的一像素内的反射区域,将透过上述第二基板而入射的光予以反射的反射电极;形成于上述反射区域且具有光学性相位差的第一层;及在上述第一层上介由取向膜(配向膜)而积层且具有光学性相位差的第二层,而上述第一层的迟相轴是与上述偏光板的吸收轴形成40°以上、50°以下范围的角度,且上述第二层的迟相轴是与上述第一层的迟相轴形成45°以上、55°以下范围的角度。在反射区域中,于彩色滤光片侧的玻璃基板的液晶层的相对侧,或TFT玻璃基板的液晶层的相对侧,涂敷可固化液晶层(可通过紫外线固化的液晶层),并以取向膜(配向膜)令其取向,且于其上照射UV(紫外线)将其固化。通过此构成,由于紫外线可固化层具有相位差板的作用,所以如公知的半透过型LCD那样不需在彩色滤光片侧的玻璃基板或TFT玻璃基板上,贴设相位差板。再者,由于紫外线可固化液晶层可容易进行图案化,所以可仅在反射区域选择性地形成图案。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透过区域及反射区域皆可获得良好的显示。尤其,因为在透过区域没有相位差板,而且是在TN模式动作而非ECB模式,所以可获得与公知透过型LCD同样优良的透过特性、对比特性。此外,因为没有使用相位差板,所以LCD得以薄型化。尤其可适用在移动电话等移动用信息机器的监视器。再者,因为没有使用相位差板,所以可实现LCD的低成本化。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案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整体构成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案的液晶显示装置的一像素构成的剖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方案的液晶显示装置的一像素构成的剖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方案的液晶显示装置的透过VT特性的计算机仿真结果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方案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反射VT特性的仿真结果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方案的液晶显示装置的一像素构成的剖视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方案的液晶显示装置的一像素构成的剖视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方案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反射VT特性的仿真结果图。图9是公知例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具有复数像素,且在各像素内具备反射区域及透过区域,其特征在于具有第一透明电极的第一基板;具有第二透明电极的第二基板;密封于上述第一基板与上述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层;形成于上述反射区域的上述第一基板上,且将透过上述第二基板而入射的光予以反射的反射电极;及形成于上述反射区域的具有光学性相位差的层。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3-11-10 2003-3793491.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具有复数像素,且在各像素内具备反射区域及透过区域,其特征在于具有第一透明电极的第一基板;具有第二透明电极的第二基板;密封于上述第一基板与上述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层;形成于上述反射区域的上述第一基板上,且将透过上述第二基板而入射的光予以反射的反射电极;及形成于上述反射区域的具有光学性相位差的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光学性相位差的层是施以紫外线固化的紫外线可固化液晶层。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光学性相位差的层是配置于上述第一基板的上述液晶层侧。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光学性相位差的层是配置于上述第二基板的上述液晶层侧。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光学性相位差的层是通过由取向膜积层有复数层。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第一基板或上述第二基板上设置突起部,在该突起部上配置上述反射电极。7.根据权利要求1、2、3、4、5、6项中所述的任一项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液晶层是由向列液晶所构成。8.根据权利要求1、2、3、4、5、6项中所述的任一项的液晶显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间德夫三井雅志
申请(专利权)人: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