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潮汐河口生态航道评价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02180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2 18:42
一种潮汐河口生态航道评价方法,从生态航道设计、建设和运维的全过程出发,明确了潮汐河口航道建设目标与生态服务功能,结合潮汐河口自然条件、生态环境条件、航道建设及施工条件等情况,按照生态航道的内涵,设置若干个准则层,并针对所述准则层提出评价指标层及其说明,为生态航道提供定量化的技术评价。所述生态航道的内涵包括航运通畅、生态友好、资源节约、协调发展。所述准则层包括潮汐河口河势条件等共12个准则层。针对每个准则提出52个评价指标层及其说明,为生态航道评价提供了定量化的技术评价体系,并制定了相应的评价内容或表征参数。本发明专利技术可适用于潮汐河口生态航道评价工作,指导生态航道工程建设和管理。指导生态航道工程建设和管理。指导生态航道工程建设和管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潮汐河口生态航道评价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航道整治工程评价
,涉及潮汐河口生态航道评价指标体系。

技术介绍

[0002]已有研究大多集中在内河生态航道评价指标方面,由于受径流和潮流的双重动力的影响,潮汐河口水沙环境和航道特性与内河航道存在较大差异。随着航道整治工程生态保护和生态恢复技术的逐步发展,亟需建立具有科学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的潮汐河口生态航道评价指标体系,有效评估和检验潮汐河口生态航道建设成果,为生态航道建设的宏观决策和航运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潮汐河口生态航道评价指标体系的空白,本专利技术从生态航道设计、建设和运维的全过程出发,明确了潮汐河口生态航道建设目标,结合潮汐河口自然条件、生态环境条件、航道建设及施工条件等情况,按照“航运通畅型、生态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协调发展型”等生态航道内涵,提出了潮汐河口河势条件、航道条件、通航条件、生境、生物、景观、资源利用、绿色施工、节能减排、涉水功能、设计建设、运维管理等12个准则层,针对准则提出 52个评价指标层及其说明,为生态航道评价提供了定量化的技术评价体系。本专利技术建立的评价指标可适用于潮汐河口生态航道评价工作,指导生态航道建设和管理。
[0006]本专利技术创建了一种潮汐河口生态航道评价指标体系,其评价体系的组成为:
[0007]潮汐河口生态航道评价指标体系由4个目标层、12个准则层和52个指标层等3个层级所构成;其中,第一层级按照生态航道内涵将目标层划分为4个分类指标:航运通畅型A1、生态友好型A2、资源节约型A3、协调发展型A4;第二层级按照生态航道建设目标及内容将A1分类指标进一步划分为12个准则层:河势条件B1、航道条件B2、通航条件B3、生境B4、生物B5、景观B6、资源利用B7、绿色施工B8、节能减排B9、涉水功能B10、设计建设B11、运维管理B12;第三层级根据第二层级分类指标进一步划分为52个评价指标,与所述B1~B12 等12个分类指标相对应,第二层级和第三层级所属关系如下:
[0008](1)与河势条件B1分类指标相对应的指标层为河势控制效果C1、深槽整治效果C2、滩面整治效果C3、纳潮量变化率C4、流速变化值C5、汊道分流比变化C6等6个评价指标;
[0009](2)与航道条件B2分类指标相对的指标层为应通航深度保证率C7、航槽宽度变化率 C8、航槽单宽潮量变化率C9、对临近航道的影响C10、航道疏浚维护比C11等5个评价指标;
[0010](3)与通航条件B3分类指标相对应的指标层为航行条件变化C12、通航安全指数C13、航标效能C14、锚地服务区配置率C15等4个评价指标;
[0011](4)与生境B4分类指标相对应的指标层为生态基底改善度C16、生态流量满足度C17、水文环境C18、沉积环境C19、活动通道C20等5个评价指标;
[0012](5)与生物B5分类指标相对应的指标层为水生生物健康指数C21、植被C22、浮游生
物C23、底栖生物C24、鱼类C25、鸟类C26、重要物种C27、外来物种C28等8个评价指标;
[0013](6)与景观B6分类指标相对应的指标层为景观破碎度C29、景观多样性指数C30、景观舒适度C31等3个评价指标;
[0014](7)与资源利用B7分类指标相对应的指标层为疏浚土利用率C32、可回收材料利用率 C33等2个评价指标;
[0015](8)与绿色施工B8分类指标相对应的指标层为绿色装备利用率C34、整治建筑物工程绿色施工技术C35、疏浚工程的绿色施工技术C36、航标工程的绿色施工技术C37、护岸工程的绿色低碳修复技术C38等5个评价指标;
[0016](9)与节能减排B9分类指标相对应的指标层为绿色能源利用率C39、能耗下降率C40、 LNG等新能源的应用C41等3个评价指标;
[0017](10)与涉水功能B10分类指标相对应的指标层为水质综合指数C42、功能区水质达标率C43、富营养化程度C44、水资源开发利用率C45、盐水入侵影响程度C46、防洪排涝影响程度C47等6个评价指标;
[0018](11)与设计建设B11分类指标相对应的指标层为生态航道设计理念及保障机制C48、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措施C49等2个评价指标;
[0019](12)与运维管理B12分类指标相对应的指标层为生态航道运维管理体系C50、生态环境跟踪监测与评估C51、生态航道信息化水平C52等3个评价指标。
[0020]本专利技术所述潮汐河口生态航道评价指标体系示意图参见图1,52个评价指标的评价内容或表征参数、属性等详见表1。
