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基于signature系列ADCP设备测流数据的后处理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基于signature系列ADCP设备测流数据的后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215069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基于signature系列ADCP设备测流数据的后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Signature VM Review”软件导出测流数据文件,并以自定义“.vdt”文件保存在目录文件下;读取vdt文件,获取每一行时间、经纬度、水深、单元层厚和各单元层流速流向数据至行末;读取的每一行数据,剔除无效单元层流速流向;读取的经纬度数据,进行坐标转换至平面坐标;读取的水深H按“表层、0.2H、0.4H、0.6H、0.8H、底层”分6层,按照指数流速剖面方法,对读取的各单元层流速流向进行计算,获得表层流速和底层流速;将计算获得的各时间分层流速流向数据、水深和计算获得的平面坐标添加到数据表中,以“.xlsx”文件导出,并绘制流速流向曲线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水文数据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signature系列adcp设备测流数据的后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1、在当前国内水文测验项目中,测点流速流向数据多需要以六点法分层提供,而adcp测流获取的原始潮流数据,还需要进一步后处理,才可获得满足上述所要求的数据形式。

2、在最新signature系列adcp的测流原始数据导出软件版本中,已经取消了对测流原始数据ascii码文件的输出。以往通过ascii码文件进行测流数据后处理的方法无法满足当前六点法分层流速流向数据提取的要求。

3、由于一般adcp的测流原始数据都比较繁多,如何通过计算机语言实现signature系列adcp的测流原始数据的自动处理就变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基于signature系列adcp设备测流数据的后处理方法,通过计算机语言编写程序,能够快速、高效的自动化处理signature系列adcp设备测流数据。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基于signature系列adcp设备测流数据的后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步骤1:通过“signature vm review”软件导出测流数据文件,并将其时间、水深、经纬度、每个单元层的流速流向数据以自定义“.vdt”文件保存在目录文件下;

5、步骤2:读取步骤1所整理的vdt文件,获取每一行时间、经纬度、水深、单元层厚和各单元层流速流向数据至行末;

6、步骤3:对步骤2读取的每一行数据,剔除无效单元层流速流向;

7、步骤4:对步骤2读取的经纬度数据,进行坐标转换至平面坐标;

8、步骤5:对步骤2读取的水深h按“表层、0.2h、0.4h、0.6h、0.8h、底层”分6层,按照指数流速剖面方法,对步骤2读取的各单元层流速流向进行计算,获得表层流速和底层流速。其他层分别按所在层深相邻两单元层深流速流向线性内插;

9、步骤6:对步骤5计算获得的各时间分层流速流向数据、水深和对步骤4计算获得的平面坐标添加到数据表中,以“.xlsx”文件导出,并绘制流速流向曲线图。

10、可选地,在步骤2中,所读取vdt文件采用c#语言按“,”标识符逐行读取时间、经纬度、水深、单元层厚和各单元层流速流向数据。

11、可选地,在步骤3中,对读取的有效层深大于水深值对应的流速流向进行剔除,列循环读取时,逐个跳过。

12、可选地,在步骤4中,对读取的wgs84经纬度,采用高斯平面投影,转换成平面坐标。

13、可选地,在步骤5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4、1)判断“深度h-最后有效单元深度di-0.5*单元层厚ws”且“深度h-第一个有效单元深度df+0.5*单元层厚ws”大于0时,则依次读取各分层水深对应的前后相邻有效单元流速和流向数据,根据流速v和流向d,计算出相邻有效单元流速东分量ve和北分量vn,ve=v*sin(d*pi/180),vn=v*cos(d*pi/180),式中pi为圆周率,约3.14159;再根据相邻有效单元深度线性内插出分层水深对应的东分量流速和北分量流速,最后进行矢量合成,计算出分层流速与流向,直至全部计算出

15、0.2h、0.4h、0.6h、0.8h对应流速流向结束;

16、表层和底层流速流向根据指数流速剖面法,在满足本判断条件下,对有效单元层数为n的一组数据,表层与底层流速的东分量和北风量皆按下式计算:

17、

18、

19、式中:

20、v表层为表层流速,v底层为底层流速,,ws为单元层厚,h为水深,df为第一个有效单元深度,di为最后有效单元深度,vi为每个单元层流速;

21、最后对表层和底层流速分别进行矢量合成,并计算出对应流向;

22、2)判断“深度h-第一个有效单元深度df+0.5*单元层厚ws”小于等于0时,直接返回步骤2,读取下一行数据;

23、3)判断“深度h-第一个有效单元深度df+0.5*单元层厚ws”大于0,且“深度h-最后有效单元深度di-0.5*单元层厚ws”小于等于0时,以水深为准,重新确定最后有效单元深度:(h-0.501*ws)/ws取整并乘以ws,为了保证重新确定的最后有效单元深度di,在带入h-di-0.5*ws>0时,规定水深h至少比最后有效单元深度di大于0.5倍的ws,故引入了系数0.501而不是0.5,待重新计算出最后有效单元深度后,返回步骤5。

24、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计算机语言编写程序,能够快速、高效的自动化处理signature系列adcp设备测流数据。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signature系列ADCP设备测流数据的后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signature系列ADCP设备测流数据的后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所读取vdt文件采用C#语言按“,”标识符逐行读取时间、经纬度、水深、单元层厚和各单元层流速流向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signature系列ADCP设备测流数据的后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对读取的有效层深大于水深值对应的流速流向进行剔除,列循环读取时,逐个跳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signature系列ADCP设备测流数据的后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4中,对读取的WGS84经纬度,采用高斯平面投影,转换成平面坐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signature系列ADCP设备测流数据的后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signature系列adcp设备测流数据的后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signature系列adcp设备测流数据的后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所读取vdt文件采用c#语言按“,”标识符逐行读取时间、经纬度、水深、单元层厚和各单元层流速流向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signature系列adcp设备测流数据的后处理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宏强冯建军杨振林颜惠庆丁海山李育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上海航道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