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本增效的金槐栽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015459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2 18: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节本增效的金槐栽培方法,将一年生的金槐嫁接苗密集栽培,在种植的第一年到第三年增加整形修剪频率,在第三年的年底或第四年的年初,将整形后的金槐苗挖出,将主根和其他直径>0.5cm的根系从基部剪除,将保留的根系浸泡在生根液中,再移栽定植。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在前期密集栽培,节省了土地成本和管理成本,通过密集的整形修剪,可便于快速形成丰产的树形,移栽前剪除主根,还可避免金槐发生冲梢。发生冲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节本增效的金槐栽培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金槐栽种
,特别涉及一种节本增效的金槐栽培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槐米系豆科植物槐树(Sophora japonica L.)的干燥花蕾,是一种特色中药材,富含芦丁、黄碱素等化学成分,芦丁能保持毛细血管的正常张力,降低其通透性,使脆性增加而出血的毛细血管恢复正常弹性,还有抗炎、解痉、抗溃疡、抑制细菌、真菌和病毒及吸收紫外线的作用,被广泛应用于医药、保健食品和化妆品中,具有很高的商业价值。与其他植物相比,槐米中芦丁含量高、提取成本低,是工业提取芦丁的主要原料。
[0003]金槐是众多槐树品种中的一个分支,生长于桂北和湘南地区,因其产出的槐米呈金黄色而得名为金槐。广西全州金槐米的芦丁含量在35%~37%之间,有的甚至高达46%,远高于《中国药典》(2005年版)15%的标准限度,是槐米中的极品。全州县是生产优质槐米的最佳产地,有不可替代的地域优势。那里的土质、气候等特殊自然因素造就了“金槐米”的优种优质。国际市场上98%的槐米来自中国,其每年需求量在15000吨以上,而目前全国槐米总产量仅有9000多吨,远未能满足国际市场的需求。未来20年内,槐米需求趋势预计将逐年递增20%。因此,全州金槐产业具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
[0004]目前,全州县的金槐种植面积已达27万亩,但据调查槐农采用的种植方法都是种植一年生的嫁接苗,每亩种植50株左右,4

5年才能投产,土地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前期投入成本高,且后期冲梢等现象较为严重,需较长时间才能实现丰产。
[0005]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针对在现有的金槐种植中前期投入成本高、种植效果差、实现丰产需要较长时间的问题,提供一种节本增效的金槐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1)在3

