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向G-蛋白偶联受体的嵌合抗原受体及其用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03015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7 12: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主题提供用于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方法和组合物。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主题涉及特异性地靶向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靶向G

蛋白偶联受体的嵌合抗原受体及其用途
[0001]本申请是2017年8月4日提交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的专利技术名称为“靶向G

蛋白偶联受体的嵌合抗原受体及其用途”、申请 号为“201580075557.4”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0002]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0003]本申请要求2014年12月5日提交的序列号为62/088,286的美国 临时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引入本文以供参考,并要求其优 先权。


[0004]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主题提供用于治疗癌症的方法和组合物。其涉及特 异性地靶向G

蛋白偶联受体(例如,G

蛋白偶联受体C家族5组D成 员(GPRC5D))的嵌合抗原受体(CAR)、包含此类CAR的免疫应答 细胞、和使用此类细胞用于治疗癌症(例如,多发性骨髓瘤)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5]基于细胞的免疫疗法是对癌症治疗具有治愈潜力的疗法。T细胞和 其它免疫细胞通过引入编码针对抗原的人工或合成受体的遗传物质被 修饰为靶向肿瘤抗原,所述受体称为嵌合抗原受体(CAR),其对所选 择的抗原具有特异性。使用CAR的靶向T细胞疗法已经显示最近在治 疗血液恶性肿瘤中获得临床成功。
[0006]多发性骨髓瘤(MM)是第二常见的血液恶性肿瘤。9大约25%的 患者具有高危细胞遗传学,这预示中位生存期低于2年。
10,11
尽管已 经取得了近期的进展,但无论细胞遗传学如何,该疾病仍然被认为是 在同种异体移植的免疫治疗性移植物抗骨髓瘤(GvM)效应之外的不 治之症。然而,同种异体移植受到条件不符(ineligibility)和高比率的 移植相关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限制。
12
与GvM效应相似,可以通过自体 过继性T细胞疗法以最小的毒性实现潜在的治愈性T细胞效应。
[0007]骨髓瘤可能是检测过继性T细胞疗法的理想疾病。第一,如上所 述,同种异体移植物证明,T细胞可以是治愈性治疗,即使比如在非清 髓移植或移植后供体淋巴细胞输注之后使用最少或没有伴随的化学疗 法。第二,条件化学疗法(conditioning chemotherapy),可能是通过消 耗调节性T细胞(Tregs)的机制,增强过继性T细胞疗法的效力,
5,13
这样,立即的自体移植后期间可以是施用T细胞的最佳时间,并且骨 髓瘤是其中自体干细胞移植是护理标准的少数几种疾病之一。第三, 免疫调节药物来那度胺可以改善基于CAR的疗法,如已经在小鼠中所 示,
14
并且来那度胺通常用于治疗MM。第四,与实体瘤或髓外CLL 相比,5过继性T细胞疗法在骨髓主要疾病如ALL中最有效,
7,8
并且 与ALL类似,骨髓瘤是骨髓的疾病。
[0008]尽管有各种理由预期过继性T细胞疗法可能在MM中发挥作用, 但将过继性T细胞疗法推至骨髓瘤也产生独特的挑战。与其他B细胞 恶性肿瘤不同,仅在2%的骨髓瘤患者中见到CD19的表达。
15
此外, 与CD19不同,骨髓瘤中常见的细胞外免疫表型标志物(CD138、CD38 和CD56)都在其他基本细胞类型上共表达,并且我们预测针对任意这 些靶标的CAR会导致不可接受的“肿瘤脱靶、靶标中靶(off tumor,ontarget)”毒性7,这即使在抗体耐受
性良好的靶标中也可能是致命的, 如使用靶向HER2的CAR的情况。
16
为了解决这些挑战,我们已经鉴 定了具有预测的高MM表达和基本正常组织有限表达的细胞外靶标, 其可以是用于MM的过继性T细胞疗法的最佳靶标。因此,需要新型 治疗策略来设计靶向在MM细胞中高度表达并且在正常组织中有限表 达的抗原的CAR,用于治疗多发性骨髓瘤,这种策略能够以最小的毒 性和免疫原性诱导有效的肿瘤根除。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主题总体提供特异性地靶向G

蛋白偶联受体的嵌合 抗原受体(CAR)、包含此类CAR的免疫应答细胞、以及这些CAR和 免疫应答细胞用于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用途。
[0010]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主题提供CAR。在一个非限制性实例中,CAR包含 细胞外抗原结合结构域、跨膜结构域和细胞内结构域,其中细胞外抗 原结合结构域特异性地结合G

