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空间调节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技术

技术编号:32025865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2 18: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车辆空间调节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方法包括:响应于当前座椅准备使用事件,根据当前天气状况,确定当前座椅的调节距离,或者根据乘员携带物品状况,确定当前座椅的调节距离;控制当前座椅向车身后方移动所述调节距离。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天气状况的检测,根据天气状况来确定座椅礼让时,座椅向后方移动的距离,从而使得座椅礼让时的调节距离能够自适应天气情况,保证乘员在携带雨具时,有更大的空间收拾,而不需要额外调节座椅,造成座椅习惯位置的丢失和反复的调节操作,极大的提升了座椅礼让的便利性和体验感。的提升了座椅礼让的便利性和体验感。的提升了座椅礼让的便利性和体验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空间调节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相关
,特别是一种车辆空间调节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车辆驾驶空间管理方案涵盖:记忆管理、休息管理、迎宾送客管理、后排空间管理固定空间管理方案。
[0003]其中,记忆管理记录消费者的喜欢座椅位置,休息管理给消费者提供推送休息位置或者记录消费者主动设定休闲位置,迎宾送客管理则控制座椅后退,后排空间管理让副驾前移,给后排提供大乘坐空间。
[0004]然而,现有的礼让控制是基于车辆的状态和车辆的状态判断是否需要为消费者提供礼让服务。而礼让服务是一种固定或者特定服务,其设定固定后退多少距离。具体来说,现有的礼让逻辑,是判断顾客上下车的行为并结合车辆是否处于行驶中的安全考虑,实施的固定的礼让行为,比如后退XXmm。其判断依据为:车门门锁开启信号,刹车信号,换挡型号,电源型号和座椅位置信号。
[0005]如图1所示,驾驶形式习惯空间为K,即驾驶员1

与方向盘2

之间留出K的距离。而礼让逻辑空间=K+X,X值一般是40mm左右,便于乘员上车。在现有的礼让逻辑中,X值是基于车辆的空间的一个固定常量,礼让逻辑仅基于车辆的条件判断是否实施礼让。
[0006]然而,在雨天或者下雪天气,客观上乘员有整理雨具和整理衣物的需求。因此,在雨天或者下雪天气,乘员上车时,需要的礼让逻辑空间应该比平时所实施的礼让空间要大。即在雨天或者下雪天气,礼让逻辑空间=K+Y,而Y值要大于X值。
[0007]然而,由于现有的礼让逻辑,只采用了固定的礼让距离X,因此,在雨雪天气,乘员需要手动调整座椅距离,通过调整座椅的方式,临时满足,但是会丢失乘员的驾驶习惯记忆位置。
[0008]表1现有的座椅位置设定定义
[0009][0010]如表1所示为现有的座椅位置设定定义,因此当雨雪天空间无法获得满足时,乘员会在驾驶供电条件下优化空间,控制器默认为是替换或者存储为未记忆的驾驶位置,对原有的未记忆驾驶位置实施覆盖,丢失了消费者的临时驾驶习惯。

技术实现思路

[0011]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的座椅礼让逻辑在天气不好时未能自适应调整,导致乘员需要手动调整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车辆空间调节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001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辆空间调节方法,包括:
[0013]响应于当前座椅准备使用事件,根据当前天气状况,确定当前座椅的调节距离,或者根据乘员携带物品状况,确定当前座椅的调节距离;
[0014]控制当前座椅向车身后方移动所述调节距离。
[0015]进一步地,所述根据当前天气状况,确定当前座椅的调节距离,具体包括:
[0016]如果当前天气状况为雨雪天气,则确定当前座椅的调节距离为第一调节距离,否则确定当前座椅的调节距离为第二调节距离,所述第一调节距离大于所述第二调节距离。
[0017]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调节距离包括雨天调节距离和雪天调节距离,所述如果当前天气状况为雨雪天气,则确定当前座椅的调节距离为第一调节距离,具体包括:
[0018]如果当前天气状况为下雨天气,则确定当前座椅的调节距离为雨天调节距离;或