4月份,种植一年生的金槐嫁接苗,金槐嫁接苗的行距和间距均设置为1m,在种植之前先挖好种植穴,每穴中施农家肥;
[0008](2)前三年幼树整形修剪:在金槐嫁接苗萌发后选择2个对称分布的新梢保留,其余的抹去,当保留的新梢直立长度为60cm时打顶,保留10~15cm,在打顶后立即施加复合肥;在金槐嫁接苗定植的第一年重复打顶、施肥的操作3~4次,在第二年重复3次,在第三年重复2~3次,得到整形后的金槐苗;
[0009](3)在第三年的年底或第四年的年初,将整形后的金槐苗挖出,挖掘时尽量保持根系完整,然后将主根和其他直径>0.5cm的根系从基部剪除,再将保留的根系浸泡在生根液中;
[0010](4)定植:在选择好的园地中定植,按照行距和间距均为2m开挖定植穴,将步骤(3)处理好的金槐苗定植,回填土为鸡粪与土的混合土。
[0011]优选地,步骤(1)中的种植穴规格为40cm
×
40cm
×
40cm。
[0012]优选地,步骤(1)在每穴中施1.5~2.5kg农家肥;更优选地,在每穴中施2kg农家肥;
[0013]优选地,步骤(2)中的复合肥为氮:磷:钾=15:15:15的水溶性复合肥,每株施用150g,水溶后均匀浇灌于植株基部;
[0014]优选地,步骤(3)中的生根液中含有ABT1号生根粉50mg/L、ABT2号生根粉50mg/L,根系浸泡在生根液中的时间为1.5~2.5h;更优选地,根系浸泡在生根液中的时间为2h。
[0015]优选地,步骤(4)中的定植穴规格为1m
×
1m
×
0.8m。
[0016]优选地,步骤(4)中的混合土为将腐熟的鸡粪与土按照1:2的体积比混合所得。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8](1)前期密集栽培,节省了土地成本和管理成本:
[0019]前期密集种植,在第一到第三年种植金槐嫁接苗的行距间距只有1m,每亩可种植650株左右,只需要原来1/4的土地即可,且可连续节省3年的地租,因此极大的降低了租地成本。此外,苗木密集种植,打顶整形时操作更为方便,也可减少更多的人力成本。
[0020](2)前期密集的整形修剪,可便于快速形成丰产的树形:
[0021]金槐树在幼年期的常规修剪方法为1年修剪1次,按照这种方法需6~7年才能形成丰产的树形,而本方法移栽定植的第一年即可小规模投产,2~3年后即可进入丰产期。
[0022](3)避免金槐发生冲梢:
[0023]金槐的根系生长速度较快,常规的种植方法使得主根较为发达,致使后期极易冲梢,而本专利技术中经过3年的整形后金槐树形基本成型,可用于生成。与此同时,此时剪去主根移栽,促进了植株侧根的萌发,更利于营养的吸收和将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化,极易获得丰产。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实施例中采用的原料、实际若无特殊说明,皆为市售所得。
[0025]实施例1节本增效的金槐栽培方法
[0026](1)2017年3月中旬,购买市售的一年生金槐嫁接苗进行种植,嫁接苗的行距和间距均设置为1m,在种植之前先挖好规格为40cm
×
40cm
×
40cm的种植穴,每穴中施1.5kg农家肥;
[0027](2)前三年幼树整形修剪:在金槐嫁接苗萌发后选择2个对称分布的新梢保留,其余的抹去,当保留的新梢直立长度为60cm时打顶,保留10cm,在打顶后立即施加氮:磷:钾=15:15:15的水溶性复合肥,每株施用150g复合肥,水溶后均匀浇灌于植株基部;在金槐嫁接苗定植的第一年重复打顶、施肥的操作4次,在第二年重复3次,在第三年重复2次,得到整形后的金槐苗
[0028](3)2020年3月上旬,将整形后的金槐苗挖出,挖掘时尽量保持根系完整,然后将主根和其他直径>0.5cm的根系从基部剪除,再将保留的根系浸泡在生根液中1.5h,生根液中含有ABT1号生根粉50mg/L、ABT2号生根粉50mg/L;
[0029](3)定植:在选择好的园地中定植,按照行距和间距均为2m开挖规格为1m
×
1m
×
0.8m的定植穴,将步骤(3)处理好的金槐苗定植,回填混合土,所述混合土为将腐熟的鸡粪与土按照1:2的体积比混合所得。
[0030]实施例2节本增效的金槐栽培方法
[0031](1)2017年3月中旬,购买市售的一年生金槐嫁接苗进行种植,嫁接苗的行距和间距均设置为1m,在种植之前先挖好规格为40cm
×
40cm
×
40cm的种植穴,每穴中施2kg农家肥;
[0032](2)前三年幼树整形修剪:在金槐嫁接苗萌发后选择2个对称分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本增效的金槐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在3

4月份,种植一年生的金槐嫁接苗,金槐嫁接苗的行距和间距均设置为1m,在种植之前先挖好种植穴,每穴中施农家肥;(2)前三年幼树整形修剪:在金槐嫁接苗萌发后选择2个对称分布的新梢保留,其余的抹去,当保留的新梢直立长度为60cm时打顶,保留10~15cm,在打顶后立即施加复合肥;在金槐嫁接苗定植的第一年重复打顶、施肥的操作3~4次,在第二年重复3次,在第三年重复2~3次,得到整形后的金槐苗;(3)在第三年的年底或第四年的年初,将整形后的金槐苗挖出,挖掘时尽量保持根系完整,然后将主根和其他直径>0.5cm的根系从基部剪除,再将保留的根系浸泡在生根液中;(4)定植:在选择好的园地中定植,按照行距和间距均为2m开挖定植穴,将步骤(3)处理好的金槐苗定植,回填土为鸡粪与土的混合土。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槐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的种植穴规格为40cm
×
40cm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艳财邓丽丽秦惠珍韦霄蒋运生熊忠臣韦记青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