蛋白偶联受体。在某些实施方式中,G
‑ꢀ
蛋白偶联受体是G

蛋白偶联受体C家族5组D成员(GPRC5D)。在 某些实施方式中,细胞外抗原结合结构域以约1x10
‑9M至约3x10
‑6M 的结合亲和力(K
D
)特异性地结合GPRC5D。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细 胞外抗原结合结构域是单链可变区片段(scFv)。在某些实施方式中, 细胞外抗原结合结构域是鼠scFv。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细胞外抗原结 合结构域是人scFv。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细胞外抗原结合结构域是任 选交联的Fab。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细胞外结合结构域是F(ab)2。在某 些实施方式中,任何前述分子可以包含在具有异源序列的融合蛋白中 以形成细胞外抗原结合结构域。
[0011]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细胞外抗原结合结构域包含含有与选自SEQID NO:1、5、9、13、17、21、25、29、33、37、41、45、49、53、57、 61、65、69、73、77、81、85、89、93、302、314、326、338、350、 362、374和386的氨基酸序列至少约80%、约81%、约82%、约83%、 约84%、约85%、约86%、约87%、约88%、约89%、约90%、约91%、 约92%、约93%、约94%、约95%、约96%、约97%、约98%或约99% 同源的氨基酸序列的重链可变区。
[0012]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细胞外抗原结合结构域包含含有与选自SEQID NO:2、6、10、14、18、22、26、30、34、38、42、46、50、54、 58、62、66、70、74、78、82、86、90、94、303、315、327、339、 351、363、375和387的氨基酸序列至少约80%、约81%、约82%、 约83%、约84%、约85%、约86%、约87%、约88%、约89%、约90%、 约91%、约92%、约93%、约94%、约95%、约96%、约97%、约98% 或约99%同源的氨基酸序列的轻链可变区。
[0013]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细胞外抗原结合结构域包含(a)含有与选自 SEQ ID NO:1、5、9、13、17、21、25、29、33、37、41、45、49、 53、57、61、65、69、73、77、81、85、89、93、302、314、326、338、 350、362、374和386的氨基酸序列至少约80%、约81%、约82%、 约83%、约84%、约85%、约86%、约87%、约88%、约89%、约9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嵌合抗原受体(CAR),其包含细胞外抗原结合结构域、跨膜结构域和细胞内结构域,其中所述细胞外抗原结合结构域特异性地结合G

蛋白偶联受体,其中所述细胞外抗原结合结构域包含:(a)包含序列如SEQ ID NO:124所示的氨基酸的重链可变区CDR1;包含序列如SEQ ID NO:125所示的氨基酸的重链可变区CDR2;包含序列如SEQ ID NO:126所示的氨基酸的重链可变区CDR3;包含序列如SEQ ID NO:127所示的氨基酸的轻链可变区CDR1;包含序列如SEQ ID NO:128所示的氨基酸的轻链可变区CDR2;和包含序列如SEQ ID NO:129所示的氨基酸的轻链可变区CDR3。2.一种嵌合抗原受体(CAR),其包含细胞外抗原结合结构域、跨膜结构域和细胞内结构域,其中所述细胞外抗原结合结构域特异性地结合G

蛋白偶联受体,其中所述细胞外抗原结合结构域包含:(b)包含序列如SEQ ID NO:130所示的氨基酸的重链可变区CDR1;包含序列如SEQ ID NO:131所示的氨基酸的重链可变区CDR2;包含序列如SEQ ID NO:132所示的氨基酸的重链可变区CDR3;包含序列如SEQ ID NO:133所示的氨基酸的轻链可变区CDR1;包含序列如SEQ ID NO:134所示的氨基酸的轻链可变区CDR2;和包含序列如SEQ ID NO:135所示的氨基酸的轻链可变区CDR3。3.一种嵌合抗原受体(CAR),其包含细胞外抗原结合结构域、跨膜结构域和细胞内结构域,其中所述细胞外抗原结合结构域特异性地结合G

蛋白偶联受体,其中所述细胞外抗原结合结构域包含:(c)包含序列如SEQ ID NO:136所示的氨基酸的重链可变区CDR1;包含序列如SEQ ID NO:137所示的氨基酸的重链可变区CDR2;包含序列如SEQ ID NO:...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R
申请(专利权)人:尤里卡治疗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