[0019]如果当前天气状况为下雪天气,则确定当前座椅的调节距离为雪天调节距离。
[0020]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调节距离根据当前天气状况的雨量或者雪量确定。
[0021]进一步地,所述根据乘员携带物品状况,确定当前座椅的调节距离,具体还包括:
[0022]根据乘员携带物品的类型、长短、和/或数量,确定当前座椅的调节距离。
[0023]更进一步地,所述根据乘员携带物品的类型、长度、和/或数量,确定当前座椅的调节距离,具体包括:
[0024]如果乘员携带雨具和/或太阳伞,则确定当前座椅的调节距离为第一调节距离;
[0025]如果乘员携带物品的最大长度大于预设长度距离,则确定当前座椅的调节距离为第一调节距离;
[0026]如果乘员携带物品的数量大于预设数量阈值,则确定当前座椅的调节距离为第一调节距离;
[0027]否则确定当前座椅的调节距离为第二调节距离,所述第一调节距离大于所述第二调节距离。
[0028]再进一步地,所述确定当前座椅的调节距离为第一调节距离,具体包括:
[0029]根据当前座椅当前位置信息以及后排座椅情况,确定允许调节距离;
[0030]如果允许调节距离大于等于第一调节距离,则确定当前座椅的调节距离为第一调节距离;
[0031]如果允许调节距离小于第一调节距离,且后排座椅无人,则确定当前座椅的调节距离为第一调节距离;
[0032]如果允许调节距离小于第一调节距离,且后排座椅有人,则确定当前座椅的调节距离为允许调节距离。
[0033]再进一步地,所述根据当前座椅当前位置信息以及后排座椅情况,确定允许调节距离,具体包括:
[0034]根据当前座椅的当前位置信息、后排座椅的当前位置信息、后排座椅的后排乘员的身体参数,确定当前座椅后端与后排乘员的距离作为允许调节距离。
[0035]再进一步地,所述根据当前座椅的当前位置信息、后排座椅的当前位置信息、后排座椅的后排乘员的身体参数,确定当前座椅后端与后排乘员的距离作为允许调节距离,具体包括:
[0036]根据后排座椅的靠背角度和后排座椅的上下位置,确定后排乘客的坐姿;
[0037]根据后排乘客的坐姿以及后排乘客的身体参数,确定后排乘客的膝盖到后排座椅的靠背转轴的距离L3;
[0038]根据当前座椅的靠背长度L1、以及当前座椅的靠背角度alpha,计算当前座椅的靠背后端到当前座椅的靠背转轴的距离L2=L1
×
cosα;
[0039]计算允许调节距离A=X2

X1

L2

L3,其中X1为当前座椅的靠背转轴的前后位置,X2为后排座椅的靠背转轴的前后位置。
[0040]再进一步地,所述根据当前座椅的当前位置信息、后排座椅的当前位置信息、后排座椅的后排乘员的身体参数,确定当前座椅后端与后排乘员的距离作为允许调节距离之前,还包括:
[0041]检测后排座椅是否有后排乘员;
[0042]如果检测到后排座椅有后排乘员,则获取后排乘员的身体参数,如果没有后排乘员的身体参数,则以预设默认身体参数作为后排乘员的身体参数。
[0043]再进一步地,所述根据当前座椅的当前位置信息、后排座椅的当前位置信息、后排座椅的后排乘员的身体参数,确定当前座椅后端与后排乘员的距离作为允许调节距离之前,还包括:
[0044]检测后排座椅是否有后排乘员;
[0045]如果检测到后排座椅有后排乘员,则获取后排乘员的身体参数;否则
[0046]如果检测到后排座椅无后排乘员,则检测是否有后排乘员的上车预约,如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空间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响应于当前座椅准备使用事件,根据当前天气状况,确定当前座椅的调节距离,或者根据乘员携带物品状况,确定当前座椅的调节距离;控制当前座椅向车身后方移动所述调节距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空间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当前天气状况,确定当前座椅的调节距离,具体包括:如果当前天气状况为雨雪天气,则确定当前座椅的调节距离为第一调节距离,否则确定当前座椅的调节距离为第二调节距离,所述第一调节距离大于所述第二调节距离。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空间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距离包括雨天调节距离和雪天调节距离,所述如果当前天气状况为雨雪天气,则确定当前座椅的调节距离为第一调节距离,具体包括:如果当前天气状况为下雨天气,则确定当前座椅的调节距离为雨天调节距离;或者如果当前天气状况为下雪天气,则确定当前座椅的调节距离为雪天调节距离。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空间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距离根据当前天气状况的雨量或者雪量确定。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空间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乘员携带物品状况,确定当前座椅的调节距离,具体还包括:根据乘员携带物品的类型、长短、和/或数量,确定当前座椅的调节距离。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空间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乘员携带物品的类型、长度、和/或数量,确定当前座椅的调节距离,具体包括:如果乘员携带雨具和/或太阳伞,则确定当前座椅的调节距离为第一调节距离;如果乘员携带物品的最大长度大于预设长度距离,则确定当前座椅的调节距离为第一调节距离;如果乘员携带物品的数量大于预设数量阈值,则确定当前座椅的调节距离为第一调节距离;否则确定当前座椅的调节距离为第二调节距离,所述第一调节距离大于所述第二调节距离。7.根据权利要求2或6所述的车辆空间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当前座椅的调节距离为第一调节距离,具体包括:根据当前座椅当前位置信息以及后排座椅情况,确定允许调节距离;如果允许调节距离大于等于第一调节距离,则确定当前座椅的调节距离为第一调节距离;如果允许调节距离小于第一调节距离,且后排座椅无人,则确定当前座椅的调节距离为第一调节距离;如果允许调节距离小于第一调节距离,且后排座椅有人,则确定当前座椅的调节距离为允许调节距离。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空间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当前座椅当前位置信息以及后排座椅情况,确定允许调节距离,具体包括:根据当前座椅的当前位置信息、后排座椅的当前位置信息、后排座椅的后排乘员的身
体参数,确定当前座椅后端与后排乘员的距离作为允许调节距离。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空间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当前座椅的当前位置信息、后排座椅的当前位置信息、后排座椅的后排乘员的身体参数,确定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振华王龙杜超喜钟志杰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汽车有限公司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