[0021]本专利技术还建立了潮汐河口生态航道评价指标选取原则(表2),从河口形态、航道整治工程类型、生态环境特点、景观要求、资源利用、绿色施工、节能减排、与相关涉水部门的关系、航道设计和运维管理等9个方面形成判别条件,基于判别条件可自动选择并建立适合当地生态航道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开展拟评价区域的生态航道评价。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指标选取原则(或判别指标)已基本概括了潮汐河口生态航道建设的总体情况和一般特点,由于不同潮汐河口航道的动水力、泥沙、航道等级和生态控制目标等因素各不相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根据区域特点和生态航道要求对指标体系进行局部微调,上述局部微调是航道整治工程和生态环境领域公知、达成共识的内容,此不赘述。
[0022]根据潮汐河口生态航道评价指标选取原则(表2),结合河口自然条件、生态环境、航道工程建设目标、生态航道建设等因素,在本专利技术潮汐河口生态航道评价指标体系表(表1) 中选择适合本航道的指标层,建立拟评价区域的生态航道评价指标表。
[0023]按照5(优)、4(良)、3(中)、2(差)、1(劣)等5个等级制定适合拟评价航道的评分标准,按照生态航道建设情况分别对每个定性或定量指标进行打分,可采用利用群决策层次分析法确定各项指标权重,采用基于木桶理论的综合指数法(WHIc)对研究区域的生态航道健康现状进行定量评价。
[0024]表1 潮汐河口生态航道评价指标体系
[0025][0026][0027][0028][0029]表2 潮汐河口生态航道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0030][0031][0032]*表中“若”代表“有相关内容”则选取该指标、“无相关内容”则不选取该指标。
[003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为:系统全面梳理了潮汐河口航道的自然条件、生态环境条件、航道建设和运维管理等内容,构建了涵盖“航运通畅型、生态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协调发展型”等生态航道内涵,包含了河势条件、航道条件、通航条件、生境、生物、景观、资源利用、绿色施工、节能减排、涉水功能、设计建设、运维管理等12个准则层的52个指标,并制定了相应的评价内容或表征参数,内容全面、方法可靠,建立了潮汐河口生态航道建设特点的评价指标体系,为生态航道评价提供了定量化的技术评价体系。
[0034]本专利技术建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潮汐河口生态航道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从生态航道设计、建设和运维的全过程出发,明确了潮汐河口生态航道建设目标,结合潮汐河口自然条件、生态环境条件、航道建设及施工条件等情况,按照生态航道的内涵,设置若干个准则层,并针对所述准则层提出评价指标层及其说明,为生态航道提供定量化的技术评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潮汐河口生态航道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航道的内涵包括航运通畅、生态友好、资源节约、协调发展。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潮汐河口生态航道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准则层包括潮汐河口河势条件、航道条件、通航条件、生境、生物、景观、资源利用、绿色施工、节能减排、涉水功能、设计建设、运维管理共12个准则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潮汐河口生态航道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设置潮汐河口生态航道评价指标体系,所述体系包括:4个目标层、12个准则层和52个指标层等3个层级所构成;其中,第一层级按照生态航道内涵将目标层划分为4个分类指标:航运通畅型A1、生态友好型A2、资源节约型A3、协调发展型A4;第二层级按照生态航道建设目标及内容将A1分类指标进一步划分为12个准则层:河势条件B1、航道条件B2、通航条件B3、生境B4、生物B5、景观B6、资源利用B7、绿色施工B8、节能减排B9、涉水功能B10、设计建设B11、运维管理B12;第三层级根据第二层级分类指标进一步划分为52个评价指标,与所述B1~B12分类指标相对应。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潮汐河口生态航道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层级和第三层级所属关系如下:(1)与河势条件B1分类指标相对应的指标层为河势控制效果C1、深槽整治效果C2、滩面整治效果C3、纳潮量变化率C4、流速变化值C5、汊道分流比变化C6;(2)与航道条件B2分类指标相对的指标层为应通航深度保证率C7、航槽宽度变化率C8、航槽单宽潮量变化率C9、对临近航道的影响C10、航道疏浚维护比C11;(3)与通航条件B3分类指标相对应的指标层为航行条件变化C12、通航安全指数C13、航标效能C14、锚地服务区配置率C15;(4)与生境B4分类指标相对应的指标层为生态基底改善度C16、生态流量满足度C17、水文环境C18、沉积环境C19、活动通道C20;(5)与生物B5分类指标相对应的指标层为水生生物健康指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红季岚李蕙楼飞应铭陈琳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上海航道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